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陆成安经常有劳累而死、半道病逝而亡的例子,宁王对这些事情是高度重视的。
宁王不可能让陆成安做太多的政务工作,积极安排幕僚团体为陆成安分担政务,到时候陆成安只要批同意或者不同意这一点。
而一开始仅仅统御三州之地,政务会如此紧凑,完完全全是因为权力层次出现了官吏的空缺,很多官僚,背景上跟地主是划不清干系的,其次这些官僚还是旧有政权的既得利益者,你又怎么能确保这些人会甘愿为你做事呢?
这一次,陆成安杀过来,他们见陆成安势大投降,下一次又被其他人反推过来,这帮人会不会又为别人摇旗助威?
所以,从一开始宁王就对这些人打上了不可信的标签,不断地调换当地的官员。
这次模拟推演,也让宁王看清了很多官僚的丑恶嘴脸,表面上的他们,都是一幅道貌岸然,为国家奋不顾身的模样。
实际上,一边侵占百姓的良田,一边还在嘲笑大晟皇室的愚蠢。
全都是演技。
人前一套,人后一套,偏偏还让这些畜生不如的东西掌握了权力。
大晟王朝是输在皇帝的不作为吗?
在宁王看来,并不是。
但凡皇帝一个人有用,那天底下就没有那么多的亡国之君了,皇帝的能力,只不过是多增添了一部分的翻盘点。
你当皇帝发号施令没人听,各有各的想法,那怎么管?最可恨的是,这些官僚掌握了绝大部分的知识。
怎么挑选新上任的人,都是官僚体制内的人,有志之士在没有得到空降的上司赏识,他想要一步一步做大,就需要其他官员的提携。
否则就要被人搞针对,让你做官做不下去。
你不贪?那我们就逼着你贪,一起进了这个黑口子里,你还怎么脱身?而且,这么一道程序里,没人能独善其身。
就这么说吧。
拿赈灾这一事来讲,旱灾了,皇帝要赈灾,从国库抽取三十万两白银去赈灾。
这个银子从户部多个官员的手里经手。
一般正常的情况下,是没人敢贪墨这个银子的。
但是【终晟之时】的这个恶性天命,导致的结果就是赈灾的银子到了这里,经手这笔银子的官员,人人都贪一些,留下二十万两白银跟着钦差的手再前往灾区。
灾区的地方官员和钦差大臣再串通一气,这二十万两赈灾的银子又要缩水一部分。
独善其身?
不现实。
经手这赈灾款项的,如果有八个官员,七个都贪了银子,还有一个没贪。
这让另外七个人怎么看待你?
就你清高,就你不要银子?
对于另外七个人而言,相当于他们被另外一个没有贪污银子的官员拿住了把柄。
无论你怎么发誓说自己不会告知皇帝,另外七个官员都不会信你。
从这一步开始,你就被隔离出权力的中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