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读书小说

读读书小说>宋士伟 > 第26章 拓业(第2页)

第26章 拓业(第2页)

几块平平整整的平板玻璃,就放在桌边。虽然没有后世那么平、那么透,但在这个时代,已是绝无仅有了。

林天佑收回心思,沉声道:“张民,你做的不错。把第一批生产的产品确定下来,我来禀相公,相信过不了几天,就可以安排生产了。”

张民虽然是主事,但他只负责玻璃工厂的生产,至于工厂的实际管理者,则是邓世雄和林天佑,二人负责玻璃厂的经营管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和铁厂一样,玻璃厂也是实行军事化管理,属于军方的直属单位。

巍巍太行山,到处都是丰富的石灰石资源,白云石,石英砂更是到处都是,而作为燃料的石炭则是就地取材,含有玻璃工业所需的所有原辅料。

制造平板玻璃所需的锡等,则是从四川各路、河南府买来,虽然时局不稳,但曹运还算畅通,也能保证这些物资从外地未来。

玻璃工厂的整条生产线,都是由王松自己设计,但所有窑炉的建造,还都是由张民等人完成。王松只是提出关键点的修改意见。

以目前玻璃作坊生产线的生产能力,大约每天可生产20万斤左右的玻璃制品,相当于15厘米高的玻璃杯可以造上万个了,已经是独步华夏了。

张民原来是大宋定窑的一位窑工。金人南下,中山府首当其冲。张民随难民南下,流落在太行山时,因为有一技之长,便和另外一个定窑的工匠曹云一起,被任命为了玻璃厂的主事和副主事。

当年在定窑做窑工时,每月饷钱只不过一贯。到了玻璃厂这里,月薪10贯,工作适度,吃喝全包,一家人生活,绰绰有余。

没有进玻璃厂以前,张民在家萎缩懦弱,被浑家天天指责,毫无夫纲可言。可到了玻璃厂任主事后,外面其他难民吃不饱饭,张民却每月有丰厚的饷银,住的地方还有卫兵驻守,浑家的脾气也莫名好了起来。

她生怕哪一天丈夫不高兴,真把自己给休了。

这一天,张民很晚才起来,他四肢酸软,晃晃悠悠。昨晚妻子让他为所欲为,一个劲地折腾,和以前都是板着个脸,一种姿势,实在是天壤之别。

吃完妻子做的早饭,穿好妻子准备的干干净净的衣服,张民慢慢悠悠、志得意满地来到玻璃厂里,刚一进生产作坊,头上的冷汗“唰”地一下,就流了下来。

“玻璃碗、玻璃杯要大量生产,都先各来一万套。这些生产容易控制,要的人也多。还有玻璃碗一定要成套,各种尺寸的都有,上面的浮雕还要做得深些,这样才能吸引顾客!”

王松侃侃而谈,曹云拿着铅笔和纸,在一旁连连点头,一直记着。

“一万套!”

邓世雄一下子睁大了眼睛,跟着拼命摇头。

“相公,一下子造这么多的东西,要是卖不出去咋办?还是稳当些,造个两三百即可。”

邓世雄的担忧看在眼里,王松哈哈大笑了起来。

“卖不出去!邓黑脸,你就等着数钱数到手抽筋吧!”

王松不经意又冒出一句后世的话来。

即便是5贯钱一个水杯,一个玻璃碗,5万两也是绰绰有余。除去成本1000多贯钱,这又是一个怎样的暴利!

这相当于后世,一个5元的玻璃水杯,你可以卖到500元,成本基本可以忽略不计了。

虽说和后世动辄上千顿的工厂比起来,这座玻璃工厂只能是座手工作坊,但这并不能抑制王松心头的兴奋。

生产的成功,只是第一步,现在就看一番运作之后,投入市场后的反应了。

垄断式的经营,再加上过硬的质量,精美的设计,不爆才怪!

“相公,这杯子5贯钱一个,到哪里去卖,才能卖得出去?”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