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读书小说

读读书小说>威廉二世在1888 笔趣阁 > 第十三章 甜蜜的毒药(第2页)

第十三章 甜蜜的毒药(第2页)

在送给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的奏折中,李鸿章不仅认为此次博览会可以开眼界明国是。布大清天朝之威于四方,更是强调这场博览会是由大清友邦德意志国的巴兰德公使提出。

李鸿章这么积极努力,倒不是他有多爱这个大清国。这位李中堂除了自己的权和财,其他的什么也不爱,更别提是属于满洲人的大清国了。

1888年是光绪十四年,年轻的皇帝在明年就会亲政掌权。可围绕在光绪皇帝身边的,除了那些满洲贵族,就是以翁同龢为首的一帮清流。像李鸿章这样的地方实力派别说接近皇帝了,就连进入中枢执掌大权都是让那位摄政太后犯忌讳的事情。

因此德国人提出的所谓陆海军博览会,在李鸿章看来就是接近光绪皇帝和皇帝打好关系的绝妙机会。

“皇上,李大人也是好意。”

“李大人的好意,朕知道,可亲爸爸那边?”

“太后是不反对的…”

紫禁城内,十七岁的光绪皇帝正听着亲生父亲醇亲王奕譞讲起李鸿章上奏的博览会之事。

对这个新鲜出炉的博览会,年轻的光绪皇帝当然是非常感兴趣的,更不提他的亲生父亲还主管总理海军事务衙门。

可与皇帝的热衷相反,朝野之间对于这个博览会是不大感冒的,李鸿章的政敌更是指责他操弄国事,引洋夷淫技乱中华之学。

双方各执一词,争论不休,并等候着最高权力者,也就是太后的决断。

醇亲王在太后手底下做了那么多年事,朝堂上的那点纷争也清楚。只是这位亲王也相信太后方面,作为当了大清国几十年官儿的老油条,李大人也是自有办法交代。

否则,以李鸿章的老辣不会轻易操弄出这番风波来。

而事情的发展与醇亲王料想的一样,在太后召见了李鸿章之后,便恩准了在京城办一出陆海军械舰船博览会,只是总理各项事务的被交给了醇亲王,光绪皇帝则是被允许观会问话。

“陆海军博览会?”大英帝国驻清国特命全权公使华尔身爵士略带一丝疑惑的看向手上的清国照会。

“是的,华尔身爵士。”一旁的秘书向公使先生补充道,“据说是德国人向这些清国人提议的,他们想在清国的首都或者天津举办陆海军械舰船的博览会。”

“清国人怎么会答应这种事情?”1886年上任的华尔身爵士也是个老外交官了,对于清国人的秉性他也自认相当了解。

“大概是想要继续采购军械,更新他们的陆海军吧?要知道明年就是那位清国君主亲政的时间点了。”秘书有些不确定的说道。

“你说得对,应该是这样,否则清国人没有必要办这个陆海军博览会。”华尔身爵士点了点头,算是认可了秘书的说法,不然他也想不到更合理的解释。

随后公使阁下便开始布置命令,让秘书准备一份发往伦敦的电讯。

在这份由公使阁下指导写就的公文中,华尔身爵士认为随着清国光绪皇帝的亲政,清国人很可能会在新皇帝的带领下进行穆罕默德·阿里式的大规模革新,公使建议帝国政府应该趁此机会更深程度的介入清国的革新之中,以免其他欧洲或某一美洲国家在清国的影响力后来居上。

作为欧洲的搅屎棍,称霸四海的日不落帝国理所当然在东亚以及大清国有着极为深刻的影响力。

作为李鸿章多年心血结晶的北洋舰队便是在大英帝国的帮助下一点点兴建起来的,负责执掌北洋舰队日常事务的琅威理更是英国海军现役军官。

更不要提隔壁正忙活着天皇和宪法的日本,如果不是英国的扶持,日本又怎么可能在短短时间内建立起现代化的海军和陆军呢?

后来的甲午战争,也可以视作在大英帝国操纵下一场针对清国的威慑战争。就是英国人没有想到,清政府已经无能到了某种境界,对日本人狮子大开口的两亿白银居然毫不还价不说,甚至还主动引入俄国势力进入东亚,使得英国人不得不继续扶持日本以对抗在东亚膨胀的俄国。

与英国公使的选择类似,在得到了清国朝廷的照会后,各国公使对于参加清国海陆博览会也是相当积极。

1870年到1888年,清国人在办工厂设海军方面的劲头大家伙有目共睹。今天能再办一出所谓的陆海军博览会,只可能预示着清国人决定继续扩大他们的洋务运动。

如果能在这个博览会上得到了清国政府的青睐,那后续的订单和随之而来的清国白银怎么着都能再捞一笔,或者帮助自己更进一步。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