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读书小说

读读书小说>重生之厂花太凶猛有几个女主 > 第1633章 成立典礼一(第1页)

第1633章 成立典礼一(第1页)

从八月六日开始,分散于全国各地的集团各单位代表陆陆续续的进京,神州电子科技集团的成立开始正式倒计时。

整个集团总部机关的工作人员都忙的脚打后脑勺,除了廖津生,他被林致远结结实实的按在了办公室接电话,整理公文。

对这种人,就得磨磨他的性子。

林致远的办公室每天访客不断,进京的各单位负责人第一时间都来拜访集团董事长,他们的顶头上司。

这些人林致远基本都没见过,不过好在有詹达英和季佳木在,再加上林致远的记性好,用了两天时间,终于能够把这些负责人和名单上的名字对上号了。

两天时间,把林致远累的精疲力尽,不仅是身体上,更多的是精神上。

前面说过,集团的这些下属单位绝大多数都是亏损的,这些负责人进京,除了参加成立典礼之外,就是来哭穷化缘的。

这些负责人都清楚,集团刚刚成立,肯定是要以维稳为主的,这时候张嘴要钱,董事长轻易不会驳面子,等以后就难说了。

这是所有人都心知肚明的事,好在林致远有东天电子那笔新到账的管理费撑腰,还算有些底气。他也很痛快的答应了这些负责人,等到成立典礼过后,会酌情给各单位拨一些款项。

终于到了八月八日这一天,就在集团总部的院子里,一场朴素低调,但是又别开生面的成立典礼正式召开了。

全国各地的单位负责人对林致远都不太熟悉,一些信息也是道听途说,不过因为今天这场与众不同的成立典礼,让他们对这位年轻的董事长有了新的印象。

清早,一踏进总部机关的院子,这些人就惊呆了,一夜之间,院子发生了大变化。

办公楼被各种颜色的长条横幅包围。这些都是兄弟单位赠送的。

革安钢铁集团公司恭祝神州电子科技集团成立!

热烈庆祝神州电子科技集团正式成立!落款是神州机器总公司。

神州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神州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神州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神州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神州船舶集团有限公司这些与电科集团有业务联系的兄弟单位都送来了恭贺成立的横幅。

院子里多出了一个临时搭建的主席台,围绕主席台插满了红旗,每面红旗上面都写了字,集团下属四十六家科研院所和二十六家企业的名字出现在红旗上。

主席台上方扯了一条红色的横幅,上面写着“红色基因,英雄企业,今日重新启航!”

不仅于此,以往空荡荡的院子四面多出了很多带图片的展板,几个面容姣好,穿着统一套裙的年轻姑娘用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向众人介绍起了展板上的图片和文字。

展板上都是神州电科集团旗下各单位的光荣历史。

第十研究所于1955年5月25日在燕京组建,1957年迁址蜀都,是新神州成立后创建的第一个综合性电子技术研究所,属于国家一类科研事业单位,十所先后荣获了200多项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其中6项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4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8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参与了神舟号飞船的研制工作……

第十三研究所,1956年始建于燕京,1963年迁至冀北常山,并于六十年代末分别援建了川省固体电路研究所和金陵电子器件研究所等两个微电子所,是神州成立最早、规模最大、技术力量雄厚、专业结构配套的综合性半导体研究所。在过去的50年里,冀北半导体研究所在半导体领域先后创造了36项国内第一,如神州第一只晶体管(1957年)、第一块硅集成电路(1965年)、第一块砷化镓集成电路(1982年)、第一只半导体激光器(1983年)……等等,取得了2420项科研成果,其中55项荣获国家级奖励、395项获部(省)级奖励。

第十四研究所是神州雷达工业的发源地,国家诸多新型、高端雷达装备的始创者,信息化装备研发的先驱者,是具有一定国际竞争能力的综合型电子信息工程研究所。先后在“两弹一星”、“载人航天”、“三峡工程”、“奥运安保”、“国庆阅兵”等诸多国家重点工程中承担关键任务……

第十六研究所在钱学森等老一辈科学家倡导下于1966年创建,坐落在全国四大科教城市之一的徽省会庐州,现有在职员工近千人。十六所是国家军工一类研究所,主要从事低温与制冷、超导电子与低温电子、微波与毫米波技术的应用研究与产品开发,也是国内唯一专业从事低温电子技术工程应用研究的研究所。十六所产品专业涵盖低温与制冷、超导电子、微波器件、气体纯化、真空技术、机械制造、计算机应用等多个领域,广泛应用于红外夜视侦察、红外跟踪与搜索、前视红外、红外热成像、光电对抗、红外导弹预警、星地通讯等国防领域……

每一个单位都对应主席台四周的一面红旗,旗帜猎猎,迎风飘扬……

展板上大量的照片。都是詹达英等人从信息产业部的档案室里搜集到的,历史跨度从五十年代到改革之后,照片上的老一代科研工作者战严寒,斗酷暑,闯戈壁,入深山,送卫星于九天之上,造潜艇于大洋之中……

很多来参会的单位代表看到这些,动情的哭了。

展板虽小,却承载了他们几代电子人的艰辛与奉献。有一个白发苍苍的老科学家甚至直接坐在了地上,哭的全身瘫软,指着一块展板上的照片,哽咽说道:“那是我和小刘在沙漠基地时拍的,当时我们都二十多岁,现在我都六十多了,小刘十年前积劳成疾去世了,如果他能看到自己的照片放在这里一定会很高兴。”

老科学家的哭声激起了很多人的共鸣,这些展板直接让这些人对林致远的印象好了起来,有这么一位不忘历史的董事长,让他们对未来的集团充满了信心。

跟着袁飞忙前忙后的廖津生看到这一幕沉默了。过去在他眼中那些老顽固的前辈有那么艰苦的过往,这让他意识到自己以前的一些做法可能有些不妥。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