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读书小说

读读书小说>刀尖上的搏杀第03集 > 第3章 李三郎的西巡三(第1页)

第3章 李三郎的西巡三(第1页)

李枢密似乎是被老屠子成功带偏了方向,也跟着感怀道:“国朝这三座受降城立得好。连成一线,屯驻重兵,作为河外的屏障。向东与云中、山北相接,向西,又与河西、安西、北庭相呼应。”

说着,李老三张开双臂,好像在摆一个什么姿势,抱住了乾坤一般,道:“这就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体系。以这些城堡为依托,平时囤积军队、粮谷。无事则罢,有事就打出去,一定要打出去。”

说着大手一挥,似乎扫除了什么障碍,真的很有气魄。

对于这些事体,郑守义就不专长了。如今他是振武军节度留后,名义上,整个草原都是他的地盘,听李老三说到收拾草原的方略,就忍不住凑趣问道:“从前不是这么干么?”

李枢密道:“嗯,经营草原,中国大概有两个阶段。最初是汉朝,当时是修长城。”手往北指,仿佛要越过远山,道,“大概还要往北,在阴山以北。

汉长城将整个漠南都包进来了,向西直接修到了居延海,然后继续向西,将整个河西走廊都护住了。

向东则是整个辽东都在里头。”

郑守义想想,主要是联想起当初在李老三那里见过的那张大地图,从辽东到西域,感叹道:“这得有几万里长吧?”

李老三说:“万里长城万里长,东西两万里估计得有。”

郑大帅啧啧称奇,道:“两万多里呀,得花多少钱?”

李枢密笑道:“许是花钱太多,大唐就不修了。

这就是第二个阶段。从太宗朝开始,国朝在边地要隘屯兵,时刻关注草原动向,尽量不要使一部做大,有苗头就给他灭了。”

郑守义颇有感触地点点头。“嗯,谁冒头打谁,听小刘说过。”

李枢密抬手向北方挥舞,道:“牧民逐水草而居,设州县管辖是不可能地。又不可置之不理。一旦出了雄主,东西几万里,守是守不住地。

所以,必须要干预,要主动干预。

要干预,就要有兵。可是草原虽然辽阔,但是产出有限,地广人稀,驻兵多了养不起,驻兵少了没有用,这个平衡手可是个技术活。即需要边关大将用心,更需要中央支持。

既要有管理草原的决心,不能嫌烦嫌苦嫌累,还得有实力。”

说到实力,李枢密突然就有些自豪,道:“实力的关键在两点。其一要有强兵,其二马要多。昔年陈汤有个说法,叫做一汉当五胡。其实国朝甲士也是不遑多让。”

说到这个,郑守义就想起了安边城的那个夜晚。有他,有李三,还有郑大与李大。那也是二十年前的旧事喽。

……只是后来马少了,进草原不易,抢一回所得远不如在塞内杀自己人好处多。哼,也是上天保佑,回鹘崽子一直不成器,自己还给崩了。

如今草原一盘散沙,咱还有机会。若是手慢了,哪天草原再出一雄主,那才够咱难受呢。”

李老三再次回眸,昂着脑袋,定定地看着郑老二,无比自豪地说:“实话告诉你,为什么我总盯着契丹不放?哼,若非当初我军误打误撞断了秃头们的发展,你想想,就以这帮孙子的能耐,现在辽东是什么光景。

当初,鲜卑人就是崛起于辽东,向西一统大漠,建立了北魏……

闻得此言,郑守义明明是第一次听李老三说,可是总觉着这话在哪里听过,但是他就愣是想不起来,甚事苦恼。

李老三也不管他苦思,再次目光望向远方:“我军从安边时就对养马十分重视。二郎,你在振武军,牧监这块你要大力支持。修复中城后,我拟再设一个马场,为将来的西征做准备。”

边说边用手向西遥遥一指,道:“那边,一定要拿下来。阿保机跑去了西域,先让他折腾着,早晚还得收拾他。”

这是李老三第一次明确提西征,郑守义把杂念抛开,打起十二分精神,不着痕迹地继续打岔,道:“三郎,我印象你是对这河西、安西之地念念不忘,真有这么好么?

据我所知,那边是一路黄沙戈壁。

据说陇右这边最盛时也就一二百万人口,可知其恶劣,能有什么油水。”

李枢密歪了郑老二一眼,满脸不屑,比起一根手指,在老黑眼前晃了一晃,说道:“第一,这所谓一二百万人口,只是编户齐民的汉儿和归化胡儿,并非全部人口。”

又多比出一根指头,晃一晃,道:“第二,你只见这里人少,可知陇右道这点人口,每年的赋税可是不比关内少多少。按天宝年间旧档,陇右一年赋税,在全国十道,排在前列,我忘了是第三还是第四。

你要知道,河北道、关内道虽然看起来钱多,可是人口是陇右的数倍或十倍。

哼哼,你怕不是知,开元天宝时,每年从陇右道上过往的财货,仅丝绸一项,估计不下一千万匹,一千万匹,一千万匹!

天下富庶,无如陇右者。

开元、天宝年间,边军一共五十万,安西、北庭、河西、陇右四大节度使,就占了十五到二十万。虽然中央承担了部分军费,但是,本地如果不能支应相当一部分,怎么可能?

你再想想,从太宗皇帝到玄宗皇帝,朝廷在西边打了上百年,傻么?

没好处,谁肯?”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