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北伐之战是必然要打的。
陆成安如今手上的地盘是最大的,但是北方在古时候的统治力是毋庸置疑的。
无论是人口上、经济上、作战能力上。
北方都是胜于南方地块的。
所以,在正英帝一朝,北方官员的总量远远超过南方官员的数量,这是北方在古代的恐怖底蕴。
哪怕这些年南方慢慢有抬头的势头,越来越多的读书人涌入朝廷。
但还是难以动摇北方人在朝廷之中的地位。
实际上陆成安打下来那么多的土地,很多州府在现在都说不上什么发达。
云贵闽三个地方,在没有开发的情况下,起到的效果都是负面居多。
瘴气横行,而且云南这个地方多为山地,交通不便,土地贫瘠。
这就导致云南人养成了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习惯,有了食用野生菌的习惯。
在这个年代,这些地方能做的事情真的很少。
所以陆成安占领的面积是大,但很多情况下,他们都无能为力,提供不了帮助,甚至陆成安还要想办法拿出银两来慢慢扶持这些地方。
在蒙古还没有牢牢站稳脚跟,陆成安必须要快刀斩乱麻,学陈庆之那样速战速决,能打个快攻,那就打个快攻。
北伐上面,陆成安比起蜀汉、东晋的条件都出色太多了。
蜀汉是死在了地方太小,补给发展跟不上。
东晋是失败在于皇权与门阀的斗争极为激烈,内部都在内讧的情况下,自然北伐不了,尤其是想要北伐的将领都各怀鬼胎,无一不把北伐当成了一种晋升的政治资本。
门阀做大了,皇帝就危险了,你说你是要这天下呢,还是要这命,真把北伐做成功的功臣,你又该怎么面对呢?
皇帝拖后腿是为了保命,门阀想北伐是为了权力,那门阀也不是只有一家,你北伐的主将真成功了,岂不是你一家独大,没有我们其他门阀吃饭的地方了?
真要说北伐,南宋的条件可比东晋好太多了,国力上世界最强,经济上世界最强,文化上世界最强,科技上也是世界最强,然而这些都没转化为实质战斗力,同样因为打还是不打这个党争上的问题互相拉扯,所以北伐一直处于‘口头’概念,大家没事嚷嚷几句就好,主打的还是防守。
真正意义上北伐成功的只有朱元璋,理论上北伐成功的则有刘裕。
陆成安刚刚平定南方,将士们的士气正盛,心气上来了,这是优势点,其次就是蒙古虽然占据了北方,但是没有实际上进行成功的统治。
没有形成稳定政权,现在的蒙古就像是一个雇佣军,进来抢走了地主土豪们的银子,然后占着城池,临时学着晟人治国的方式来管理。
短短一两年统一北方的情况下,蒙古的统治不可能深入人心,也无法形成像金人那样规模的晟人军队抵抗陆成安。
陆成安担忧的是蒙古形成长期的统治,这样的话,那就真成了南北朝的格局。
这是陆成安无法接受的。
而作为蒙古可汗的阿露娜直面来自于中原王朝陆成安带来的紧迫感,整个人已经是满头大汗想要撤出北方了。
从一开始得到模拟推演的前几次之中,阿露娜是经常在草原上被人揍得东躲西藏。
这让她前面几次模拟推演,很少会去关注另外一个国家,只想着让自己先活下去。
因为草原上的不定因素,如果你不想要死,就一定要带着自己的民族在草原上崛起。
后来,阿露娜发现旁边的国家国力强盛,她就想要去学习一下对方的经验,慢慢了解这个地方的文化。
随着一次金色机遇的诞生,阿露娜逐渐意识到自己这个民族,好像也不是完全的一无是处。
渐渐的,在草原上,阿露娜已经了解到该怎么对付这些没有脑子的野蛮人,学会了如何团结自己的族群。
这一次,她通过自己的努力,统一了蒙古内部的矛盾,更是局部统领了整个草原。
但是,在发展上,阿露娜遇到了新的瓶颈,草原拿下以后,她不知道下一步的路在何方了。
几乎每一次,草原上的民族想要南下,攻占这个国家,总是有一个叫做陆成安的人可以站出来将南下的她们给打回家里去。
这趟阿露娜看到大晟王朝的内乱如此厉害,又发现那个名字叫陆成安的人好像不见了,就想着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
根据局势,阿露娜判断出来,这个国家的百姓本就对朝廷积留了不满,这意味着民心可用,所以她是打着助民的旗号南下。
为了得到这些人的支持,借助在草原合并了蒙古内部势力的威望,她强令手下的士兵保持军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