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的官场如何?可否有变化?你老师可有起复?”郑芝龙倒是对郑森讲的不感兴趣,他只关心如今官场变化对他有没有利。
“官场孩儿不知?孩儿在国子监读书,哪里能接触到官场的事情,老师倒是没有被起复,不过去年倒是发生一件大事。”
郑芝龙好奇询问,“发生什么大事?”
“去年南京新上任的一位户部尚书,好像叫王永吉,用铁血手腕追缴南直隶拖欠历年的税款。”
郑森似乎想起什么,急忙问道:“父亲,我们没有拖欠朝廷的税款吧。现在陛下非常英明神武,一定可以中兴大明。还有父亲,孩儿不打算去国子监了,孩儿想去从军。”
郑森现在已经取得秀才功名,也算是大明的一个文化人。
郑芝龙一头黑线,心想。
这小子到底被朝廷灌了什么迷魂汤?居然一心向着朝廷,我该怎么告诉他,郑家自打归顺那几年向朝廷交过税,这几年一两银子没交。
“为父答应你在军中任一把总。”
郑芝龙不好意思解释税款的事情,只得答应自家儿子的要求。
郑森闻言,两只眼睛透着清澈的光芒,腾地一下站起身对着郑芝龙抱拳一礼,兴奋道:“多谢父亲成全。”
其实郑森一点都不想读书,他只想做一个驰骋疆场的大将军。
时间稍纵即逝,转眼几个月过去。
这日,紫禁城,奉天殿朝会。
李世民高居龙椅之上,下首站着百官。
兵部尚书李邦华手持笏板出列奏道:“启奏陛下,宣府总督黄道周四百里塘报,漠南蒙古组成联军十万在张家口扣关。他们要求陛下重开马市。”
“哼。”一声冷哼响彻奉天殿。
百官听见出声之人是龙坐上那位,个个噤若寒蝉,不敢出声,只有李靖一人手持笏板大踏步出列,朗声道。
“陛下,区区蒙古诸部,一帮跳梁小丑,陛下何必生气?臣率军一战破之,把他们可汗活捉回京师,任由陛下出气。”
底下百官个个面面相觑,随后都盯着李靖心想。
陛下到底去哪儿找的一个武将啊?年纪不大怎么口气那么大呢?蒙古诸部可不是只有一个可汗。那地方可汗没有一百也有几十,要全部活捉到京师来吗?
他李靖可不是夸下海口,就现在蒙古那盘散沙,一战破不了,他李靖甘愿当场自刎,只因他丟不起这人。
李世民、房玄龄、长孙无忌、杜如晦、可是一点没怀疑,因为他们都知道李靖的用兵能力。
李世民起身道,“好,内阁拟旨,着宁远总兵刘芳亮,大同总兵李过,蓟州总兵刘文秀,由大督都李进率领,共计十二万大军出兵蒙古。”
边镇明军上次已经被李積大换血,又是满饷状态,与永乐年间明军相比起来也是不遑多让,毕竟这是李積亲手调教出来的边境明军。
李世民话音一落,百官们更加震惊了,个个眼睛瞪得如铜铃一般。
什么?陛下这就答应出兵了,那么相信李进?怎么感觉那么儿戏呢?
但是又想了一下自家陛下前两次的战争,便觉着这是正常操作。
李靖在大明还是叫李进,用了一个谐音。
李靖没有半分犹豫,手持笏板弯腰一礼,“臣遵旨。”
他这几个月早就把整个蒙古摸得透透的,漠西、漠北、漠南、有多少蒙古部落都摸得一清二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