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读书小说

读读书小说>吕世浩中国古代历史与人物 > 第250章 道光帝 勤政图治却无力回天(第2页)

第250章 道光帝 勤政图治却无力回天(第2页)

六月,英军继续北上,直至七月到达天津。直隶总督琦善与英方代表义律在大沽口会谈,琦善表现出了妥协的态度。面对英军的强大攻势,旻宁最终不得不妥协,将林则徐和邓廷桢交由军机处严加议处。九月,林则徐和邓廷桢被革职,由琦善代理两广总督一职。

十二月,琦善未经朝廷许可,私自与义律订立了《穿鼻草约》,同意割让香港,开放广州,并赔偿烟价。这一行为进一步激化了国内的不满情绪。

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正月,英军攻陷了虎门的沙角和大角炮台,迫使旻宁下诏向英军宣战。他派遣奕山为靖逆将军,前往广东主持战事。二月,英军进攻虎门,引发了激烈的海战,水师提督关天培在战斗中英勇牺牲。由于琦善在与英人的交涉中表现妥协,旻宁剥夺了他大学士的职位,并将其逮捕审讯。

五月,英军与清廷签订《广州和约》,这一消息在广州引起了极大的愤怒,激发了广州三元里人民自发组织抗英斗争。

到了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五月,英军攻陷了长江吴淞炮台,江南提督陈化成在战斗中牺牲,上海随之失陷。七月,英军舰队驶入南京江面,钦差大臣耆英与英驻华全权公使璞鼎查在英舰上谈判,并答应了英方提出的全部条款。旻宁最终批准了中英《江宁条约》,即《南京条约》,同意割让土地、支付赔款、开放五个港口供外国通商。

同年十月,旻宁检阅了圆明园的八旗枪兵,试图提振士气。

五、晚期朝政

道光皇帝晚年朝政时期,清朝面临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和社会动荡,国家主权逐渐丧失,而内部的改革与应对措施也显得力不从心。

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英国女王维多利亚颁布了《英王制诰》,正式将香港设立为皇家殖民地,并任命璞鼎查为首任总督兼驻港英军总司令。八月,清朝钦差大臣耆英与璞鼎查在虎门签订了《五口通商章程》,进一步确立了英国在中国五个通商口岸的特权。九月,上海正式开埠,标志着对外开放的步伐进一步加快。

到了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五月,耆英与美国代表顾盛签订了不平等的《中美望厦条约》,给予美国与中国通商的权利,并享受与中国其他条约国相同的待遇。九月,耆英又与法国代表签订了不平等的《中法黄埔条约》,法国获得了与美国类似的权利。这些条约的签订,进一步削弱了中国的主权,加重了国家的负担。

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六月,耆英与比利时来华谈判专使兰纳达成协议,允许比利时按照五口通商章程的规定进行通商。十一月,上海道台宫慕久公布了与英国驻沪领事关于设立租界的协议,开创了外国在中国设立租界的先例。十二月,广州人民强烈反对英人入城,数千民众冲入府署抗议,反映了民间对外国势力的强烈反感。

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十一月,容闳等人随马礼逊学堂校长赴美留学,开启了中国近代留学的先河,为中国培养了一批具有现代知识的人才。此外,这一年还确立了皇五子奕誴为恪亲王绵恺的后嗣。

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二月,耆英与瑞典、挪威签订了五口通商章程,进一步扩大了外国在华的贸易特权。为皇四子奕詝指婚,女方为太仆寺卿富泰之女萨克达氏。十月,为了加强对社会的控制,旻宁命令京师及各省编查保甲,试图通过基层组织来维护社会稳定。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进入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正月,重申了禁止外国人擅自进入内地传教的规定,显示出对宗教传播的警惕。二月,册封萨克达氏为皇四子奕詝的嫡福晋。五月,青浦教案的发生,反映出中外宗教矛盾的尖锐。同月,拒绝了俄罗斯在新疆通商贸易的要求,显示出对边疆安全的重视。十二月,英驻沪领事阿利国上书香港总督文翰,建议对中国再次发动战争,以获取更多利益,预示着国际局势的持续紧张。

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二月,葡萄牙澳门总管亚马勒非法宣布澳门为自由港,停征关税,并下令封闭粤海关衙门,这一举动严重侵犯了中国的主权。十二月,皇太后在慈宁宫去世,遗体移至绮春园含晖殿

道光三十年(1850年),道光皇帝旻宁的统治进入了尾声,清廷面临着内外交困的局面。这一年内,清廷经历了重要的权力交接,同时国内也出现了动荡不安的迹象。

正月,旻宁首先为刚刚去世的皇太后上谥号“孝和”。然而,他自己也已病重,意识到时日无多,于是召集宗人府宗令载铨、御前大臣载垣、端华、僧格林沁、军机大臣穆彰阿、赛尚阿以及总管内务府大臣文庆等人,共同开启秘匣,宣读御书:“皇四子立为皇太子,封皇六子奕欣为恭亲王。”这表明旻宁已经做好了权力交接的准备,确保国家的平稳过渡。

正月十四日(1850年2月25日),旻宁在圆明园慎德堂病逝。皇太子奕詝随即即位,宣布以次年为咸丰元年。新皇帝奕詝即位后,追封了其父旻宁的藩邸嫡福晋为皇后,并上谥号“孝德”。同时,奕詝还封皇七弟奕譞为醇郡王,以表彰其兄弟之情。

二月,左都御史柏葰和内务府大臣基溥被委任为孝和睿皇后营建昌西陵,以纪念这位皇太后。四月,朝廷正式为旻宁上尊谥为“成”,庙号宣宗,陵寝定名为慕陵。同时,清廷还准许俄罗斯在新疆通商,显示出清廷在外交上的一些调整。

七月,沙俄强行占领了中国黑龙江口的庙街,并将其更名为尼古拉也夫斯克,这一举动进一步侵犯了中国的领土主权。九月,旻宁的灵柩暂时安置于慕陵的隆恩殿内,以待正式安葬。十月,孝德皇后的灵柩被奉安于田村。

随着国内外局势的不断恶化,清廷意识到需要采取更为积极的措施来应对潜在的危机。为此,咸丰帝下令两广督抚劝谕士民举行团练,以增强地方的自卫能力。这一措施反映了清廷对于南方地区可能出现的社会动荡的担忧。

到了十一月,咸丰帝批准了祁寯藻等人提出的军机处章程九条,旨在提高行政效率和强化中央集权。这一改革试图通过加强中央机构的运作来应对日益复杂的局势。

然而,就在同年的十二月,洪秀全在广西金田发动了起义,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的正式开始。

结语

旻宁的一生,见证了中国由盛转衰的关键时刻。虽然他努力维持秩序并试图通过改革来解决问题,但在全球化的浪潮面前,他的保守主义最终未能挽救清王朝走向衰落的命运。尽管如此,旻宁仍然是一位致力于国家复兴的皇帝,他的努力和局限性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历史教训。

喜欢古代历史着名人物请大家收藏:(www。cwzww。com)古代历史着名人物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