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盯着电脑屏幕上的图片刘亿平院士的脸上写满了难以置信的表情。
一张厚度不到100纳米、柔软的人工s薄膜,就仿佛一道魔法构筑的屏障。
是的。
那一系列神奇的特性简直就像是魔法。
它的机械强度超乎寻常,而且有着高稳定性和单一离子通道。
配位聚合物通道中开放的金属点位上的高负电性和亲硫性高氯酸根,能够有效改善复合材料膜中的转移数以及单个离子通道的导电率。
而这一系列精妙绝伦的设计,使得它能够有效抑制副反应的产生、调节在负极上的沉积规律,有效抑制锂枝晶的生长,从而保持电池正负极的稳定。
简直太不可思议了!
“教授,充放电循环组那边的数据分析出结果了。”一名戴着眼镜的研究员走了过来那挂着黑眼圈的脸上同样是一副见了鬼的表情。
从屏幕上收回了视线刘亿平教授看向了自己的学生立刻说道。
“快拿来我看看!”
“在这里”那研究员递出了盘。
三天的时间当然不足以整个研究团队将所有的件看完。
不过却完全足够他们用最先进的设备,在实验室里将那张404号人工s膜按照资料中给出的方法还原出来。
将膜制作出来之后接着就是测试膜的性能了。
项目组里的科研狗们,很快制作了一套简单的锂电池模型,用锂片做负极。
这些材料都不难搞,整个实验室里最不缺的就是电化学相关的东西。
将循环结束的袋装电池拆解,通过原位转移盒在非空气条件下转移到观测区域之后,他们很快得到了扫描电子显微镜下的样表面3图像和透射电镜下的2投影。
而所有的一切都是为了得到更多的关于那张膜的信息。
这些工作说起来似乎很简单,但事实上却花了他们不少时间。
这三天的时间里,他的研究团队什么都没做,将全部的精力都扑在了那10个的资料上了。
事实上,在得到了这样的结果之后,他们以前做的那个项目也没必要继续下去了
将盘插在电脑上,看着屏幕上的图像,刘亿平院士的脸上忽然浮起一丝苦笑。
捏了捏有些发酸的眉心,坐在办公椅上的他嘴里反复嘀咕着重复那句话。
“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站在一旁的研究员没有说话,但很明显他也想问这个问题。
三天前,他们刚拿到那份资料的时候整个项目组的所有人都以为这份资料是在开玩笑。
一个在学术界悬而未决的问题。
甚至于上一次学术会议他们还在讨论可能行得通的方向,以及锂电这条路还值不值得继续走下去。
结果现在,突然有人宣称自己找到了标准答案。
而且用的还是大家都没尝试过的方向。
这种匪夷所思的事情,不管怎么想都像是个愚人节玩笑。
这都不是可不可能的问题了,而是从逻辑上就很难成立。
如果是用现有的技术,根据特定的需要设计一样产,不管做的是武器还是水杯,想保密都不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