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启盛还以为他是在威胁自己,不由得升起一股火气,但还是压了下去,道:“王指挥,福建离京师太远了,即便我要入京,那也得安排一下,再一路北上过去,怎么都要两个月时间,我实在有些不放心这里。”
“无所谓啊,只要你去了就行,剩下的与我无关。”王雄笑着说道,反正他的话已经带到了,剩下的就和他没什么关系了。
不过听他提到北上入京的事情,王雄又想起一件事情,原本已经要向外走的身子突然停步,补充道:“哦,对了,陛下还说了一件事情,你如果决定北上,那可以不用走陆路,最好走海路过去,到天津登岸,到时候陛下会安排人去接你的。”
“乘船北上?”严启盛虽然心中有所疑惑,但还是点头道:“好,多谢王指挥了。”
等王雄走后,严启盛看着郑孔目,出声问道:“怎么了?郑兄弟可是想到了什么?你说皇帝这次招我入京,是否有诈?”
郑孔目摇摇头道:“那倒没有,我只是有些想不明白,皇帝为什么要见你。”
严启盛奇怪道:“没有诈吗?怎么我感觉这件事并不可信呢?”
郑孔目勉强笑了笑,说道:“肯定没有诈,皇帝都把中旨给你了,你还怕什么?”
“万一这中旨有问题呢?”严启盛问道,这件事事关他的性命,他必须要谨慎再谨慎。
郑孔目回答道:“你就放心吧,这道中旨肯定没问题的。”
“如果有问题,那就是王雄矫诏,那可是杀头的死罪,他没胆量这么干,也没必要这么干,对他又没什么好处。”
“万一皇帝不承认这道中旨呢?”严启盛用手指敲了敲放在桌子上的圣旨。
郑孔目笑道:“说句你不爱听的话,皇帝的信誉可比你这条命贵重多了,甚至比咱们整座岛的人都贵重,他真的没必要拿自己的信誉骗你。”
严启盛想想,也是啊,皇帝失信,丢掉的可能是江山,的确比自己这群人的命重要得多。
不过严启盛还是问道:“那你方才说,没想明白皇帝为何要见我,现在可是想到了。”
郑孔目说道:“倒是有点想法,但还是没有彻底想清楚。”
“说说,我也想听听。”严启盛立刻道,这也是事关他的性命,他当然要关心。
“行,那就一起参谋参谋。”郑孔目点点头,说道:“最近皇帝在打造海军,东南不少的海商都在活动,想要阻止此事,这你应该知道吧?”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严启盛点头道:“这件事儿我也听说了,他们阻止也是正理,这海上的势力基本上就是那几大家在做主,剩下的残羹剩饭才是咱们的,皇帝打造海军,明显是要控制海路,再加上太祖片板不得入海的祖制,一旦海军打造成功,那么那几大家就没什么出海的机会了,他们自然要阻止。”
郑孔目说道:“对,所以我猜测,皇帝要见你,可能是和那几大家有关系。”
“不能吧,这十几年朝廷都没查出来,难道皇帝是想从我这里入手,调查那几家?”严启盛不可思议地问道。
那几大家可不是什么小门小户,以前都是有人在朝中做过部堂高官的,甚至现在还有顶级勋贵之家的背景,所以这么多年才没有被人举报出来。
郑孔目分析道:“有可能的,你自己说说吧,看看你对皇帝有什么可用的地方,再略一核对,自然就能明白过来。”
“我对皇帝的用处?”严启盛低头沉思许久,抬头说道:“我熟悉海贸,熟悉南洋海路,皇帝要见我,未必是要用我对付那几大家,而是皇帝要开海贸。”
郑孔目摇头道:“不,你别忘了,朝廷在二十年前才停止下南洋的事情,到现在手里也有南洋一带的海路,而且当年三宝太监走的可比你更远,朝廷手里的海图肯定会比你知道的多。”
严启盛点点头,道:“那倒是,当年我父亲也是跟着王景弘王公公走了趟爪哇才知道海路的。”
他说的是大明最后一次下南洋的活动,宣德九年,南京守备太监王景弘率船队出使南洋,从南洋带回了古里、苏门答腊等十一国使臣,这也是自永乐三年开始持续了三十年的下南洋活动的最后一次出使,再之后英宗皇帝登基,内阁三杨便停止了下南洋的所有活动。
当然,也是从那时候开始,大明民间前往南洋贸易的活动才正式启动,一直到了今天。
至于这里面有没有什么猫腻,那就不是可以为外人道的事情了。
想了想,严启盛又道:“不对啊,皇帝虽然有海图,但是却没有主持海贸的人选,这次招我入京,许是负责此事吧?”
郑孔目立刻摇摇头,说道:“大明历次出使,都是三宝太监和王景弘王公公主持的,压根没有朝廷文官什么事儿,就更别提武将了,你一个海贼出身的降将,皇帝凭什么信你可以主持海贸?”
“我凭什么不可信了,我本就是海商啊!”严启盛嘴犟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