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读书小说

读读书小说>成语故事大全 睡前故事10岁孩子免费听 > 第2章(第3页)

第2章(第3页)

这个成语故事出自韩愈《原道》。塞(音sāi腮):把东西放进有空隙的地方。

韩愈在仕途生涯中,在政治上是反对藩镇割据的,在思想上是尊儒排佛的。在官场中,他曾两次遭贬,也无不与此有关系。为了阻止佛家和道家学说的传播,他曾写文章用水和走路作比喻说:“不塞不流,不止不行。”意思是说:对水来说,没有堵塞,就没有它的流淌;对走路来说,没有静止,也就没有行动。这也就是说,韩愈认为,不坚决地阻止和反对佛家和道家学说的传播,儒家之道就不能畅行无阻。

后来,人们就分别把“不塞不流”、“不止不行”引申为成语,原指不把这个堵塞,就不能让那个流行;现多用来比喻不破除旧的东西,新生的事物就难以顺利地发展起来。

不鼓不成列

这个成语故事出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公元前638年,宋国与强大的楚军在涿谷(《左传》作泓水,今河南柘(音zhè这)城县北面)遭遇,双方准备大战一场。宋军先赶到一步,已经摆开阵势,楚军正在忙忙乱乱渡河。这时,宋国的右司马子鱼一见,这是一个克敌制胜的好机会,就向宋襄公建议说:“楚人众而宋人寡,请使楚人半涉未成列而击之,必败。”意思是说:楚**队比我们多,两军相比,楚强我弱。现在趁楚军渡河之际,抓住战机,发起猛攻,我们就能以少胜多,楚军必败。

一向信奉儒家教义,讲究“仁义之师”的宋襄公晃了晃手,就滔滔不绝地讲开了儒家礼仪:“寡人闻君子曰:‘不重伤,不擒二毛,不推人于险,不迫人于厄(音è饿),不鼓不成列’。”意思是说:不能这么做!我听说讲道德的仁人君子不杀害受伤的人,不抓老者,不乘人之危,置人于死地。楚军还未列好队我们就打过去,这是违背仁义啊!

说话间,只见楚国兵马接连的登上陆地,但还没有完全摆好阵势。子鱼再次苦谏:“大王啊,您要为老百姓想,不要顾那些所谓的‘仁义’了,要不然会误国的。”宋襄公一听,更是火冒三丈,大声地斥责道:“滚回去,再要多嘴,我就要按军法问罪了。”

直到楚军渡过河,列成阵势,做好了准备,宋襄公才下命令击鼓出击,结果宋襄公这套“蠢猪式的战法”,使宋军遭到惨败,宋襄公自己在乱军之中屁股上也挨了一箭,不到三天就一命呜呼。

根据这个故事,人们就引出“不鼓不成列”这个成语,用来比喻那种“蠢猪式的仁义道德”。

不为五斗米折腰

这个成语故事出自《晋书·陶潜传》。五斗米:东晋时县令的官俸,后来泛指微薄的俸禄;折腰:弯腰,下拜行礼。

陶潜,亦名渊明,字元亮,东晋时候的大诗人。《晋书》、《宋书》均有记载说他是陶侃的曾孙,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他曾任江州祭酒、镇军,彭泽县县令等官职。后来因为不满当时的黑暗现实,而去职归隐。他长于诗文辞赋,散文以《桃花源记》最为有名。

相传,晋安帝义熙二年(公元406年)四十一岁的陶潜,在彭泽县(今江西湖口县东)当知县,一个月只有五斗米的官俸,生活很清苦。腊月将尽的一天下午,陶潜办完公事,换上便衣,回到内衙拿起以往的诗作来翻看,联想到当时官场中种种黑暗现象,更觉郁闷难解。恰巧,一名小吏又突然闯了进来报告:“九江李太守派督邮张大人来县巡察,快请老爷更衣去迎接。”

陶潜来彭泽县当知县还不满三个月,便不解地问道:“哪个张大人,为什么非要穿官服不可

?”

小吏解释说:“那督邮张大人,乃我县富豪,一向很讲究排场,现在又是李太守的亲信,在礼仪上要是稍有不周,恐怕对老爷的前程不利。”

本来,陶潜早就想离开官场,现在又听说这个督邮就是本县的土豪劣绅,因为家里有钱,又会吹牛拍马,才深得太守宠信,竟然也成了自己的上司。不禁长长地

叹了一口气,愤然地说:“我不能为了五斗米的薪俸,去向一个低能无知的小儿弯腰行礼!”说罢,便打开柜子,取出知县的印信,交给小吏说:“你把它交给督邮转呈太守,就说我陶潜告病还乡,不当这个知县了。”当即收起行装,昂然出衙而去。

根据这个故事,后来人们便引申出“不为五斗米折腰”这个成语,用来比喻有骨气,不为小利而向人低头。

不求甚解

这个成语故事出自《陶渊明集·五柳先生传》。

陶渊明,又名潜,自从辞官归隐,不再出仕,自号五柳先生。在他归隐十四、五年之后,大约五十六岁时作《五柳先生传》,用以自述生平。在这篇传记里谈到自己归隐后的生活时说:家里四壁空空,没有任何陈设,房屋破旧,不能遮风和太阳。穿着破烂的粗布短衣,盛吃喝的碗盆常常空着,先生仍然安闲自在,常常借写文章自寻欢乐。在谈到自己的为人和情趣时写道:“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意思是说:先生的为人安闲稳重,不多讲话,不羡慕荣华利禄。喜欢读书,但从不拘泥于字、句的理解;每逢有所体会领悟,就高兴得忘了吃饭。

后来,人们便把“不求甚解”引申为成语,但它同陶渊明所主张的读书时要领会其精神和要旨,不要去拘泥于词句上的钻牛角尖的原意已有不同。现在多用来比喻学习不认真,马马虎虎,不求深入理解;有时也用来比喻了解情况不深入。

不可同日而语

这个成语故事出自《战国策·赵策二》。

战国时候,有个纵横家叫苏秦,他读了一些书,就想做大官,但长期不得志。秦惠王执政以后,他跑到秦国去游说,要秦惠王实行连横的策略(即表面亲善友好,各个击破),秦惠王不理他。后来,他又跑到赵国向赵肃侯献合纵之策(即联合六国共同抗击日益强大的秦国)。他说:“咱们六国的土地面积,是秦国的五倍;六国的军队,超过秦国的十倍。如果把六国的力量联合起来,一致对付西方的秦国,秦国便可以打败。”赵肃侯认为很好,便封他为武安君,拜为相国。

苏秦在游说赵王实行联合抗秦的策略时曾说:“夫破人之与破于人也,臣人之与臣于人也,岂可同日而言之哉!”意思是说:两个国家在交战中,打败别人和被别人打败,强要别人对自己称臣和自己对别人称臣,是截然不同的,这哪能同时并论呢!

后来,人们便由此引申出“不可同日而语”这个成语,用来比喻事物性质不相同,不能相互比较,不可相提并论。

这个成语后来引用时,有时“语”写作“言”或“论”,意思相同。

不越雷池一步

这个成语故事出自东晋庾亮《报温峤书》。雷池:古时雷水向湖北黄梅县东流,经安徽宿松至望江县,积成一个湖,名为雷池。

庾亮是东晋颍川鄢陵(今河南鄢陵)人,字元规。他曾在元帝、明帝、成帝三朝做官。公元325年8月,庾亮拥立成帝司马衍即位,任中书令,执掌着东晋王朝的实权,便派温峤去守江州(今江西九江一带)。不久,苏峻、祖约兴兵作乱,进攻京都建康(今南京市),温峤想带兵离开江州,越过雷水到当时的京都去参预平叛。庾亮知道这个消息后,便写信给温峤,让他不要轻易离开江州的防务。信中写道:“吾忧西陲,过于历阳,足下无过雷池一步也。”

陲:边界;历阳:古县名,今安徽和县;足下:古时朋友间的尊称,此处指温峤。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我担心西边的防线,胜过历阳。请你坐镇原防,不要带兵越过雷池一步。

后来,由于形势的发展,庾亮又到了浔阳(今江西九江市),会同温峤和荆州刺史陶侃,一举击败并歼灭了苏峻、祖约叛乱势力。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