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话听着提气,李恪笑了笑问道:
“如今后备营已经满额三千二百余人,那些新兵训练的如何了?”
鲁恒立即回道:
“殿下厚遇属下,后备营中不拘新老,人人皆感恩戴德。那些新人也不例外,许多人都是入了后备营,才吃上这辈子第一顿饱饭。”
“很好!”
李恪对于后备营极为看重,各项待遇上都是这个时代顶尖,甚至还犹有过之,所以整个后备营的忠心和士气都不是问题。
只要把握好这一点,假以时日将这些优点都转化为战斗力,这一支并不被其他人看在眼里的“乌合之众”迟早有闪亮登场的一日。
处理完这些琐事,李恪又将心思转到集体农庄上来。
他带着詹事书院的那些少年,亲自走访到田间去,正好和卢允畴这个农业局局长撞个正着。
再次见面的时候,这位矾山先生完全没有半点天下名士的派头,身穿粗布衣服,头戴蓑笠,脚穿草鞋,裤脚高高挽起,看上去活脱脱就是个田间老农!
李恪的惊讶似乎在这老先生意料之中,哈哈大笑的自嘲道:
“归隐田野本是老臣心愿,如今也算是得偿所愿了。”
李恪心中颇为触动,肃然一拜道:
“天下间袖手空谈的名士多如过江之鲫,如矾山先生这般深入民间,体察民情的国士却绝无仅有。”
卢允畴颇为平静的摆摆手,略过不提,很快就把话题转向实务上:
“殿下这集体农庄的奇思妙想才是真的出人意料,老臣本以为殿下这不过是一时心血来潮,如今看来却是妙不可言。
既解决了小门小户势单力孤的困窘,又不虞有豪族垄断田亩,左右粮价的隐患。
此真谋国之计也。”
李恪表明谦虚,心中颇有自得,这些集体农庄的好处,在后世经历过多次检验的。
尤其是在生产力不发达的时候,更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推行和革新农业技术的绝妙手段。
两人一个有先进理论,一个扎根这个时代,又有亲身体验,相互交流之时,更是不时有智慧火花的碰撞,都觉得所得匪浅。
一老一少,一君一臣,很有些君臣相得的感觉。
似乎感觉气氛不错,卢允畴装作莫不经心的样子,突然问道:
“对秦州田氏士族中人,殿下打算如何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