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很多学者对此说法表示怀疑,原因有二:其一是因为乾隆九年至乾隆四十年间(1744-1775年),清政府曾对宫中藏书作过一次清理,所有善本典籍全部集中在乾清宫旁边的昭仁殿,编成了《天禄琳琅书目》。《永乐大典》是书籍中的“庞然大物”,有1万多册,如果正本在乾清宫中,是极易被发现的,现在《天禄琳琅书目》中未将《大典》编入,就证明正本当时并没有藏在乾清宫中,又据《办理四库全书档案》记录,乾隆年间编辑《四库全书》时,因为要从《永乐大典》中辑录佚书,由于副本有缺,为此宫里宫外都寻找过《永乐大典》正本,但没有结果。其二,有人怀疑在康熙年间修书时,徐乾学、王鸿绪、高士奇等人在书局呆了很久,可能取走查阅而未能交回,于是帝令两江总督高晋、浙江巡抚三宝到徐、高两家查访、问询,结果毫无收获。
由此看来,正本藏在乾清宫是极不可能的,更不用说是被毁于大火之中了。
(5)保存在明朝嘉靖皇帝永陵玄宫
坚持此观点的是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栾贵明先生,他在1999年7月3日,在《文汇读书周报》刊登了他的大作《(永乐大典>之谜》,文章提出《永乐大典》正本仍然保存在明朝嘉靖皇帝永陵玄宫。
(6)藏于皇史宬夹墙中
著名历史学家、山东大学历史系教授王仲荦先生支持此观点。王先生对《永乐大典》素有研究,他始终认为“正本没有亡毁,我怀疑藏在皇史宬夹墙里”。皇史宬修成于明世宗嘉靖十三年(1534年),为皇家档案库,专门存放《实录》、《圣训》和《玉牒》等。而皇史威的建筑,包括门、窗、大梁全用砖石修葺,殿基耸出地平,具有防火防水的功能;大殿墙壁则更为奇特,东西墙厚3.5米,南北墙厚6.1米,实为建筑物中所罕见。因此,《永乐大典》正本有可能藏于皇史宬夹墙内。
可见,由于史籍没有明载《永乐大典》正本的下落,后人在此问题上又多加推测、臆断,所以正本究竟哪儿去了,始终未明。要揭开谜底,看来只能依赖于考古发现了。
明成祖滥杀宫女之谜
明成祖统治的22年里,出了很多前无古人的大事,他南征北讨,东西出使,迁都营建;他发展经济,不遗余力;他重视文治,修典重史;他俭朴勤政,终生不殆。他堪称一代有作为的皇帝。但他又是一位性格固执、刚愎自用、猜忌多疑、杀人如麻的皇帝。永乐末年,他大肆屠杀宫女、宦官,在这次大惨案中,被杀的宫女有近3000人之多,为明代后宫最大的一次惨案。如此滥杀宫女,至今仍让人难以理解。
自古以来,帝王们的感情生活就多变。成祖朱棣亦如此。成祖朱棣的原配夫人是徐氏,是开国功臣徐达的女儿。据说,徐氏自幼恬静乖顺,好读书,人称“女诸生”。朱元璋听说了,就对徐达说:“朕与卿,布衣交也。古君臣相契者,率为婚姻。朕第四子气质不凡,知卿有令女,能以配焉。佳儿佳妇,足以慰吾两翁。”不知徐达是感到莫大荣光,还是感到君命不可违,总之,马上顿首谢恩了。朱元璋亲自做主,年方14岁的徐氏,入燕王朱棣的府第并被册为王妃。那是洪武九年(1367年),朱棣刚满16岁。
靖难之役中,朱棣颇得力于这位王妃。朱棣带兵去攻打大宁,李景隆乘机围攻北平。当时世子朱高炽留守北平,形势很危急,多亏了王妃徐氏的谋划。城中兵少,徐妃便激劝将校士民的妻子参战,组成一批女兵,披上铠甲,登城拒守,终于坚持到朱棣回师。
朱棣登位之后,徐氏正式册封为皇后。对成祖,她是一位贤内助。对子女,她是一位好母亲。
在宫中,徐皇后经常劝说朱棣行仁义,说尧舜行仁义从亲亲开始,你要对你的兄弟们,对咱们皇家亲属首先行仁义,然后再对天下行仁义。同时,她也能够帮助朱棣协调一些关系。有一次她问朱棣:“陛下依靠的都是什么人啊?”朱棣说:“朕依靠的是六卿这些人。”徐皇后说:“那我就把那些命妇们,都请到宫里来,给她们赏赐,招待她们。然后对她们说,朋友之间的话,可听可不听;夫妇之间的话,是最容易被丈夫接受的,希望你们好好地帮助你们的丈夫。”朱棣听了,深以为信。
徐皇后有个弟弟叫徐增寿。在朱棣发动靖难之役的时候,他把宫廷里的秘密透露给朱棣。后来在南京危急的时候,建文帝亲手把这个出卖他的叛徒杀死了。朱棣夺取政权,做了皇帝以后,想报答徐增寿,要给他的孩子很高的爵位。徐皇后非常不同意。但是,朱棣坚持这么做,宣布完了才告诉徐皇后。徐皇后说这不是我的想法,所以对这件事不表示感谢。这点很像当年的马皇后,就是说不能够“私外家”,我嫁给你朱家了,那我就要维护朱家的天下,你更不能忘了历史上那些外戚干政的教训。明朝没有后宫干政,这是朱元璋、朱棣立下的规矩,和马皇后、徐皇后的垂范作用也分不开。
可惜,徐皇后寿命不长,永乐五年(1407年),病逝,临终前她还劝朱棣要爱惜百姓,广求贤才,恩礼宗室,不要娇宠外戚。对于她的死,朱棣十分伤心,为她在灵谷寺、天禧寺举行了大斋,听群臣前来致祭。徐氏被谥为仁孝文皇后。后来朱棣在北京天寿山为自己营建了陵墓长陵,首先将徐氏安葬其中。从此,朱棣不再册立皇后。
徐皇后病逝的第二年,朝鲜国王贡献给成祖数名美女。其中有个18岁的女子权氏。她天姿国色,聪明过人,能歌善舞,尤其是善吹玉箫,成祖十分怜爱她。
宁王朱权曾写宫词描绘道:
忽闻天外玉箫声,花下听表独自行。
三十六宫秋一色,不知何处月偏明。
鱿鱼窗冷夜迢迢,海峤云飞月色遥。
宫漏已沉尽倒影,美人犹自学吹箫。
宫中的女宫王司彩也禁不住写宫词歌咏这位美貌而得宠的皇妃:
琼花移入大明宫,旖旎浓香韵晚风。
赢得君王留步辇,玉箫嘹亮月明中。
可是,这位贵妃也是天命不永,永乐八年(1410年),成祖率大军出征,特地带权贤妃作为随侍嫔妃宫女,随军出塞。没有料到,这位独得天宠的妃子,竟然在大军凯旋回宫时死去了。成祖伤心欲绝。这是徐皇后死后对成祖的又一次精神打击。令人意料不到的是,权妃之死不久就演变成了一场对宫人的大屠杀。
这场祸起于吕氏和权妃两家奴婢的一场争吵中透漏出的不祥信息。权妃因受到成祖的宠爱,受命掌管六宫。
吕氏对此很不满,曾当面斥责权妃:“有子孙的皇后都死了,你才管几个月就这般无礼!”于是,串通两个宦官从一个银匠家里弄来砒霜,研成末儿,放进茶里给权妃喝,权妃随即毙命。她的死让明成祖悲痛欲绝。
就在此时,宫中发生了两名姓吕的朝鲜宫人与宦官相好之事。这原本是件极其平常的事情,历代宫中都有这种事情发生(宫中的很多宫女、嫔妃,因得不到皇帝的宠幸,便和宦官相好,虽然宦官不能行夫妻之事,但多少可以给予一些心理上的慰藉和生活上的照顾,这种现象宫中称之为“对食”,与宦官对食的宫女称为“菜户”)。对此,皇帝一般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采取听之任之的态度,有的皇帝还亲自撮合宦官和宫女结为对食。
这种现象虽然在永乐年间并不盛行,但此举还不至于丢掉性命。但是这件事却使宫中遭受了一次大地震,数百宫女和宦官被杀。那么,这又是为什么呢?
有人认为明成祖痛下杀手的原因可能是:一方面明成祖朱棣正经历丧失权贤妃之痛,心情本来就不好,而别人却在这时候风流快活,出于嫉妒而杀人;另一方面是因为当时宫中有人散布谣言,说权贤妃是被宫女吕氏下毒致死的,明成祖闻后大怒,于是将有关人员一起诛杀。那么,究竟是谁和宫女吕氏过不去,出来散布的谣言呢?
其实,吕氏就是这次相好事件的主角,另一个叫贾吕的宫女对吕氏倾慕已久,想与其交往。但是吕氏对贾吕的为人很是不屑,拒绝与她结好。
贾吕心存不满,于是散布谣言说,在北征凯旋回师途中,服侍贤妃的吕氏在贤妃的茶中下毒药。所以,明成祖迁怒于宫女,便大开杀戒。
这件事情过去没几年,又发生了另一件让朱棣大开杀戒的事,这真可谓“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永乐十八年(1420年),成祖宠爱的另一个女人王贵妃也死了,朱棣再次经历丧妃之痛,而此时又发生贾吕和宫人鱼氏私下与小宦结好之事。成祖大发雷霆,贾吕和鱼氏非常害怕,便上吊自杀了。
谁知明成祖竞以此为由,亲自审讯贾吕侍婢,不料这次审讯却牵出这一一班宫女要谋杀皇帝的口供。朱棣极为恼怒,亲自下手对宫女们动用酷刑,受株连被杀的宫女近2800名。
据朝鲜的《李朝实录》记载:当宫中宫人被惨杀之时,正好赶上宫殿被雷电击震,宫中的人都很高兴,以为朱棣会因害怕报应而停止杀人,可是他全然不惧。两次屠杀事件,被诛的宫女及宦官达三千人之多。
对于上述明成祖怒斩三千宫女的缘由,一些学者从病理学的角度来剖析明成祖的异常行为,认为朱棣之所以如此残杀无辜,可能和他晚年所患的疾病有关。据官修的《明史》及《实录》记载,明成祖晚年患疾病,容易狂怒,发作难以控制,甚至歇斯底里,再加上他生性残忍好杀,所以更加狂暴异常,这可能是目前最合理的解释了。
郑和遗骨下落之谜
关于郑和的卒年,一般通行的看法是宣德九年(1434年),理由是这一年跟随郑和出使的王景弘单独出使苏门答腊国,因此推测当时郑和可能已死。20世纪30年代,法国人伯希和在《郑和下西洋考》一书中便采用了这一观点,而且他还认为当时国外流行的关于郑和死于1431年的看法是错误的。不过也有人坚持认为,郑和的卒年应该是宣德十年(1435年),根据是宣德十年正月,南京守备出缺,以黄福参赞南京机务,九月司礼监出缺,以王振为司礼监太监。他们之所以能够继任这些职位,正是因为郑和已经去世。
另外还有人认为,郑和死于宣德八年(1433年)。因为根据明朝天顺年间的《非幻庵香火圣像记》记载,郑和于“宣德庚戌(五年),钦奉上命,前往西洋,至癸丑(八年)卒于古里国”。而祝枝山在《前闻记》里也记载道,郑和的最后一次下西洋是在宣德七年到达古里,宣德八年回国,当年七月六日回到南京,而他就是死在回国途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