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天皇陛下施行此法,要不了多长时间,整个倭国的人才就会全部聚拢到您的麾下了。”刘吉说道,眼神中充满了期盼。
他是文人,靠的就是科举起家的,自然会卖力吹捧科举的好处,而且倭国也是传承儒家文化,也读四书五经、朱子集注,有了施行科举的基础,如果他能够让后花园天皇开科举,那就是在传播儒家,回国之后对他的好处那可是太大了,已经不亚于完成朱祁钰的交代了。
不过后花园天皇却是犹豫道:“科举是好,不过想要达到收揽人才的效果,这个时间未免也太久了吧,而且他们都是文臣,能够对付各地大名的那些武士还犹未可知,所以朕感觉,科举长远来看可行,但是短时间内是不行的,靠科举收揽不到那么多人才。”
“刘大人是否还有什么其他的办法呢?”
刘吉沉吟了一下,说道:“既然如此,那就只能换成九品中正了。”
“九品中正?”后花园天皇对于这个新词也是比较好奇,问道:“这又是你们汉人的什么好办法吗?”
刘吉摇摇头,回答道:“那倒不是,这九品中正制是已经被我们汉人淘汰的东西,不过我刚才想了一下,好像在天皇陛下的倭国还可以用一下。”
“说说?”后花园天皇再次来了兴趣。
刘吉这次回忆了一下,才缓缓说道:“这九品中正制,起源于汉末三国,由魏国开国之君曹丕制定颁布的法令。”
“秦汉实行察举制,由地方上推举人才,不过地方豪族掌握了话语权,故而垄断了天下所有的官位,世袭罔替,有些像贵国如今的大名守护,家督去世,由继任家督继续继承所在藩国的守护之位。”
“而九品中正制则是更近一步,由各州郡分别推选大中正一人,所推举大中正必为在朝任职官员且德名俱高者,大中正再推举出小中正。朝廷将人才分为就等,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由各地将自己所知的各地知名人士无论是否出仕皆登记其上,详记年藉各项,分别品第,并加评语,然后小中正襄助大中正审核后将表呈交吏部,吏部依此进行官吏的升迁与罢黜。”
“这么做的话,不还是由当地豪族推举自家的人才吗?这和我倭国如今实行的选官制度有什么不一样的!”后花园天皇熟悉这一套,立刻就找到了其中的漏洞。
刘吉笑道:“还是有不一样的。”
“最初的九品中正制的确和贵国的极为相似,不过后来朝廷将推选大小中正的权力收回,由朝廷三公中的司徒选授。其中郡的小中正官可由州中的大中正官推举,但仍需经司徒任命,也就是说,大小中正官基本上可以完全掌握在朝廷手中。”
“而且这样做还有两个好处。”
“什么好处?”后花园天皇连忙问道,他已经隐隐感觉到这个九品中正制会更适合自己了。
刘吉熟悉一根手指,说道:“其一是,天皇陛下可以收回授官的权力,因为没有朝廷的选授,各地的中正官是没办法任命的,没有中正官,当地的大名手中即便有人才也没办法推举,所以,陛下可以把握住他们的官位,谁不听话,陛下就取消当地的中正官,没了中正官,当地大名就没了未来,等不听话的大名一死,陛下自然就可以将忠于自己的大名派过去接手了。”
“妙啊!”后花园天皇顿时抚掌笑道:“这个办法好,那第二个好处是什么?”
刘吉再次竖起另一根手指头,说道:“第二个好处就是,各地大名为了抢夺朝廷官位会互相争斗,再也没有精力去挑战天皇陛下的权威了,天皇陛下还可以趁着给他们主持公平的时候从他们身上捞取好处,打压威胁,只不过这个好处需要天皇陛下对于局势要有足够的平衡能力,就是不知道这一点天皇陛下能否做到。”
后花园天皇的眉头皱了起来,犹豫道:“这个的确很难啊!”
“不过既然有这等好处,那朕做不到也得做到,否则愧为天照大神的子孙。”
刘吉笑道:“天皇陛下倒也不必太过担心,其实维持住双方的平衡没那么难,只要综合观察双方的实力就好了,天皇陛下身居顶位,想要了解几个大名的实力,并没有那么难,再说您不是还有细川君可以用么?”
听他提起细川胜元,后花园天皇的脸色浮现出一丝纠结之色,犹豫了一会儿才说道:“刘大人,不瞒你说,细川君已经和朕提过了,希望朕封他为征夷大将军,不过朕没有答应,估计这几日他还会旧事重提。”
“不过你也知道,这个征夷大将军就是用来架空朕的,所以朕不希望再有人坐上这个位置,但是细川君那面的要求无法达成,而且朕现在还不能和他翻脸,所以希望刘大人在此事上也能给朕出一个主意。”
刘吉沉吟了一下,说道:“天皇陛下说的是,现在还不是和细川君翻脸的时候,不过细川君在天皇陛下亲政之事上也出了大力,如若不加犒赏的话,那对于天皇陛下更为不利,更有损天皇陛下的权威,所以此事的确难办。”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