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读书小说

读读书小说>火红年代隐居四合院当大佬 笔下宝宝 > 第345章 六五年到来了(第1页)

第345章 六五年到来了(第1页)

一过元宵节,这年就算过去了。

那时,人们管元宵节也叫“年消节”,不光是谐音,还因为是吃过正月十五的晚饭,放过家里剩下的最后一挂爆竹,意味着年也就过完了。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正月里,正月正,正月十五闹花灯。”

这年月里,社会资源匮乏,人民生活普遍十分困苦,尽管在集市上偶尔也能买到现成的灯笼,但大多数人都舍不得花那一、两元钱。

不过,这也难不住伟大的劳动人民们。

每到正月十五前夕,家家户户的大人们都要亲自动手,给家里的小孩子们扎制个灯笼。

刘之野记得小时候,父亲刘竟斋给他们兄妹几个,扎制的灯笼总是叫做“红火蛋”。

刘竟斋先拿出事先准备好的旧竹帘1浸泡水中,然后弯成圆形,以细铁丝固定,做成灯笼骨架,然后在其周围用糨糊粘上红纸,犹如一团红红的火球,故称“火蛋灯”。

接着在那个小木板左右穿上两根平行的细“米丝”,然后从红红的“火蛋”中间的圆洞里穿过,小木板便成了灯笼的底板,上面可以黏上蜡烛;细长的铁丝上面挽个圈,系上绳子,用一根细棍挑着,装满他童年欢乐的小灯笼就做成了。

灯笼做好后,期盼着等到正月十五的前夜。

夜幕还未降临,小刘之野便忙着拿出父亲给买的那盒细细的,短短的,小小的红腊烛,将腊烛点燃,倒竖起来,让溶化了的腊液滴在小木板上,然后迅速地将腊烛底部沾在小木板上。

再等到夜幕降临,他便拎起灯笼,小心翼翼地走向巷道,此时狭长的巷道里渐渐热闹起来,远远望去,灯笼忽明忽暗,星星点点,宛若空中繁星。

这里仿佛成了灯展会:方形的、圆形的,棱形的;南瓜灯、鱼形灯、蝴蝶灯……奇形怪状,应有尽有……

按照老辈传下的习俗,这灯笼要从十四晚上打到十六晚上。

所以孩子们格外小心,尤其是纸糊的灯笼,必须“手持木棍要放平,脚踩地面小心坑”。

否则,灯笼就会左摇右晃,如果再刮点风,稍有不慎,灯笼就会“引火烧身”,这种现象时有发生,

这天刚入夜,就会有各式各样的花灯在大街小巷穿行,锣鼓鞭炮声让孩子们的心喧嚣起来。

刘家庄今年喜获丰收,村委会特地首次策划了一场盛大的烟花会,为村民们带来了一场视觉盛宴。

烟花在空中绚烂绽放,仿佛填满了每一寸空间,为昏暗的天空绣上了一幅色彩斑斓的画卷。

一个个烟火飞入空中,光彩夺目,有的如同流星划破夜空,一闪即逝;有的宛如瀑布从天而降,气势磅礴;还有的仿佛菊花盛开,娇艳动人。

地面上,人群熙熙攘攘,宛如繁星闪烁。小孩子们手持灯笼,在人群中穿梭,不时放出绚烂的呲花,为这繁华的夜增添了几分童趣与活力。

还有调皮的熊孩子,不时地在人群不远的地方,点上一个“二踢脚”,“叮——嘡——”。

大人们的活动,同样是丰富多彩,有“跑旱船”、“踩高跷”、“样板戏”、“扭秧歌”、“舞龙灯”、“京剧”、“歌舞团表演”等等娱乐节目。

这场全民活动,事后统计大约有将近四万人来参加,连附近的村镇都有人来看热闹。

刘之野一家今年的团圆饭吃的比较早,就是为了出来好早些出来看热闹。

这是刘家庄从来没有见过的欢庆场面,所有人都不想错过。

过十五吃团圆饭,家族成员们都要赶回来,阖家团聚一堂,高高兴兴地吃上一顿团圆饭,代表过了一个圆满的年。

如果有个别成员在外,确实赶不回来,也要在饭桌上给留个座位,摆上碗筷,当作此人在场。

刘家人的团圆饭是一年中最丰盛、最讲究的,每道菜都有寓意,例如,每年的餐桌上必有一条红烧鲤鱼,因为“鱼”和“余”谐音,预示着“年年有余”。

四喜丸子是在一个盆里盛着四个大大的红烧猪肉丸子,象征着“福、禄、寿、喜”四大喜事。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