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读书小说

读读书小说>小夫郎他旺夫呀长亭渡 > 第 230 章(第2页)

第 230 章(第2页)

到了家宋声都是挑拣着好的跟家里头说的,毕竟此去路途遥远,不比在京城中安稳,得让家人放心些。

果然,他这么一说,家里头都很高兴。不在京城做官也好,反正他们对京城翰林院的官也没什么概念,但在他们的印象里,通判是个很大的官。

如此,宋声回家不过两天,整个村子乃至旁边两个村子都知道他外放做官了,大家纷纷羡慕宋家的人,人家孩子怎么就这么有出息呢,羡慕两个字都说烂了。

这几天宋老大他们出门神气极了,他们家最大的靠山回来了,可不得好好出来显摆显摆?

不过宋声也说了,在家待不长,最多待个五六天,就得出发了。

一眨眼的功夫,时间就从指缝间流走了,五六天的时间简直就是弹指一挥间。宋家人都还沉浸在喜悦之中,宋声他们就要走了。

临走之前,张杏花很是不舍。本来陆清

和陆寻从京城出发的时候就准备了好多东西带着,都在后面那辆马车上。

这次从宋家村走的时候,张杏花又给他们可劲儿装了不少东西,家里种的豆子花生恨不得都要给他们带上几袋。

还有去年种的棉花,给他们装了足足两袋子。甚至为了让他们多带一些银骨炭,又连夜开窖烧炭,给他们也装了两袋子。

说是就算到地方天气暖和,这炭烧不着了,也能拿出去卖掉,换些钱应急。毕竟这玩意儿很贵,到哪都值钱。

装了这么多,后面那辆马车都要被塞满了。张杏花还嫌装的少,又搜罗了一些别的杂七杂八的东西给他们装上了。

宋声没有拒绝,因为这是家里人对他的心意。给他准备的东西都带上,家里人心里也高兴。

这让他想起前世他的好友回家过年,每次回去一趟,就要带好多东西回来。他这个好友是工作的时候认识的,好友老家是农村的,每次过完年走的时候他妈妈就会给他准备许多东西让他带着,整个车后备箱全都塞得满满当当,听他说起来的时候,脸上都是笑呵呵的,一脸的幸福。

不过这种幸福前世宋声并没有体会过,反而是在这一世,体会到了家人对他的爱。

都说“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宋声他们的马车都走出村口好远了,奶奶张杏花还在村口望着他们,看的宋声陡然间鼻子一酸。

这一世他依旧没有母亲,但奶奶张杏花充当了大部分母亲的角色,甚至更爱他。

这次回来他明显看到她头上的白发变多了,就连大伯二伯还有他爹瞧着都没以前精神了。宋声恨不得加快自己的脚步,努力往上爬得更高,到时候就把家人全都接来,让他们过上更好的日子。

好在伤感的氛围没过多久就被那这里的团团和圆圆打断了,圆圆顽皮,总是爱学大人说话,惹的大家忍不住发笑。

宋声笑了一会儿,把他们哄睡之后,从马车旁边的案板底下拿出了一本书。这个时代没有手机,没有电脑,路上唯一能打发时间的只有书籍了。

他拿的这本书是之前秦元白送他的那本关于肃昌府当地风土人情的一本地理志,这次要去肃昌府做官了,还不知道去了什么地方是什么样子,得先做足准备才能应付即将到来的未知事件。

如此,更要对当地的风土人情还有山川地理了解一些了。尤其是涉及到一些风俗习惯上,得多加注意。

还有肃昌本地人说的乡话,他也得多了解一些,免得到时候听不懂乡亲们说话,那就尴尬了。

……

此时的肃昌府后衙内,两个推官和一个理事正在说话,话题的中心正是即将来府上任的新任通判大人。

推官赵大人说道:“你们都听说了没,朝廷新任的肃昌通判是从翰林院来的,我听说还是个小白脸,文弱书生一个。”

旁边另外一个留着小短胡子的推官李大人道:“你小点声,这么大声的议论通判,你不要命啦!”

“怕什么,这不是还没来呢吗?反正他又听不见。而且府衙里面就算知府大人听见了,也不会多说什么的。”

“你快别说了,咱们肃昌本来就留不住人,你看看这通判的职位都走了多少个了,如今距离上一个走之后已经空缺有三年之余了,好不容易来了一个通判,你可得好好说话,别把人给气走了。”

“知道了,你放心吧,我也就是嘴上说说而已。虽然他是个文弱书生,但好歹也算是个新官,等他来了,咱们身上的担子就能减轻了。”

“真希望这个大人能待的久一点,不然总是这么频繁的更换上司,麻烦事只会一堆接着一堆。”

理事崔大人露出了一点苦色,他的主要工作都是跟文书打交道的,有很多事情都得上司下决断才能处理。现在的知府虽然在这里待的久,但却不作为,他上报的事情很少有能立刻得到解决的。

所以崔大人才如此迫切的想要朝廷赶紧派一位新的通判大人来。

赵推官一听他说的话,也不知是安慰他还是往他心上插刀子,说道:“老崔啊,你也别想那么多了,换个角度想,不管上面来不来新的通判大人,这官换的勤不勤,你的活还是得你做,也没人帮你分担不是?你还能指望着新的通判大人来了替你做?”

崔大人听完对他翻了个白眼,他就不该跟这个石头愣子说话。!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