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读书小说

读读书小说>重生收四合院的 > 第406章 激动不已(第1页)

第406章 激动不已(第1页)

“具体要交多少定金?‘未来百货’的标准销售额度又是多少?”

“定金是10。5万元,包含半年的租金加一个月的押金,此外还需缴纳3万元作为顾客投诉的保障金。每个月还有一定管理费用。按照‘未来百货’的规定,每月销售额必须达到30万元人民币。”

“每月租金1。5万元?你们是吃钱鬼吧?”刘洪有些愤怒。

“刘厂长,请您理解。这并非针对您的企业。因为您的店铺面积仅30平方米,所以租金相对较低。相比之下,二楼一家100平方米的店铺月租金要五万多,具体情况您可以实地查看。”

刘洪默不作声,内心思索。

他认为,基于‘未来百货’的巨大客流量和自身品牌的实力,每月30万元的销售目标应该不难实现,折算下来每天也只需销售一万元。他们在‘华德商厦’最差的一家店每天销售也有两千多,最好的店至少有七千元。

对于‘未来百货’来说,日销一万元似乎并不是难事。此外,在这里还可以适当提高商品售价,原本标价30元的衣物提升10元也不过如此。店内有不少进口衣物标价数百上千,而他们的衣物质量优秀,定价不过50元左右,难道会卖不过进口货?即使是和其他国产品牌相比,他们的价格优势也非常明显。与花锦记相比,他们的售价要低30%,他不相信消费者会选择后者。

最终,双方签署合同,城西服装厂顺利入驻未来百货。

开店第一天,刘洪感到无比震惊。他特意选择了周日作为开店日。然而,尽管未来百货人流熙攘,商场内人来人往,光顾他们店铺的人却少得可怜。

即便有人进店,也没人询价,只是随意看看就走了。整日过去,一件衣服都没卖出去,进店的客人用一只手都能数得清。刘洪以为这只是开店第一天的情况,但随后的日子让他大吃一惊。连续三十天,他们的销售额始终垫底。整整一个月,没有卖出一件衣服,只有一个顾客询价,然后便离开了。刘洪付了一万五的房租,却一分收入都没有,彻底愣住了。

未来百货运行一年后,被淘汰的品牌超过三十个,城西服装厂就是其中之一。这些品牌都与未来百货签订了风险对冲合同,最终黯然退场。叶川总共批准了四十家品牌的对冲合同,最终有三十七家撤柜,仅有三家的表现超出了他的预期,让未来百货的高层十分惊讶。

刘洪始终搞不懂城西服装厂为何会失败,他认为无论是服装的款式还是质量,都是顶级的。他也看过花锦记的服装,质量和自家相比差远了,款式也过于花哨,难以入眼。但他不明白,为什么花锦记能在全国占据榜首,其品牌花舞和锦客深受消费者喜爱。此外,国际品牌如阿迪达斯和耐克的销售情况也远胜于他们。

刘洪没有意识到,进入九十年代,已经是国营服装厂最后的辉煌时期。到了九十年代中后期,国营工厂的产品仅能达到基本的质量标准,款式却无法吸引年轻人。

叶川把未来百货从华德集团**出来,成立了未来百货商业地产管理公司。尽管现在的未来百货从土地购买、建筑设计、装修到商品选择都是由他一手包办,但公司名称却定为管理公司。叶川早有打算,当华夏房地产市场热度达到顶峰时,就是抛售未来百货的最佳时机。他之所以不愿涉足房地产,主要是因为这个行业负债过高,未来百货的发展速度不能过快,还需为将来的轻资产运作做准备。虽然那可能还有几十年的时间,但他未雨绸缪,并且到时候自己也会七八十岁了。如果不在现在为集团定调,两个儿子和两个女儿未必有足够的前瞻性。从创业之初,叶川就将自己的生意定位在高科技产业。尽管房地产将是未来华夏最赚钱的行业之一,但若两个儿子沉迷其中,将会非常危险。

仅仅用了一年时间,全国十五个城市的同时未来百货建成开业,其中京城拥有两家,共十六家商场。无论是在建筑外观、内部装修还是品牌选择上,未来百货都保持高度统一。各地未来百货的总经理均从第一家商场的管理层中选拔产生。

叶川十分看重服务质量,在国内最先提出了“顾客就是上帝”的理念。当时,国营供销社仍在发挥作用,其服务员的态度远逊于未来的百货乃至华德商厦。

在招商策略上,叶川采取了统一与特色相结合的方式。一些大型品牌自然紧随其后开设分店,而一楼仅有少量当地特色餐饮和地方特产得以入驻,例如杭州未来的楼外楼分店、西湖龙井茶专卖店和丝绸店铺。

随着未来百货一起开业的还有沃尔玛超市,超市的到来让当地像过节一样热闹。许多居民只知道有超市这种地方,却从未亲自光临过。想不到沃尔玛竟开到了他们的家门口,人们都准备好在开业那天去体验一下。

随着十六家未来百货的同时开业,叶川及未来公司确立了在商业地产界的领袖地位。加上几十家华德商厦,他在中华零售业拥有至高无上的影响力。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与此同时,各城市陆续开设了电脑用户服务中心。叶川希望在民众心中形成一种潜意识:提到电脑,首先想到的就是非凡集团。

几年后,电脑将在华夏迅速流行,从普及到成为家庭标配仅需四五年时间。这些用户服务中心使许多年轻人得以接触电脑,等到将来购买电脑时,他们自然而然会首选非凡集团。

不得不说,叶川此举非常聪明。在计算机尚未进入华夏市场时,他就让人们逐渐熟悉电脑,记住非凡的品牌。微软集团并未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依旧高高在上,似乎不太重视华夏市场。

叶川从后世了解中华市场的庞大与重要性,但也难怪微软高层未意识到这一点。他们被非凡集团的产品逼得难以喘息,怎能准确判断华夏市场的全球地位?更不会料到失去中华市场对微软意味着什么。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