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读书小说

读读书小说>文明破晓TXT全本 > 第855章 援助苏联十二(第2页)

第855章 援助苏联十二(第2页)

却没想到,龙德施泰特元帅用他一贯傲慢的语气说道:“元首,我并不知道具体情况。如果根据您所说的情况进行判断,我认为赖歇瑙元帅的决定是正确的。我军并不具备在萨马拉地区与苏军决战的条件。”

碰了这么一个软钉子,希特勒的心情更糟糕,以至于对隆美尔充满了不快。但生了一阵闷气后,希特勒还是放下了愤怒。因为他也知道两位元帅的判断是正确的,而且隆美尔的确完成了任务,并且损失不大。

希特勒的目光放在了苏联南部,尤其是巴库油田附近。德国如果夺取了巴库油田,不仅能够解决德国的石油需求,还能让苏联红军无油可用。希特勒认为赖歇瑙至少不会拒绝这样的命令。

10月13日,希特勒再次联络了赖歇瑙,提出了让他分兵进攻巴库的看法。赖歇瑙依旧平静的答道:“元首,当下德军的目标应该是莫斯科而不是巴库。虽然夺取巴库油田的确可以让苏军失去油料供应,但是苏联背后是中国,中国东北地区盛产石油。中国的西太平洋航线已经非常安全,这可以让中国大量将东南亚石油乃至于中东的石油运到中国南部地区,以及中部地区。甚至可以运到中国天津为首的河北工业区。中国现在的几大工业中心,都可以得到足够的石油供应。东北的石油产量每年在2000万吨以上,完全能够向苏联提供足够的石油供应。

现阶段夺取莫斯科,将让苏联失去其铁路中心。从而让苏联的军事动员效率进一步降低。元首,此次进攻萨马拉的战斗中,第21装甲军正面与数倍的苏联红军作战。我个人认为,我们对苏联的动员能力判断或许是错的。苏联有着超出我们设想的动员能力。

也就是说,总参谋部内不少人认为莫斯科地区现在只有50个师的兵力。而苏联红军实际上的兵力很可能远超这个数字。”

直到赖歇瑙讲述完自己的看法,希特勒都没有说什么。因为希特勒暂时不知道该如何评价赖歇瑙的观点。最后,希特勒只能跳过赖歇瑙的看法,直接问道:“元帅,您认为苏联还有足够的兵力与我军作战?”

赖歇瑙肯定的答道:“苏联的兵力只取决于苏联的动员能力以及中国的援助能力。即便阻断了一部分中国援助,苏联的兵力依旧将比我们想象的要多。”

希特勒没有再说什么,他放下电话后认真的考虑起接替赖歇瑙的人选。

10月14日,希特勒刚睡醒,侍从长立刻告知希特勒,戈林请求会见希特勒。希特勒很快请老战友戈林进来,两人并没有在总理府办公室内见面,而是在希特勒的小餐厅内见了面。希特勒的早餐很简单,几片面包,两杯牛奶,一个苹果。

戈林早就习惯了希特勒这么简单的伙食,他只是要了一杯咖啡慢慢喝。等到希特勒快速吃完这点早餐,戈林才说道:“元首,空军报告说,苏联在南部发动了反攻。”

希特勒的目光立刻锐利起来。戈林继续说道:“根据空军的报告,苏联这次进攻的速度远超以往。而且苏军并没有沿着铁路线发动进攻,而是靠车辆进行运输。如果第21装甲军没有撤回来,此时已经被包围了。”

戈林这么说的目的不是为了讨好赖歇瑙,更不是为了让希特勒不高兴。戈林这话其实是转述了空军报告的内容。之前苏军作战严重依赖铁路线,这让德军能够很好的预判苏联军队的大概作战范围。一旦超出了铁路运输的极限,缺乏卡车的苏联红军战斗力就将大打折扣。

希特勒此时要求戈林详细讲述,戈林就将空军报告内容告诉了希特勒。苏联红军在伏尔加河东岸快速行动,其后勤车队数量巨大,并且十分灵活。

听完戈林的叙述,希特勒摆摆手,“戈林,空军能够摧毁苏联军队的运输线的。”

如果是以前,戈林肯定要大吹一番德国空军的实力。但是这次,戈林却没有附和希特勒的看法,希特勒敏锐的感受到了戈林反应中的异常。如果是其他将帅,希特勒很可能会严厉的询问,面对老战友戈林,希特勒沉默的看着戈林。

戈林则对现在的情况做出了解释。苏联红军的运输部队十分灵活,由于脱离了铁路线行进,这些运输车队一旦遭到德国空袭就会快速隐蔽。而且运输部队中携带了高射炮,对德国俯冲轰炸机进行反击,使得德军的轰炸效果并不好。

更令德国空军感到意外的是,苏联空军好像突然开窍了一样,不再死板的沿着各种缺乏认真推演的航线进入战场。而是能够根据各种需要,在所需的时间出现在需要出现的空域。

这种变化让德国空军感觉十分震惊,经过10月13日一天的战斗,空军已经开始分析苏联空军的变化。

此时,德国空军依旧占据着天空。但德国喷气式战斗机并不拥有完全碾压中国歼10战斗机的性能。德国的螺旋桨战斗机更没有必然战胜歼10战斗机的技术优势。之前德国是靠灵活有效的指挥来给苏联空军沉重打击,当苏联空军突然开窍后,德国的优势迅速缩小。

希特勒很认同戈林的在空军方面的能力,听完戈林的介绍后,希特勒问道:“戈林,你认为中国已经派遣了大量人员接管了苏联空军?”

戈林思索了一阵才答道:“元首,我不认为苏联会接受中国军队的领导。但是从现在的一些变化来看,我认为中国很可能派遣了大量空军人员充实到苏联军队中。”

希特勒虽然非常不高兴,却也没办法解决中苏人员合作。他只能让戈林尽快增加喷气式战斗机的产量。

谈到这个问题,戈林又向希特勒拍着胸脯保证,鉴于英国刚向德国交付了一大批德国订购的喷气式发动机。在42年12月前,德国将有3个战斗机联队全面装备喷气式战斗机。有了这样的一支空军,德国将很快夺回空中优势。

此时苏联空军司令部内的气氛相较之前发生了很大变化。在被德国空军压制的4个多月中,苏联空军司令部内的人员都很焦虑,不管是什么样的小事都能成为情绪发泄的借口。争吵经常发生,如果不是司令部内纪律森严,只怕空军司令部内的人员早就开始互殴。

现在的苏联空军司令部内,人人脚步急促,比之前更加忙碌,但是那股戾气却不复存在。即便是最容易引发大声争论的空军航线管理部门中的人员也已经开始低声说话。

倒不是说这些人突然发生了巨大变化,而是苏联空军的运营模式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在得道中国援助的空军系统之前,苏联空军里面进行路线分析的时候,靠的是经验。军官们拿着手写的内容参加讨论,为了完成这些纸面工作,苏联空军军官们已经精疲力竭,自然不肯在讨论中有任何让步。

接受了援助后,计算机以及电子打印机,让苏联军官们从沉重的计算以及纸面工作中解放出来。而且由于苏联空军在战争初期损失太大,现在的军官都不具备丰富的作战经验以及相应的权威。这样的局面在之前很容易引发谁也不服谁的争论。

有了充足的数据支撑后,没有权威的讨论反倒让军官们不得不更依赖计算出来的数据,而不是像以前那样靠个人的猜测去推演战争发展。在这样的局面下,哪怕是并没有真正搞明白中国空军作战系统模式的苏联军官们也不得不努力按照标准流程工作,之前苏联空军司令部内的乱象得到了极大扭转。

此时,苏联空军司令正在对新加入空军的一大批数学人才讲话,欢迎他们前来空军。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