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读书小说

读读书小说>明末辽东军事集团 > 第二百六十二章 烽火叆阳一(第1页)

第二百六十二章 烽火叆阳一(第1页)

后金兵因为是混杂在百姓中间四下分散,不仅力量不集中而且毫无队形和阵势可言。面对明军长短兵器和冷热兵器交替的打击,根本无法组织起有效的反击,只能被动挨打。仅是小半个时辰的时间,后金军就伤亡了数十人。

等后金军组织援军进行增援时,这些明军小股部队早就跑到城墙下去了。后金军知道明军火炮、回回炮等远程武器的厉害所以不敢过于追击,只能眼睁睁看着明军扬长而去却又无可奈何。

“老奴啊老奴,你知道后世的车臣首府格罗兹尼战役吗?车臣人化整为零组成无数个战斗小组,每个小组由狙击手、机枪手、火箭筒手和步枪手组成,在巷战中打的老毛子(俄罗斯)伤亡惨重、屁滚尿流。我如今虽没那么齐全的装备,不过我这三五十人组成的小股部队也是轻重、冷热武器都有。看看,打的你也是屁滚尿流啊。谁说你们八旗兵所向无敌的?那只是没找到克制你们的战术和方法而已!”杨林在城头上举着千里镜自语道。

努尔哈赤接到消息后大为恼火,屯兵城下士气最重要,如果伤亡一直持续上升,那么士气就会象坐爬犁放坡一样直线下降。到时候都不用对方太费力,自己就先崩了。为此他命令继续破坏明军的工事,能破坏多少算多少。每支小部队后面坠着至少一个牛录的大部队,一旦明军靠近就进行反击,总之决不能被动挨打。

杨林对此见招拆招,命手下不再骚扰敌军,而是养精蓄锐晚上行动。他们在夜色掩护下,在白天被后金军破坏的地段埋设炸炮,同时铺设铁丝网。

叆阳本身产铁就能生产铁丝,只不过在这个时代铁丝的用途不广泛和受工艺的限制,产量较低就是了。不过有杨林这位“作弊大师”的存在,怎么会让素有“步兵克星”的铁丝网还停留在纸面上?因此在他的技术指导和加成下,铁丝产量不知翻了多少番。虽然没有后世铁丝的质量好,但是用它来对付后金军步兵和战马那是绰绰有余。

第二天后金军来到昨天被破坏的地方想继续破坏,可到了近前却傻了眼。只见一道道铁丝网横亘在他们面前,每道铁丝网宽、厚由一丈至十几丈不等。有的后金兵不知其厉害上去就用刀斧劈砍,结果铁丝不仅坚韧难断而且上面的铁刺还把他刺的伤痕累累。

还有的后金兵不信邪,拎着刀斧直接冲进铁丝网里意图进行破坏。可是他还没走几步就被铁丝网紧紧缠住寸步难行,他使出全身力气想摆脱出来,可他越是挣扎被铁丝网缠的就越紧,身上的衣袍也被倒刺弄得破破烂烂,无奈之下他只能向同伴求助。

一来二去,后金军也知道这铁丝网是难缠的东西,看见了纷纷避而远之。本来努尔哈赤打算趁明军援军没有到达的时候攻城,可是无奈杨林太难对付了。仅是一个铁丝网就让他很是头疼,可依旧没有找到好的解决方法。与此同时,他每天都收到明军援军逐渐逼近的消息。

一连两天,努尔哈赤见不强攻已是不行了,否则真有被明军合围的危险,于是命全军整备兵甲器械开始攻城。次日号令一下,后金诸贝勒、大臣等早早吃过早饭,尔后便集合营中士卒准备攻城。

努尔哈赤因为昨晚没有亲近女色的原因睡了一个安稳觉,他感觉自己今天的状态非常好。他端坐在高头大马上,目光炯炯的望着叆阳城。没人知道他在想什么,但在他的目光中却看到了誓破此城的自信。

李永芳果然没有夸口,他废寝忘食日夜督促终于在短短几天时间里打造出了三架“回回炮”。从外观上看,它们与杨林打造出的“回回炮”都差不多,只不过尺寸要比明军的大上许多。而且显得很笨重。如果要移动它们,都需要数十人一起用力才行。至于性能方面,这种为了赶工才匆匆完成的东西肯定要差上许多。

努尔哈赤决定将主攻方向放在城南,因为这里是当初巴雅喇带兵主攻的方向,有些路线比较熟悉,只要措施得当可以更迅速接近城下。当然,因为人数上占据绝对优势,这位后金大汗给各旗的命令是“四面围攻,先登为上”。意思是说城南虽是主攻方向,但你们其他人要是在其他方向登城了,那么战功也是一样大大的。

此时天色大亮,不过却有些阴天。一阵阵西北风吹打在人的脸庞,让人感到浑身上下极为阴冷。

随着一阵阵的螺号声响起,后金军开始陆续结队出营。他们此时的攻城战法还比较单一和传统,与当初巴雅喇攻城时一样,将所有队伍按照民族和归属分成三道战线。按照惯例将所有非女真人士卒安排在了最前面。

后金军第一道战线的人多数为汉军,所谓汉军就是由汉人组成的军队。象攻城这种伤亡惨重的活儿肯定是由他们这些炮灰先上,没办法,谁让他们是“伪军”呢。

在这些汉军的前面是数千人的汉民。他们人人衣衫褴褛、面黄肌瘦,都是后金军这一路南下掳掠来的。他们被逼迫着为后金军干各种苦力,每天都有人为此饿死、累死和被杀。尤其是这几天,他们被逼着去十几里以外的山上,不分昼夜挖掘没有被冻实的山皮土。然后装到各种各样的袋子里运回来,留作攻城时填补壕沟和工事用。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汉民每人都背着装满“山皮土”的袋子,不分男女老幼被强行驱赶着向叆阳城走去。如果他们当中有谁走的慢了,立刻就会被打上几鞭子。他们望着远处的叆阳城,心里充满了恐惧和绝望。因为那里便是他们的“鬼门关”!

跟在汉民后面的后金汉军们也不傻,知道自己是“炮灰”,也根本不敢反抗自己的主子。但是让汉民当自己的“炮灰”这没啥说的吧?等一会儿攻城的号令一下,这些汉民就要为大军去蹚路。至于他们的生死是没人在乎的。

后金军的第二道战线多数由蒙古兵组成,虽然与汉军比同样是“炮灰”,但在后金内部他们地位可是要比汉军高上许多。日常中对汉军打骂呵斥极为随意,不仅不会受到惩罚,反而会得到默许和褒扬。因为这就是后金统御军队的方法,在你们中间故意制造矛盾报不成团,否则一旦串联起来人数不占优的女真人不完了吗。

他们的作用是等汉军和守军打的焦着不堪时,便会上去支援。这些蒙古兵就是后来的蒙八旗,此时还只是统称蒙古旗。他们野蛮悍勇、彪悍粗犷一点都不比女真兵差。每逢攻城,对城中财富和女人的渴望促使他们在厮杀中极为嗜血。因此他们的加入往往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努尔哈赤领着他的贝勒、大臣和八旗军们位于阵势的最后面,这样主要是便于监视蒙古兵和汉军,起到督战的作用。他们才是最后“压轴儿”攻城的力量。

由此看出,后金军攻城不外乎是先用内奸和敌方百姓开路、次用仆从军拚消耗、最后再全军压上这“三板斧”,战术战法没高到哪里去,可结果往往是“一击得手,无往不利”。主要原因就是守军被汉军和蒙古兵消耗殆尽,上去捡了战场上最大的便宜。如果不这么做,还怎么打造出“女真不满万,满万不可敌”的神话来?

随着三声悠长绵软的螺号声响起,后金汉军驱赶百姓加快行进速度。同时一阵欢呼声由远及近的传来,这让不明所以的人纷纷回首观望。

原来是李永芳带人推着三架“回回炮”出现在了阵势中。这种重型武器的出现果然不出努尔哈赤所料,对鼓舞军心士气起到了无法比拟的作用。

后金军欢呼声不断,三架“回回炮”犹如众星捧月般被围在阵势中间,周围簇拥着数不清的盾车、撞车和云梯。毫无疑问,后金军对这种重型武器极为重视。期望在接下来的攻城战斗中发挥作用。因为他们实在是被明军的“回回炮”震撼到了。

因为要保密的原故,努尔哈赤和贝勒、大臣们谁都没有看到过己方“回回炮”的试射,对于它们的性能和威力一无所知。不过看在李永芳把胸脯拍得山响的份儿上,他们认为这三架“回回炮”一定不会弱于明军。

其实只有李永芳才明白这三门“回回炮”究竟是什么样子。这种日夜赶工做出来的东西,肯定比不上按照工序一层层造出来的产品好。所以他指挥着手下们只是慢吞吞的向叆阳靠近,生怕与明军的“回回炮”硬钢。

但该来的总归要来,避是避不开的。后金军的“回回炮”实在太显眼了,很快就被叆阳城上的观察哨发现,并急报给了杨林。

喜欢明末辽东从军行请大家收藏:(www。cwzww。com)明末辽东从军行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