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祁钰听说全国的士子基本已经到齐后,心中不由宽慰了两分。
“天下的士子,一生苦读,无非是为朕分忧,报国有门,光宗耀祖。”
“对此,朝廷定要给予其恩惠。”
沈睿等主考官,副主考官皆是称赞陛下英明的举措。
“陛下,如今南北东西四个行辕,共入驻了六百余名寒门士子。”
“臣等按照陛下的旨意,解决了他们的后顾之忧,让他们好好备战会试。”
朱祁钰听了之后,笑道:“做的不错,以后要形成常制延续下去。”
“是,陛下。”在场的官员,都是科举出身。
像沈睿这样的人寒门出身,对于皇帝的这个决策,最是感动。
想当年,他们这样的寒门士子,来到京城之后,要么借住亲戚朋友家。
要么抛下面子,向家境条件较好的好友借钱。
就算这样,也往往是几个人租住在通铺之中,条件恶劣,相当的艰苦。
这无疑会令人感到烦躁和分心。
当年的沈睿,甚至以代人写书信来换取日常的花销。
可见寒门士子在京城参加科考,是多么的不容易。
但现在,皇帝却是十分体谅寒门子弟。
解决了他们的衣食住行,让他们再无后顾之忧,全身心地投入到科举之中。
更令人的值得欣慰的是,这种举措,还要形成定制。
从此以后,寒门子弟们来京城参加会试,再也不用担心花销的问题了。
“陛下,这次来参加会试的举子,一共是两千四百余人,创下了历代的新高。”
“这都是陛下英明仁德,才吸引了这么的士子前来。”
作为副主考的礼部侍郎,也没忘奉承一番皇帝。
朱祁钰听了,当然也是十分开心:“有没有值得关注的?”
他这一发问,几个考官立即纷纷把自己所了解的士子,说了出来。
当然,大都是他们自己的门人,或者亲友子弟。如此难得上达天听的好机会,他们焉能错过?
不过,朱祁钰听了之后,神色并未有太大的变化。
因为他们所说的天才,无非是擅长诗书礼仪,或者歌赋之类的。
再有就是什么品性,孝行这种主观性的。他想要的是那种切实有用的人才。
而主考官沈睿似乎猜到了什么,只见他走出来。“陛下,臣倒是了解到了几个。”
“其中一人来自甘兰郡的士子,名为云翔。”
“此人十六岁,跟着家族的商队,往来西域增长见识。
“曾以其智谋,击退了一支百人的沙匪。”朱祁钰听闻之后,眼睛放出光芒。
“哈哈,有意思有意思,都说陕甘多豪杰,想不到还真是如此。”
“沈卿给朕细说说此人。”
随后,沈睿便把听到的事,详细讲了出来。听完之后,其他官员俱都是皱了皱眉。
“陛下,恐怕此事是为道听途说,其中有添油加醋,亏大其词吧?”
“是啊,一个十六岁的少年,岂能有如此气概和魄力胆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