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陛下兴致颇高,李鉴也满脸堆笑,走到跟前仔细看,发现陛下桌前一个袋子内,放着一堆白色的,像是米粒又比米粒大的东西。
“臣眼拙,看的书又少,实在认不出这是什么。”李鉴连连摇头。
“哈哈哈,谅你也看不出!这是未来能多养活一千万大明百姓的粮食,名曰:玉米!”
朱元璋欣喜的笑道,黝黑的面容上满是兴奋之色。
谁能想到穷苦之地的海外,居然有这等能种在山地,耐旱高产的粮食?
按照楚祯说法,玉米,土豆,番薯,能多养活一个亿的人口。
他按少点算,单一个玉米养活一千万人,不过分吧?
刚经历元末的大明,正是需要恢复人口,充实北方大片空旷土地的时候,这玉米来得太及时了!
李鉴吓了一跳,“多养活一千万百姓?!陛下,这玉米……也是楚真人上供给陛下的?”
他刚才在殿外听到了消息,陛下又从楚真人那拿了许多荔枝回来。
“上供?哈哈哈哈。”
朱元璋想起楚祯那小子说过的一句“宫内采买太监”,不由得大笑起来,对李鉴说道:“以后你们凡提到楚真人,都得毕恭毕敬。这玉米和果子等,也是他送与我的。”
李鉴听出了细微的差别,上供是对臣子而言,送与一词,则是证明楚真人……
李鉴不敢往下想。
前两天宫内宫外都闹得沸沸扬扬的荔枝,至今都没人说得清楚,到底是怎么送来应天府的。
只能推测出,这楚真人,身份极为不简单,寻常公侯王爷都比不过。
“这些玉米你拿回去好生保管着,放入粮仓内,分三份保管!”
朱元璋将玉米交给李鉴,嘱托他务必保管好。
“是,陛下!”
李鉴恭敬接过这一袋玉米种。
虽不到一斤重,却让他感到沉甸甸的,陛下对这玉米重视非常,若是出了差错,整个内宫监都得人头落地。
“这一包玉米,伱称一下多重。”
朱元璋再把楚祯用秤称的玉米交给他,沉声道:“当着朕的面称,换三把秤,让三个人来称!”
“……是,陛下!”
李鉴面不改色,心中却已惊疑不定。
换三把秤,让三个人来称,陛下对这一纸包玉米重视程度更甚方才!
他不知道的是,朱元璋亲眼看着楚祯用那把模样古怪,但精细度非比寻常的秤,称出了《赤脚医生手册》中的一两,分别交给他和李世民,外加那两个小姑娘。
这一两到底有多重,关系到日后大夫开药方所用药量,岂能不慎重?
很快,第一把秤出玉米重为一两四钱。
其余两把秤也很快拿来,并称出误差并不大,都是一两四钱一分左右。
“二十两金锭,相当于楚祯那里的十四两左右,是这个数了!”
朱元璋很满意,令李鉴赏赐三人,将这包玉米也拿去存放起来。
李鉴刚离开,就有太监前来禀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