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读书小说

读读书小说>古代著名的历史人物 > 第286章 晚清中兴名臣胡林翼 湘军之魂治世能臣(第2页)

第286章 晚清中兴名臣胡林翼 湘军之魂治世能臣(第2页)

尽管遭遇了一系列挫折,胡林翼并未放弃努力。相反,他调整策略,转而采用围困战术对付敌人。通过构筑坚固的防线封锁城市,逐步消耗对方资源。这一战略转变最终证明是有效的。到了咸丰六年(1856年)十一月,经过近一年的努力,胡林翼领导下的清军成功收复了武汉。这场胜利不仅极大地提升了士气,也为他赢得了朝廷的高度认可——正式授予其湖北巡抚职位

五、总揽军政

在胡林翼担任湖北巡抚期间,他与湖广总督官文之间的关系一度紧张。两人各自管辖不同的区域,因征兵调饷等事务频繁发生冲突。武昌被收复后,双方均移驻武昌,但矛盾并未因此缓解。官文对胡林翼三次登门拜访均遭拒绝,这进一步加剧了双方的对立。官文本人对于政事不闻不问,生活奢侈无度,而他的幕友和家丁则包揽了大部分政务,这种局面让胡林翼感到十分不满。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然而,在阎敬铭的劝说下,胡林翼逐渐意识到与官文建立良好关系的重要性。为了缓和紧张局势并确保湖北地区的稳定,胡林翼决定主动示好,每月奉送白银三千两,并与官文结为异姓兄弟。此外,他还安排官文的宠妾拜自己的母亲为义母,以此加深两家的关系。通过这些举措,胡林翼成功地改善了与官文的关系,使得双方能够更加紧密地合作,共同应对太平天国的威胁。

从此以后,凡是涉及东南各省疆吏、将帅的人事调动以及全局性的军事部署,胡林翼都会与官文协商后再上奏朝廷。特别是在一些敏感问题上,胡林翼会利用官文的身份来提出建议或请求,以达到更好的效果。例如,在推荐人才或者报告战果时,虽然实际工作多由胡林翼主持,但名义上总是将官文的名字列在首位,这样既维护了官文的面子,又保证了决策的有效实施。

当太平军失守武汉后,他们在湖北其他据点也相继丧失,被迫向东撤退。胡林翼根据“东征之师恃武汉为本,平吴之策先保鄂郡”的战略思路,决定巩固湖北作为湘军的重要基地。为此,他不仅扩大了军事上的胜利,肃清了湖北全境,还亲自留在省城管理政务,从多个方面加强了对湖北的控制。同时,胡林翼迅速调动鄂军主力前往九江,扼守湖北东部门户,防止太平军重新西进。这一系列措施有效地保障了湖北的安全,也为后续的战略行动奠定了基础。1858年四月,鄂军成功夺下九江,标志着湘军在战场上取得了重要的转机。由于调度有方,胡林翼被赏加太子少保衔。

同年秋天,胡林翼的母亲在武昌病逝,他扶柩回籍安葬。然而,在居丧期间,鄂军精锐部队在三河镇之战中遭遇惨败,李续宾阵亡,所部几乎全军覆没。很多人认为这次失败是由于缺少胡林翼的指挥所致,于是纷纷上书请求朝廷起用胡林翼。得知消息后的胡林翼悲痛欲绝,呕血不止。但他没有等待正式诏命下达,便立即启程返回岗位,着手恢复军队士气并重建防线。到了1859年春天,布防于江皖一带的鄂军水陆马步已达五万余人,实力甚至超过了三河之战前。

面对此次失利,胡林翼进行了深刻的反省,总结出“兵分力单”和“轩进攻坚”是导致失败的主要原因,也是过去多次战役中的通病。他认为当前缺乏具有智略的将领,于是开始专注于兵法研究,编写了《读史兵略》一书,该书汇集了《左传》《资治通鉴》等历史文献中的军事内容,旨在为将领们提供学习材料,提高整体军事素养。

咸丰九年(1859年)春夏之际,太平天国石达开部开始西进,经湖南向四川方向移动。胡林翼意识到这可能对湖北乃至整个西南地区的安全构成威胁,因此他迅速派遣军队前往湖南支援,并且担忧四川一旦失守,将失去重要的上游地理优势。为了加强防御并为曾国藩争取更多权力,胡林翼通过官文向朝廷提议让曾国藩入川督军并兼任四川总督。然而,清廷仅同意曾国藩督军,而不愿授予其总督之职。曾国藩本人也不愿意远赴四川,在中途滞留湖北,与胡林翼商讨联合进攻安徽的计划。最终,在胡林翼的推动下,清廷批准了这一计划。

同年秋冬,胡林翼与曾国藩联手大举进攻安徽。胡林翼不仅负责调度各路军队,还亲自率领一支队伍从英山、霍山出发攻取舒城。面对太平军骁将陈玉成和十余万捻军的顽强抵抗,战事异常激烈。在此过程中,胡林翼坚持统一指挥的重要性,不顾曾国藩的反对,力主由满族将领多隆阿担任前线统帅,以确保各部队协同作战。

咸丰十年(1860年)初,湘军成功攻克太湖和潜山,随后江南大营被太平军摧毁。四月,曾国荃部包围安庆,而曾国藩则被任命为两江总督,并很快得到了实授及钦差大臣的身份。此时,清廷不断催促曾国藩东进夺取苏州、常州等地,但曾国藩更专注于巩固在安徽的战果,不愿急于向东推进。为此,他提出了一个“三路进兵”的方案来应对朝廷的压力:一路由池州进攻芜湖;一路由祁门至旌德、太平图取溧阳;另一路由广信、玉山至衢州。胡林翼认为这种策略过于保守,建议合并为一路,并增加两路分别指向杭州和扬州,以此增强攻势。他还积极支持曾国藩,将自己麾下的鲍超等部划归其指挥,同时推荐左宗棠等人担任要职。

尽管如此,曾国藩在皖南祁门驻扎期间几乎陷入绝境,指挥调度受到极大限制。在这段时间里,胡林翼承担起了联络各方军队特别是江北军事的任务,全力筹划兵马粮饷等事宜。

同年秋,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英法联军逼近京畿,清廷紧急调遣援军北上。钦差大臣胜保趁机请求调用鲍超所部,意图控制湘军力量。面对这种情况,胡林翼与曾国藩共同商议对策,最终决定由两人中的一人亲自率军北援,以防胜保染指湘军。但由于《北京条约》的签订,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北援行动也随之取消。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到了咸丰十一年(1861年),太平天国的陈玉成和李秀成两支主力再次进入湖北。由于当时大部分兵力集中在安徽战场,湖北防务空虚,局势一度十分危急。胡林翼深感自责,立即调整部署,分兵回援。尽管有人提议撤除安庆之围,但在曾国藩的反对以及太平军并未全力进攻武汉的情况下,这一计划未能实施。此时的胡林翼已经身心俱疲,肺病日益严重,经常呕血不止。不久后,他被迫离开前线返回武昌休养。

八月初,湘军终于攻克安庆。曾国藩在奏折中特别提到胡林翼在此次战役中的关键作用,称其为首功。清廷也高度评价了胡林翼的贡献,升任他为太子太保,并封骑都尉世职。然而,就在这个时候,胡林翼听闻咸丰帝驾崩的消息,心情沉重,预感到京城即将发生变故。

六、功业未竟

咸丰十一年(1861年)八月二十六日,胡林翼在武昌巡抚官署中病逝,享年五十岁。据薛福成在《庸盦笔记》中的记载,胡林翼的去世与他目睹长江上两艘洋船快速航行的情景有关。据说,这两艘洋船的速度之快令胡林翼感到震惊和忧虑,他在沉默不语后策马返回途中突然呕血,病情急剧恶化,不久便离开了人世。这一记述不仅反映了当时中国面对西方列强技术优势时的无奈与焦虑,也暗示了胡林翼对国家未来的深深担忧。

胡林翼逝世的消息传到朝廷后,清廷迅速下达诏书褒奖他的功绩,并追赠其为总督,入祀贤良祠。此外,湖北和湖南两地分别建立了专祠来纪念这位杰出的地方官员。同年十一月,为了表彰胡林翼的贡献,清廷还特别赐予他的儿子胡子勋举人的身份,这无疑是对胡家的一种荣誉和安慰。

随着时间的推移,胡林翼的声誉和他的历史地位得到了进一步的认可。同治二年(1863年)二月,清廷派遣使者前往胡林翼的墓地举行祭奠仪式,并追赐谥号“文忠”,这是对他一生忠诚于国家、勤勉工作的最高肯定。到了同治三年(1864年)七月,随着太平天国首都天京(今南京)被攻克,清廷再次追念胡林翼之前的辛劳付出,封他为一等轻车都尉世职,以示对其家族的永久尊荣。

喜欢古代历史着名人物请大家收藏:(www。cwzww。com)古代历史着名人物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