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蓬池县国营一食堂餐厅,五个人如同五线谱上的音符,围坐在一张桌子旁,他们点了四道菜,两荤两素,还有五大碗香气扑鼻的臊子面。
由于下午还有课,李大利决定不点酒,以保持清醒的头脑。
不一会儿,李大利买好了餐票,回到了座位上。
郑海健和刘岩松宛如探索奥秘的学者,目不转睛地盯着李大利,眼神中充满了疑惑,仿佛想从他的眼中探寻出思维模型的真谛。
“李老师,上午您讲到思维模型的建立,我们就像无头苍蝇,实在是摸不着头脑啊,这要怎么教同学们呢?”
郑海健皱着眉头,语气中带着一丝焦急,仿佛迷失在思维的迷雾中。
李大利微微一笑,眼中闪过一丝神秘的光芒,轻声说道:
“其实,并没有你们想象的那么复杂。西方哲学家柏拉图曾经说过,每一个新出生的婴儿都如同璀璨的星辰,他们在最初的时候都拥有着无尽的潜力。
然而,在后天的成长过程中,他们如同风中残烛,会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逐渐失去了那份与生俱来的天性。”
李大利稍作停顿,接着说道:“孔子门生众多,号称弟子三千,其中贤人竟有七十。
他老人家尚且倡导有教无类,然而为何最终每个人的学习成果依然大相径庭呢?”
他的声音略微低沉,仿佛在思考着什么深奥的哲理。
郑海健和刘岩松听得如痴如醉,他们的眼神中流露出对知识的极度渴望,似乎在拼命领悟李大利话中的深刻含意。
这个话题令他们陷入了沉思,也让他们对教育的意义有了更深邃的洞察。
李大利接着说道,
“此时此刻的他们,恰似一张张洁白无瑕的纸张,未来的模样完全取决于我们的悉心教导。
我们想传授何种知识,他们能够汲取多少,全然取决于他们自已的本事。
那么,我们究竟是应该专注于教授他们具体的知识,还是让他们自行掌握学习的诀窍呢?”
“那自然是掌握方法更为重要。”
贺华丹和刘岩松不谋而合地表示赞同,
郑海健迫不及待地插话问道:
“我们在班级中学习,皆是受同一老师的教诲,学习成绩的优劣取决于自身的学习能力,这也致使每个人的成绩良莠不齐。
可是,我们并不擅长传授方法啊?”
李大利轻轻摇了摇头,语气坚定地说:
“你们定然知晓方法,你们卓越的学习成绩便是最有力的证明。
只是你们尚未察觉,亦未曾总结出来。其实,学习能力本身就是一种绝妙的教学方法。
你们只需将自已的学习方式,有条不紊、系统全面地讲解出来,这便是你们的思维模式,同时也是你们独一无二的教学方式。”
看着三人懵懵懂懂的样子,李大利眉头紧蹙,思索片刻后,接着说道:
“如此罢,这两日我会将系统的教学大纲逐条逐句地写下来交给你们,尔后你们得空时多来听我几节课,咱们再来共同探讨一番。”
他的话语间流露出些许无奈,仿佛对三人的领悟能力心存忧虑。
这也不怪他们三人,毕竟李大利的思维方式根本不属于当代,也是他几十年的经历慢慢总结出的一套思维方式。
毕竟,他的理解能力要远超于他人,用他做标杆,再去衡量别人,自然存在比较大的差异。
此时,饭菜已然上桌,李大利热忱地招呼着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