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读书小说

读读书小说>追光者追光 > 第6章 孔子(第5页)

第6章 孔子(第5页)

孔子施礼:“君上,当以仁德为本,选贤任能,轻徭薄赋,使百姓安居乐业。”

卫灵公表面应承,却并未真正采纳孔子的建议。孔子在卫国住了一段时间,见卫灵公无意推行仁政,便带着弟子们离开。

在离开卫国的路上,子路忍不住抱怨:“夫子,这卫灵公徒有其表,根本无意实行您的主张,我们岂不是白费力气?”

孔子摇摇头:“子路啊,吾等推行仁道,不可因一人一国之拒绝而放弃。只要有一丝希望,便要努力争取。”

颜回接着:“夫子教诲得是,或许下一国能理解夫子的苦心。”

在陈国,孔子和弟子们遭遇了饥荒。粮食匮乏,众人饥肠辘辘。

“夫子,我们该如何是好?”颜回忧心忡忡地问道。

孔子微笑着安慰大家:“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我们当坚守道义,共度难关。”

子贡机灵,设法与当地商人交换了一些物品,才勉强让大家得以果腹。

子贡:“夫子,这般艰难,弟子有时也会心生迷茫。”

孔子拍拍他的肩膀:“子贡啊,艰难之时,方显君子本色。吾等所行之道,乃大义所在,不可因一时之困而动摇。”

尽管生活艰苦,孔子仍不忘教诲弟子。一天,在一棵大树下,孔子召集弟子们讲学。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诸位,仁乃人之根本,克己复礼为仁。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要秉持仁心。”孔子的声音在空旷的原野上回荡。

子路:“夫子,何为仁?”

孔子回答:“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弟子们认真聆听,不时点头。

在蒲地,孔子一行被当地的叛臣围困。

“孔夫子,莫要再走,否则休怪我们不客气!”叛臣们凶神恶煞。

子路挺身而出,手持长剑,护在孔子身前:“尔等休要无礼!”

孔子却镇定自若:“以暴制暴,非吾所愿。吾等以理服人。”

孔子对叛臣:“诸位,行不义之事,终不得善果。若能改过,尚可回头。”

经过一番交涉,孔子凭借他的智慧和仁德,最终说服了叛臣,得以继续前行。

这一路上,孔子的名声越来越大,吸引了许多有志之士前来投奔。然而,各国的君主大多只把孔子当作一位有名的学者,而非能真正推行他的政治主张的实干家。

在宋国,孔子和弟子们受到了冷遇。宋景公对孔子的学说不感兴趣,甚至有人企图加害孔子。

“夫子,此地不宜久留,我们还是走吧。”子贡说道。

孔子望着宋国的城池,长叹一声:“道之不行,已知矣。但吾不能放弃。”

颜回:“夫子,您的信念从未改变,弟子们愿一直追随您。”

就这样,孔子带着弟子们,风餐露宿,历经磨难,却从未停止前行的脚步。

他们的足迹遍布中原大地,所到之处,孔子的学说如同一颗颗种子,播撒在人们的心中。

“夫子,此番游学,虽未达成您的政治理想,但您的思想已传遍四方。”颜回感慨地说道。

孔子微微一笑:“吾道虽未行于当世,但只要吾等坚持,后世必有回响。”

孔子周游列国,68岁时返回鲁国,周游列国共用了14年。到过卫国、曹国、宋国、郑国、陈国、蔡国、楚国等多个国家。

孔子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现实社会的复杂性和推行仁政的艰难。他的思想在坚持仁、礼等核心观念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对人性的洞察和对社会现实的适应。

他更加坚信道德和教育的力量,认为通过培养有道德、有智慧的君子,可以逐渐改变社会。

孔子众多弟子中,子路性格豪爽勇敢。在周游列国期间,曾多次挺身而出保护孔子和师兄弟们。

颜回则始终对孔子的学说深信不疑,即便在艰苦的环境中,也能安贫乐道,刻苦钻研学问。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