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攻防:风云激荡
郑鸿逵率领先锋部队在南京城外扎营,营帐连绵,旗帜飘扬。
士兵们忙碌地构筑防御工事,挖掘壕沟,设置拒马,严阵以待。
郑鸿逵亲自巡视营地,眼神坚定而果敢,鼓舞着士兵们的士气。
张汉与李定国随后率领大军浩浩荡荡而来,大军所到之处,尘土飞扬。
他们的部队装备精良,士气高昂,决心一举攻克南京,给清廷以沉重打击。
而在清廷一方,洪承畴虽满心无奈,但仍只能遵多尔衮之命调集兵马,准备死守南京。
南京城,这座古老而繁华的都市,城墙高大厚实,环绕着城内的大街小巷、亭台楼阁。秦淮河蜿蜒穿过城市,河水在阳光的映照下波光粼粼,河两岸是雕梁画栋的建筑,曾经的烟柳画舫之地如今也被战争的阴云笼罩。
城内的街道错综复杂,犹如迷宫一般,青石板路在岁月的打磨下光滑无比,路两旁是林立的店铺和民居,白墙黑瓦,尽显江南水乡的韵味。
南京,承载着千年的华夏文明,它见证了无数的朝代更迭,是历史长河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这里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夫子庙内,曾回荡着学子们的朗朗书声,探讨着经史子集的奥义;明故宫的残垣断壁,依旧诉说着昔日皇家的威严与辉煌。
然而,此时的南京城却弥漫着紧张与恐惧的气息。
清军守卫南京的军队士气低落。这些士兵们听闻了绿水书院在湖南、江西等地的辉煌战绩,对其强大的火器威力心怀恐惧。
许多士兵在站岗时都神情恍惚,眼神中满是不安与迷茫。他们私下里纷纷传言,说绿水书院的军队是天兵天将下凡,所到之处无人能敌。
这种恐惧的情绪在军中迅速蔓延,使得原本就因耿仲明的怯逃而人心惶惶的军队更加士气消沉。
当张汉与李定国的大军逐渐逼近南京城时,清军的军心彻底动摇。
先是城外的一些小股部队开始擅自离岗,向后方逃窜。他们丢弃了手中的武器和盔甲,只想尽快逃离这即将到来的战火。
随着绿水书院的先头部队抵近南京城,清军的防线瞬间崩溃。
城墙上的弓箭手们看到敌军逼近,竟吓得手软,箭矢射出的力度和准度大打折扣。一些火炮手在装填炮弹时也哆哆嗦嗦,甚至出现炮弹卡膛的情况。
“快跑啊!绿水书院的人来了!”一名清兵惊恐地大喊,这一声呼喊如同导火索,引爆了清军的恐慌情绪。
刹那间,清军士兵们如潮水般从城墙上涌下,混乱的场景令人瞠目结舌。
狭窄的城墙上,士兵们像没头的苍蝇般疯狂地挤作一团,你推我搡,许多人被直接从城墙上推落,发出凄惨的叫声,重重地摔在城墙下的石板路上,有的当场摔断了腿,有的则被后面跳下的士兵踩踏,痛苦地挣扎着。
而城内的街道更是成了修罗场。
清兵们深知自己大势已去,在逃走之前,竟丧心病狂地开始放火、杀人、抢掠。他们在城中的各个角落肆虐,将这座美丽的城市变成了人间地狱。
在城南的居民区,一群清兵如恶狼般闯入。这里的房屋密集,多为木质结构,狭窄的小巷七拐八弯。
清兵们手持火把,肆意地将火把扔向房屋,瞬间,火焰舔舐着木屋,火势迅速蔓延。浓烟滚滚,弥漫在整个街区,刺鼻的气味让人呼吸困难。
那些清兵们,内心充满了恐惧与绝望,他们知道一旦被绿水书院的军队抓住,绝无好下场。
同时,他们望着周围这些充满历史韵味的民居,心中也涌起一丝复杂的情绪。这些房屋,或许曾庇护过无数的家族,见证了一代又一代南京人的生老病死、悲欢离合。
而如今,自己却要将它们付之一炬,这是对历史文化的亵渎,但他们已无暇顾及。
一位老者颤巍巍地拄着拐杖,试图逃离,却被一名清兵一脚踹倒,随后长刀刺下,鲜血染红了青石板路。
那清兵在刺杀老者时,心中虽有一丝不忍,但一想到自己的安危,便狠下心来,他安慰自己这是战争,不是自己的过错,只是在执行任务。
妇女们的哭喊声、孩子们的尖叫声响彻云霄,却无法阻止清兵们的暴行。他们冲进屋内,翻箱倒柜,抢夺金银珠宝、衣物粮食,将值钱的东西席卷一空。
每一个清兵都在想,这可能是自己最后一次机会了,能多拿一点是一点,哪怕为此背负更多的罪恶。
秦淮河畔的商业区也未能幸免。这里店铺林立,酒肆茶楼、布庄米店应有尽有。
清兵们在街道上横冲直撞,见人就杀。
他们闯进一家绸缎庄,将精美的绸缎扯下,扔在地上践踏,还将掌柜和伙计们全部杀害。鲜血溅在五颜六色的绸缎上,形成了一幅惨不忍睹的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