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确实泄密了,对吧?”
“臣该死!”
陶广义哪里还敢辩解半句?
这本书序言里的止止道人他不认识,但书里的各类火器都是他的得意之作,前边一些内容也是他所写。
泄漏军中机密,理应问斩。
但陛下却把他叫来宫里问话,证明他还有一点活路。
果然,陛下先斥责了他,他也配合着磕头求饶,很快,陛下就说道:
“朕本想杀伱了事,但念在往日情分,加之楚真人看到了你的书,向我举荐了你,故而饶你一命。”
“罪臣叩谢陛下恩典!”
陶广义再次磕头,悬着的心总算放下。
朱元璋再次给他一本书:“这是楚真人传给朕的书,里面记载提纯、制造、运输火药的方法,以及火药正确配比,你回去研制出来,看看楚真人和你比谁更强些。”
“陛下!”
陶广义慌忙道,“罪臣岂敢和楚真人比?”
未写完的书都被那位楚真人拿出来,他还怎么敢比?
陶广义恭敬的接过书,磕头告退,在两位太监护送下出了宫门,去工部抄录这本书,日后有泄密的,就拿他开刀。
另外,他居然因祸得福,被陛下从闲散的从三品官职,“升”为了工部主事,负责督造火药。
这可太符合他心意了!
……
第二日,常朝。
内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胡惟庸上奏,效仿宋朝募役法与方田均税法,提出要丈量全国土地,将均瑶、里甲役、杂泛废除,一律改为缴纳钱粮,再由官府出资招纳人员服役。
“民所患苦,莫如差役,而今通计一省丁粮,均派一省徭役,田多则多缴纳钱粮,田少则少缴纳,隐田无可再隐矣!”
胡惟庸正义凛然,为天下贫户上奏献策,令人挑不出毛病来。
但反对者仍然众多,其中不乏原本跟着胡惟庸的官员。
朱元璋下令再议,退朝。
第三日。
阔别朝廷许久的韩国公李善长上朝,站在首位,于朝上一言不发,静看群臣争论摊丁入亩与官绅纳粮。
早朝结束后,朱元璋回华盖殿处理政事,召胡惟庸等人前去议事。
约半个时辰后,胡惟庸出来,见到李善长站门外等候,但他并不上前见过这位韩国公。
又半個时辰后,工部尚书薛祥,都督佥事张赫等人来到,见韩国公单独站在殿外,被冷风吹得脸上发红。
薛祥等人陪着韩国公等候,又等了一刻钟,方才见到新江口水师指挥使带着十位工匠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