在这三周的时间里,同学们将全力以赴,如建筑工人般为未来的学习打造坚实的基础。最后一周,他们将如先行者般提前预习高二的课程,为新的挑战做好准备。
知新班则是为那些高一知识掌握得如铜墙铁壁般牢固的同学们准备的。
在这里,同学们将用一周的时间进行巩固,然后如登山者般用三周时间预习高二的课程。他们信心满满,如勇士般准备在新的学期中攀登更高的山峰。
试卷是由贺华丹、郑海健和刘岩松三位共同出题的,他们精心按照教学大纲调制出的试卷,既不刻意刁难,也不乏挑战性,力求让同学们能够真正品尝到自已的学习成果。
为了更全面地考核学生们的综合能力,各科目被融合成了一张卷子,短时间内就能出结果。
考试结束后,同学们如释重负,纷纷如飞鸟般离开培训班。
他们怀着期待的心情,如等待开奖的彩民般,等待着下午张贴在各教室门口的分班名单。
报名参加考试的同学共有二十七人,三位老师各自负责了九张卷子的批改,如流水线工人般高效。
等待了二十分钟后,根据同学们的成绩,班级也如分类的也分好了。
李大利满怀期待地拿起名单,聚精会神地浏览起来。
他首先看到小妹李若冰和燕荟颖的名字出现在知新班的名单上,心中不禁为她们欢欣鼓舞。
然而,当他的目光移向温故班的名单时,不出所料,杜鑫和吴丹的名字果真映入眼帘。
“杜鑫是哪位同学呢?”李大利好奇地问道。
“就是那个回答‘又大又圆’的男生。”
李若冰在一旁回答道,言语中带着几分俏皮。
她接着又添了一句:
“他满脸都是青春痘,长得跟癞蛤蟆一样。”
大家闻言,都忍俊不禁,哈哈大笑起来。李大利也跟着笑了,但笑声中却夹杂着些许忧虑。
他心想,杜鑫正值青春期,脸上青春痘多一些实属正常,将他比作癞蛤蟆实在有些不妥。
况且,若是这句话传扬出去,让杜鑫有了“蛤蟆”这么一个不雅的别称,恐怕会招惹来不必要的麻烦,毕竟杜鑫的父亲可是杜局长。
李大利期望自已能够身体力行,引领同学们相互尊重、彼此关爱,共同营造一个温馨和谐的学习环境,开口说道
“人不青春枉少年,我们怎能辜负呢?以后可不能随意打趣同学了哦。”
李大利语重心长地说着,眼中透露出对李若冰的关切与期望。
李若冰吐了吐舌头,也意识到自已不该如此,调皮的说道,
“好的,哥,我知道了,以后不拿外表开玩笑了。”
李大利点了点头,随后噌地站起身来,他的脸上犹如春花绽放般洋溢着热情的笑容,然后热情地招呼大家:
“走吧,让我们先欢呼庆贺一下,终于要开班了!咱们就去对面的国营一食堂吧。”
听到李大利要请他吃饭,贺华丹的脸上瞬间如暖阳照耀般绽放出欣喜的笑容。
她想起昨天中午李大利就已经答应过请他吃饭,心中不禁像期盼春天到来一样涌起一股期待。
然而,一旁的李若冰却如乌云罩面般愁眉苦脸,她轻轻皱起眉头,忧虑地说道:
“哥,十字街口就有砂锅面,一人一碗只要五毛钱,也能让我们吃得饱饱的。干嘛要去一食堂呢?
我听说那里的消费如天价一般贵得吓人。老妈给了我五十块钱,交了十元的租金,零零散散买点粉笔和标语又花了五块。
现在同学们的补习费都还没交上来,我们还是能省就省吧!”
她的声音中仿佛带着梅雨时节的潮湿,透露着一丝无奈和担忧,家庭的经济状况就如肩上的担子一样沉重。
李大利拍了拍自已的腰包,笑容中透露出自信和乐观,他安慰着妹妹:
“没事的,哥都准备好了。等会儿大家就敞开肚皮吃,吃得饱饱的,才有精力给同学们讲课啊!”
他的眼神坚定而温暖,仿佛冬日的暖阳,让人心里暖洋洋的。
于是,一群人浩浩荡荡地朝着国营一食堂进军。
李大利走在最前方,他的步伐如同沉稳的泰山,坚定而有力,带领着大家稳步向前迈进。
贺华丹紧紧跟随,脸上的笑容宛如盛开的鲜花,而李若冰的眉头虽然还微微皱着,宛如轻烟,但也被同学们的热情所点燃,融入了这欢快的海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