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我们大队地方小,分散烧炭可以空间,其次,以家庭为单位烧炭更有利于计算产量。
谁家烧的多,谁家烧的少,一眼就是看出来。也能激发村民的积极性。
烧炭的时候,我们都是采用倒班制,最大限度提升了工作效率。
你别看我们这厂子不起眼,产量可比县里的分厂高多了。”
冯如一边说,黄记者就拿着笔写。
“冯厂长,我采访过很多大厂,但像你们这种生产模式我还真是没见过。
这么新颖的模式是您想出来的吗?”
冯如笑着摇了摇头,指了指一旁的夏晓梦,“这是我们知青大队的副队长想出来的。
为了把木炭烧好,她先是带着几个人没日没夜的做实验。
木炭烧制成功了,她又开始动员大伙一起干,只要愿意干的,她都手把手地教技术,挨家挨户地看着实践。确保每一批木炭的质量都是好的。
在她的带领下,我们终于烧出了第一批木炭,她又不辞辛苦地出去推销,给我们拉订单。
可以说,没有她,就没有莲花大队的木炭厂。
就连我这个厂长的位置,原本也是她的。”
冯如话音刚落,秦林也搭上了话茬儿。
“冯厂长说的没错,我来莲花大队本来是为了学习。可晓梦同志非说我有当厂长的潜力,愣是和冯厂长一起,一点一点地带着我,把我推到了现在这个位置。
她做事情,只考虑大伙,从来不考虑自己。”
这时,其余的村民也渐渐围了上来。
牛大婶一脸真切,“记者同志,你把我说的话都写上,晓梦同志可是我们大队的恩人呐。
是她给我们弄来了两只猪仔,要不然,今年冬天,我们连猪肉都吃不上了。”
“没错。”王玉玲也跑了过来,“她还给我们大队接上了电,成立了山货加工厂。
不仅我们自己赚到了钱,还给咱们县出口创汇了。”
哑婆婆不会说话,哼哼呀呀地指着夏晓梦,直竖大拇指。
田大婶搂着铁蛋也挤了上来,“晓梦这丫头啊,仁义。那时候,我们卖山货的钱全被偷了,我家老头子也被冤枉了,是晓梦把小偷给抓住了,七千块钱找回来了,也替我家老头子伸了冤。”
小铁蛋也晃悠的头上的小揪揪,举起了手,“记者阿姨,晓梦姐对我可好了,她给我糖吃,还给我们买了拖拉机,我爹成了全大队第一个拖拉机手,可威风了。”
听着这些人夸夏晓梦,段丞心里又骄傲又心疼。
他的晓梦,原本为莲花大队做了这么多的事,可依然有人拿那么恶毒的话来伤害她。要是让自己抓到这个人,他一定不会放过他。
段丞站在角落里,仔细地观察在场的每一个人。
他之前猜到,散播谣言的人,很有可能就是莲花大队的。
今天这种场合,这个人极有可能在场。
正想着,段丞的目光定格在一个人身上。
那人听到大伙夸奖夏晓梦,一脸的不屑和愤怒,转身就走了。
这个人,段丞也认识,正是孙丽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