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读书小说

读读书小说>红楼我是贾琏正文 > 第二百八十九章 会议共识(第2页)

第二百八十九章 会议共识(第2页)

林如海一番话,算是给各位勋贵提了醒,毕竟林如海也是勋贵家庭的出身,有代表性的。

随后出来的是忠顺王:“陛下,臣因为生病在家休息,同样没能为平叛出力,臣也有罪,请陛下责罚。”

其实这个时候忠顺王才是最憋屈的那个,谁都知道,就我被蒙在鼓里。那是什么时候开始,失去了陛下的信任呢?

再傻的人,此刻都反应过来了,昨夜那么大的动静,事先居然一无所知,以忠犬自居的忠顺王,能不怕么?

早场的勋贵纷纷出列请罪,文臣们则跟着两位阁老的基调,谴责李逆,要求除恶务尽。

从这个局面看,无形中就达成了一个共识,找到了一个最大公约数。

那就是今后的主要工作,清洗小忠义亲王一系,该抄家的抄家,该抓人的抓人。至于东平王的事情,先放一放,以免节外生枝。

至于太上皇嘛,只要昨夜没死就不是问题,今天就算是“病死”了,那也不是太大的问题,总之昨夜不能死。

等一干人等都说完之后,贾琏也站出来道:“微臣替家父及二叔、珍大哥请罪,臣那点微末之功,不提也罢。”

这个就很讨厌了,至少承辉帝是这么觉得的。

所以承辉帝很不高兴的开口道:“贾琏,站回去。”真实的是,有你什么事啊?站好了,闭上嘴。裹什么乱呢?

这次内阁扩大会议,取得了一个不扩大的临时共识,也算没有白开了。

其实这也是承辉帝的想法,饭要一口一口的吃,事要一件一件的做。经过昨夜的事情后,承辉帝清楚的看见,再怎么高瞻远瞩,没有用对人,一手好牌也能打出个相公来。所谓隔行如隔山的,别看贾琏也不怎么带兵打仗,家学渊源上手极快,两次历练后能当大将了。夏守忠之流,忠诚没问题,指挥打仗就是个笑话。

你要问现在承辉帝最防备的人是谁,肯定是四王八公这些武勋家族。理由很简单,他们是真的会打仗。

心情复杂的承辉帝看着贾琏时,心里实际上在庆幸,多亏贾琏是站自己这一边的。

夏守忠这个时候进来了,跪地上奏:“启奏圣人,奴婢奉命全城戒严,御马监已经掌握所有城门,三日内,许进不许出。经查,江南甄家甄芹进京后与李逆来往密切,奴婢已经将其拿下,等候圣人处置。”

贾琏及时站出来说话:“陛下,甄家与贾家关系匪浅,臣请陛下切莫着急处置甄芹,待事情彻底查清再论。”

非常突兀的举动和言论,显得非常的傻B,但有人却不这么想。

台上的承辉帝心里给贾琏竖起一根大拇指,甄家老祖宗奶过太上皇的,太上皇只要在一天,就不能动甄家,甄芹也只能关着不审。哪天太上皇无了,才是对甄家彻底清算的时候。这样一来,后来的史学家在记录这段历史时,都会给承辉帝美言的。甄家那么大的罪,就因为顾及到太上皇的颜面,引而不发,怎一个“孝”字了得。

承辉帝非常满意,因为这话是贾琏说的,他只需顺水推舟。

“贾卿言之有理,那便等查清了再论。”承辉帝满意的笑了,啥时候查清楚,不是朕说了算么?借着这个机会,还能看看有谁跳出来为甄芹说话嘛。不能清算甄家,还不能清算这些跳出来的人?别人都以为贾琏是因为两家交情给甄家谋一个缓冲运作的时间,承辉帝觉得是为了自己的脸面。

孔照的观点与承辉帝一致,心里只能感慨贾琏真的懂承辉帝。梁道元的角度则比较特殊,认为这是贾琏的缓兵之计,释放一个不扩大的信号,以安人心。不能不说,这招确实漂亮,值得赞一声,毕竟年龄太小了。

林如海的观点则又是一个角度,他的判断贾琏在跟自己打配合,安抚四王八公。眼下京城最要紧的是稳定,唯有在稳定的前提下,才能说别的。至于勋贵们怎么想的,林如海觉得并不重要,这帮人大概是一个都跑不掉的,迟早要被清算的。文官方面更不要说了,贾琏建议之下,承辉帝连与忠义亲王一系来往颇多的勋贵都不计较了,还会计较那些文官么?

接下来的会议就没啥可说的,按照孔照的提议,形成了一致意见,清算忠义亲王一系,顺手给太上皇手底下一些人剪除咯。

目的就一个,朝着承辉帝的进一步集权又往前走了一步。

散会后,贾琏落在最后,离开大殿都几百米了,被小内侍追上又叫回去了。

“神机营还得你来带!东平王,真的不能动?”承辉帝见周围没人了,说话非常的直接。

贾琏猜到承辉帝不是来征求意见,而是早有定论又心有不甘,需要一个绝对信任的人给他一个肯定。

“陛下,东平王回到山海关后,关外各部毫无防备之下,最多半个月便能初步整合完毕。京城之事,没有一个月根本稳定不下来。臣以为,东平王可以先放一放,南安郡望年迈,陛下给予哀荣,必能收获匪浅。西宁王盘踞天水武威,需一面安其心,一面防备其入关中,如果西宁王一定要往北而去,那便随他去好了。至于北静王,微臣以为此人年幼,威望不足,此番可顺势而为断其臂膀,经此一事,不足为患也。”

贾琏的思路很明确,东平王西宁王在外,手握重兵,那便不动他们。先收拾京城里这些好收拾的,还不要收拾的太过分,给在外面的人一个错觉,皇帝还是念及各家祖上荣光的,小惩大戒。没看见甄家都没严惩么?再说了,出了这么大的事情,皇帝有调整的举动很正常吧。

这个时候,全都是惊弓之鸟,瑟瑟发抖等待着,只要不逼上绝路,,没人会铤而走险。

承辉帝觉得贾琏的观点值得认可,但也没打算放过他,交代了一句:“你带神机营去张家口,盯着宣大,朕派林如海往九边,人员上会有比较大的调整,你与林如海保持联系,一旦他有需要,即可发兵,镇压不臣。”

贾琏看的出来,承辉帝这个安排还真不是不信任他,而是要抓住这个人心惶惶的时间窗口,尽快的剪除北静王旧部。至于南安郡王,承辉帝想必另有安排,轮不到自己操心。贾琏就一个人,能做的事情真不多。

“臣领旨!”贾琏赶紧领命,这个时间点离开京城,不是坏事,也不算苦差事。留在京城要面对各方的请托,才是要命的事情。

“对了,朕让龙禁尉一队人马跟着?去,查找李逆的事情,他们来办。”毫无疑问,承辉帝也担心小忠义亲王出口外。

说到口外,最近三十年还算老实,朝廷依靠贸易和不定期征讨不臣者,口外的基本盘还是比较稳定的。承袭了前明的大周,对待草原游牧的态度只能说正常吧,只要逆称臣,那便实行羁縻制度。一手贸易,一手刀剑,互相配合。

这种情况下,小忠义亲王一旦逃出去,造成的麻烦肯定不小。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