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州的管氏想要偷袭占据晋阳的蒙古,分为三个原因,第一个原因是他们所在的位置太接近了,互相榨取了各自的生存空间,管氏想要顺势而下,在乱世之中成就大事业,一定要拿下晋阳这个北地重城。
从远交近攻来看,现在卡住了凉州管氏扩张路线的就是这块晋地。
何况晋阳是北方的经济中心,更是北方最重要的城池。
想要统一北方,晋阳一定得拿在手上。
南方的陆成安看起来来势汹汹,但管氏在没有得到晋阳这块地方之前,凉州根本没有资格和陆成安扳手腕,连对视的资格都没有。
只有拿下晋阳,吃掉了晋地,他才有资格重视陆成安这支南方势力的威胁。
这不是远见不远见的问题。
打不掉蒙古人占据的晋阳,凉州人就一辈子卡着脖子,下不去也上不来,只能窝在地方当个割据势力。
甚至蒙古还能反推吃下凉州。
生存都出现了危机,还想着几年后才需要面对的大敌?
第二点,管氏和羌族世代交好,关系密切,这是管氏能在凉州混得风生水起的主要原因。
凉州胡人和晟人混杂,但是,胡人远比晟人要容易掌控。
晟人心里还有很多的如意算盘,这帮胡人就是一根筋了,好忽悠的很。
而蒙古在草原完成了局部的统一,势必是和羌族交过手,现在凉州最重要的胡人军队都是羌族人组成的,管氏没有任何和蒙古人交往的理由。
至于第三点,那就是这个时机来之不易。
南方的陆成安想要攻川蜀,但是川蜀有个最厉害的地方,叫做地形优势。
如果川蜀的孟华政权打防守战的话,陆成安会被拖的很难受,而且不熟悉川蜀地形的陆成安,一旦在这个战场上僵持住了,他的力量是和孟华对着消耗的。
管氏轻飘飘的一句话,亲善同盟安抚孟华,随便派点骑兵进入陆成安的管辖区域,骚扰一下粮道,抢劫一下当地的财物,就当是给川蜀人出力了。
说到底,盟友这东西,就是拿来卖的。
川蜀人和南方人拼得你死我活,对凉州的管氏那也是一种潜在的收益。
双方的力量都下降了,那不就等于变相加强了自身的势力。
如果管氏拿下了晋地这片地方,川蜀人又和南方人打得不可开交,无论下一步他顺势攻蜀偷袭队友,还是联合川蜀同拒南方,都是有机会夺得天下的。
除非川蜀被陆成安给攻灭。
那样的话,管氏必须最快速度统一北方,形成二分天下的局势。
那晋阳这块地,他管氏仍然是放不下的。
这是管氏趁势要偷袭的原因。
【安文六年三月,凉州管氏调遣军队,发兵晋阳,管彰率领三万凉州士卒,一万凉州铁骑攻城,管彰料想蒙古人趁势攻打天京府,兵力空虚,优势在我,此战必胜!】
【安文六年四月,天京府的中央朝廷再次发动了政变,而这一次起事政变的人是朝中的重臣,地方的士绅,他们提前数月就暗通了蒙古,表露出欢迎蒙古入关的态势。】
【这突如其来的倒戈,猝不及防下,给了晋王麾下的官兵极大的重创。】
【吕琯趁乱带着晋王的世子协同亲卫队一路往外砍杀得以逃生,在接应到了晋王以后,他和晋王商议片刻,再度杀回了旧都,吕琯陪同晋王在皇城之中救回了安文帝。】
【“我吕氏世世代代受大晟君王器重,国家大难,都城被破,我吕琯已是无颜面对九泉之下的祖辈。”】
【吕琯将手中的佩剑插入脚下的土壤。】
【宝剑露锋芒,光寒照九州。】
【在目睹了国都内那些达官贵人向着入境而来的蒙古人情愿做奴仆,甚至是甘愿为其引路的模样,结果他们在天京府内却难以筹集到银子和粮草。】
【这次朝廷之中的狗贼们更是干脆和外人达成了里应外合的共识,背弃了朝廷,让吕琯深深地感叹了一句,“世态炎凉。。。世态炎凉。。。有心杀贼,无力回天。”】
【天京府被蒙古军占领。】
【吕琯率着已然所剩无几的亲卫部队护送晋王、安文帝赶往青州投奔齐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