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个比较基础的题目,好答但不好答出彩,但谢湍意平时练习过类似的,当时还请书院的夫子和黄杜仲着重辅导了一下。
这类题答题都是有套路的,先要大概解释一下这句话的意思,表明圣贤功绩,再引经据典,套入当下实情,最后再表明自己向先贤学习的决心就行。
当时练的时候,就怕会考到,还特意背了几个可以套用的事例,所以整套卷子做的行云流水。
他感觉自己写的虽然不是特别锋芒毕露,但该有的亮点都有,进入第三天的覆试应该不成问题。
回家之后,谢湍意直奔厨房,先去吃了个饭。
考试不宜吃的太过油腻,梁崇只给他做了一个米饭,一个白菜汤和一个小炒肉。
清清淡淡的,就怕吃重口了,肠胃不舒服。
吃完饭,谢湍意短暂补了一会儿觉,又一头钻进了书房里。
等到了第二天,夫妻俩估摸着覆试的名单应该已经粘贴出来了,吃了早饭便开始往考点那边赶去。
梁崇本来想说她去看就行,万一谢湍意没入榜,还能缓冲一下。
架不住考生本人太过热切,想亲自过去看看结果。
两人到那时,粘榜的地方已经围了一群人,除了穿着长衫的学子,还有陪考的家长。
还没等谢湍意挤进去看,和他一起联保的其中一个考生便跑过来,拍了拍他的肩膀。
高兴的祝贺他,“流之兄,恭喜恭喜啊,我刚刚在榜上看到你的名字了,你是第十七名,等哪天可得把大作借我拜读一下。”
考官评卷时,遇到好的卷子,会在上面画圈,中等的画三角形,不好的画叉。
排名则按照考生得到的圈和三角形、叉的数目进行排列,圈越多,名次也就越靠前。
大业朝规定,覆试名单公布时,可排名也可不排名,学政可以灵活行事。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图省事的,随意贴个座位号和姓名便算完事了。
但这回的主考官倒是不嫌麻烦,还给各位考生简单的排了个名次。
参加考试的三千多名考生中,一共有三十八名考生进入覆试,最终只会产生十九名秀才。
按谢湍意的排名来说,他算是三十八人里中等偏上的水平,所以联保的同窗提前恭喜他倒也正常。
不过谢湍意是知道自己的水平的,赶紧拱手,自我挖苦并谦虚了一番,又问了一下同窗的名次。
同窗排名二十五,比谢湍意更靠后一些。
看起来差了八名,其实入了榜单,每个人考上的概率是一样的。
毕竟两场考试的题目都是全新的,且并不累分计算,考试不光要看实力,还要看当天的题目是否是考生擅长的,有一定的运气成分在。
有的人正试是最后一名,但覆试发挥的好,一举拿下第一也说不一定。
因此,谢湍意丝毫不敢放松。
虽然同窗已经跟他说了一遍排名,但夫妻俩还是在原地等了等,人差不多散去之后,亲自去看了看榜单才放心。
果然是第十七名。
看完覆试名单,谢湍意眉头紧皱的回去了。
正试交卷时,谢湍意前面还排了几个人,因此他得以在考场上等了一段时间。
等待期间,他特意瞥了一眼,除了学政,还有几位副考官参与阅卷,学政应该是刚从其他地方赶过来,看起来较为疲倦。
对副考官画了圈或是画了三角形的,只大概的看了一眼,便写下了自己的评语。
每次考试时,副考官都得从几百里外书院的院长,或是有名望的大儒中请。
谢湍意恰好认识其中的两个,都是实干派,比较喜欢谢湍意这种务实简朴的文风。
所以他昨天交卷时并不是特别着急。
喜欢哑女的古代生活日志请大家收藏:(www。cwzww。com)哑女的古代生活日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