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读书小说

读读书小说>朕这一生 > 第140章 啊这啊(第4页)

第140章 啊这啊(第4页)

至于闲置赵王之位,也早就是朝堂共识――将赵国冷处理,以平息赵人对郦寄、栾布二人,在此次平叛过程中,水淹赵国古都:邯郸城的怒火。

吴、楚、赵三个大国有了方略,余下的齐系四王,自然就好处理了。

“齐系七王,明反者四;”

“即便是尽去其国,也不会让齐悼惠王断了香火血食。”

“――故胶东、胶西、济南、淄川四国,皆另立新王。”

“或王朕子,或王宗室,或移封淮南系诸王。”

对此,朝堂百官没什么太大的意见。

――齐系七王,本就是从汉初的齐国分裂而来;

除了齐王还保留着一整个郡:齐郡的封土,其他六王,封土几乎都是半郡之地。

本就国小地狭,再削,怕是只能剩下三五个县,还不如直接废为郡县,由长安朝堂直辖来的轻松。

所以齐系四家叛王的封国,也就没必要再先削土、后封王了――直接分封天子启的儿子们便是。

反正日后,也还有一揽子削藩政策,等着汉家的宗亲诸侯们。

尤其是当年,贾谊贾长沙在《治安策》中,所提到的推恩藩王诸子,以代代分割其土的法子……

“叛王之土,便这么定下了。”

“至于具体的分封事宜,便循定制:皆由东宫太后做主。”

“散朝之后,诸公往长乐朝太后,务要以此间事相告。”

“――从速为善!”

“国不可一日无君;”

“若不尽快安定关东,朕,恐迟则生变……”

天子启雷厉风行,朝臣百官早有准备,第一个议题,便在汉家君臣的一致赞同下迅速通过。

御榻上,天子启仍满脸严肃,将手中简书卷起,丢进脚边的木箱之内,又摊开了第二卷简书。

而在殿内,听闻天子启那句‘仍由太后决定分封事宜’,百官公卿无不暗下长松了口气,为眼下东、西两宫之间的微妙关系,稍感到了些许心安。

――册立储君太子一事,固然是天子启铁血镇压,‘战胜’了自己的母亲窦太后。

但这就好比兄弟两人打架:无论谁输谁赢,吃亏的都是这个家庭、高兴的都是隔壁邻居。

在这件事上,也是一样的道理:无论窦太后和天子启谁输谁赢,对汉家而言,都并非好事。

至于此刻,汉家的百官贵戚稍感到心安的是:在‘胜’了一阵之后,天子启并没有就此放飞自我,乘胜追击,而是极为恰当的开始在其他方面弥补东宫。

这对于汉家――对于东、西两宫之间的关系,以及汉家的二元政治体制而言,无疑是一大利好。

“第二件事,是长沙国。”

不多时,第二卷简书也被天子启摊开;

但不同于方才,郑重其事的和百官‘商量’诸侯叛王:这一次,天子启只扫了一眼简书,便直接将其卷起,丢到了脚边的木箱内。

而后才抬起头,望向殿内百官。

“自太祖高皇帝白马誓盟:非刘氏,不得王,我汉家沿存至今的异姓诸侯,便只有长沙王吴芮这一脉。”

“――这不是悖逆太祖高皇帝白马之盟,而是因为吴氏长沙王,是吴王夫差的后人;”

“以吴王夫差的后人王长沙,可以有效钳制岭南百越之民――尤其是遏制南越王赵佗。”

“但自一世长沙文王吴芮、二世长沙成王吴臣、三世长沙哀王、四世长沙共王吴右,再到前几年,无嗣而终的五世长沙靖王:吴著。”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