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面的众文武皆大惊失色!
这礼遇是他们万万没有想到的,德高望重的仆射大人竟然用迎接帝王的跪礼相待。
这还有什么好说的,大家只得纷纷跪倒在谢安、王坦之身后。
王坦之也是没想到谢安不按套路出牌,但又一想,此次桓温回京本来就是来加殊礼的,跪也是应该的。
加殊礼的三件套,封王、赐九锡和剑履上殿,入朝不趋。
虽然大晋祖制规定异性不得封王,但桓温的加殊礼,权利及地位均在诸王之上,封不封王只是虚名而已。
这次来迎接桓温,皇帝司马奕面授机宜,只能答应桓温第三条,剑履上殿,入朝不趋。
这第二条,也不能答应,加九锡,明眼人一看就是要为了将来要篡位准备的,历史上前面几个权臣加九锡的,后来都自称皇帝了。
如王莽、孙权、还有羯人石勒。
所以,谢安和王坦之二人更加心惊胆战了,这要是激怒了桓温,他们俩可就替司马家尽忠了……
许久,却未见船上有人下来。
跪在地上的众文武不觉有些诧异,面面相觑,不知该如何是好。
一盏茶工夫,只听竺瑶朗声喊道:“大司马请尚书仆射、蓝田侯上船一叙!”
“卑职,遵命!”王、谢二人一起高声答道,遂站起身来,将笏板揽在怀里,硬着头皮向艞板走去。
不多时,二人登上了七八丈高的官船,见甲板上满是军兵,刀枪林立,衣甲鲜明。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船头甲板偌大的空地上搭有一座军帐,着实令二人有些费解。
正满腹狐疑中,只见竺瑶躬身做了个请的手势,大声道:“请二位大人进帐,大司马在里面等候。”
此时,王坦之身子抖地更加厉害了。
他是当朝宰辅,总领中书监的琅琊王(东晋皇储才能拥有此王位)司马昱首席谋主。
而司马昱也正是在朝中唯一能抗衡桓温势力的带头大哥。
前者被称之为“清谈派”,后者被称之为“荆州派”,双方名刀暗枪,互相倾轧争斗了近二十载。
来迎接桓温之前,建康就有传言,桓温此次回来要杀的两个人,第一王坦之,第二谢安。
看着帐篷,王坦之的脑海里蹦出了无数个关于帐篷的历史场景。
一般流程都是这样的,赐座——饮酒——歌舞——半酣……
杯子“啪”摔在地上,刀斧手从帐外涌入,将自己和谢安砍成肉泥。
大家不都是用的这一招来铲除异己,不用说他,即便是主公司马昱甚至当今圣上被桓温诛杀,也像是碾死一只蚂蚁。
大晋一共有十三个州,如今西、南两面的江、荆、广、交、宁、益、司、梁八个州在桓温手里,北面豫、青、徐、兖四个州在太尉陈谦手里,朝廷只掌握了一个扬州。
可以说三分之二的国土属于荆州派。
想到这里,王坦之抬眼偷偷看了看身侧的谢安。
只见谢安面色平静,依然如故,心下稍稍安定。
二人一起朝竺瑶点头,亦步亦趋,像是赴死一般,表情木讷,慢慢走向了大帐。
进的了帐中,王坦之快速地扫了一眼,见帐中空空荡荡并无他人,只有桓温端坐在正中的胡床之上。
二人上次见桓温还是三年前,皇帝陛下登基大典时。
如今再见,桓温除了一对紫目依旧犀利之外,须发已是半白。
一身金甲闪闪发亮,依旧映衬出一代枭雄的逼人气势,居高临下,不怒自威。
王坦之少年成名,才思敏捷,冠盖京师,与另一名少年才俊郗超并驾齐驱,被世人称之为“盛德绝伦郗嘉宾,江东独步王文度”。
但二人在仕途中却走上了两条截然相反的道路,王坦之追随了司马昱,郗超做了桓温的谋主。
这十几年来,王坦之为了对付荆州派,没少给司马昱出谋划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