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读书小说

读读书小说>熠熠流萤火什么意思 > 第204章 风波不动影沉沉(第1页)

第204章 风波不动影沉沉(第1页)

“太子之所言,确有见地。但重文而轻商农,实非长久之计。”

皇帝的目光深邃,虽捕捉到岑思卿眼中的热切期盼,却仍温和而坚定地否决道。

岑思卿以为,他所提之策能巧妙制衡西陵家族,实为朝中势力均衡之良策,亦暗合皇帝心意。未料,却遭皇帝婉言驳回。

这让岑思卿不禁暗自思量,是否自己思虑不周,有所疏漏。正欲躬身自省,请罪于前,却见皇帝话锋一转,转而关怀起殿内众臣:“今日雪覆宫檐,寒风凛冽,诸位卿家皆应善自珍重,早些归家,以避严寒。”言毕,群臣皆感皇恩浩荡,纷纷谢恩告退。

岑思卿闻言,也只好暂时作罢,欲随同离去。

“思卿,你且留下。”皇帝突然出声,打断了岑思卿的脚步,语气中多了几分不易察觉的温和与深意。

这一声呼唤,不仅让岑思卿停下了脚步,转身面向龙椅之上的皇帝,也让他心中重新燃起了希望。

皇帝独留岑思卿于殿内,待四周静谧,方沉声问道:“你刚才说的那三个计策,可有了具体的打算和计划?”

岑思卿面露喜色,却又谦逊地摇头,如实答道:“此乃儿臣今晨于清秋阁与群臣论道之余,步往紫宸殿途中所思所得,实乃仓促之举,恐有疏漏,望父皇宽宥。”

皇帝闻言,微微颔首,眼中露出一丝赞许:“你能洞察秋毫,知微知彰,在短时间内想出如此深远的改革之策,已是不易。”言罢,皇帝缓步走下龙阶,来到岑思卿面前,语重心长道:“不过,治国理政,非一朝一夕之功,除了要懂得深思熟虑,还需会审度人心,方可行稳致远。”

岑思卿这才恍然大悟,皇帝此举不仅是在传授他治国方略,更是在亲身示范君王之道。他连忙躬身行礼,言辞恳切:“父皇教诲,令儿臣受益匪浅,定当铭记于心。”

皇帝点了点头,轻轻拍了拍岑思卿的肩膀,语重心长道:“执权,在于顺应时势而归于善治。你提出的计策,亦非不可行。但行亦要有可行的道,即便是反道,只要合于善,便可行。”皇帝再次与岑思卿四目相对,含笑道:“太子初涉朝堂,诸多事宜尚需时日熟稔。不妨先暗中向吏部、户部等资深官员求教,待胸有成竹之后,再行决策亦不为迟。在此之前,莫宣于人。”

岑思卿闻言,心中如拨云见日,豁然开朗,清楚了皇帝为其指出的这条道。于是,深深一揖,连忙谢恩道:“儿臣明白了。儿臣定当谨遵父皇教诲,不负父皇厚望。”

***

萧楚曦自萧府归来,心绪却难以平复。

她听闻岑思卿于紫宸殿上慷慨陈词,力主科举改革,其锋芒直指朝中权势显赫的西陵一党。岑思卿此举无疑在朝野间激起了千层浪,众人纷纷揣测,初登太子之位的岑思卿,是否意在削弱西陵势力,重塑朝纲。这令萧楚曦心中暗自为岑思卿捏紧了一把汗。

及至荣和宫中,萧楚曦未及休憩,便遣巧儿去探询岑思卿的行踪。得知岑思卿已从紫宸殿安然归来,且神色淡然自若,她心中的大石方才稍稍落地。随即,她命人备下佳肴美酒,邀岑思卿至和鸣殿共叙。

和鸣殿内,烛光摇曳,映照出一派温馨而雅致的氛围。萧楚曦亲自立于殿门,静候岑思卿的到来。

终于,岑思卿步至和鸣殿,二人见面后相视一笑,无需多言,那份温情已尽在不言中。

“殿下,我听闻,你在筹划科举改革?”萧楚曦轻声开口,语气有些担忧地看着岑思卿问道。

岑思卿轻轻点头,微笑道:“父皇对此事,并未即刻给出答复。”话语间,他巧妙地避开了“应允”一词,显得更为从容不迫。

萧楚曦闻言,心绪复杂,既有对岑思卿未受即刻打压的宽慰,又不免为他未来的路途感到担忧。她默默垂下眼帘,心中暗自思量着如何以言辞慰藉岑思卿。

岑思卿捕捉到了萧楚曦微妙的情绪变化,他将手轻轻搭在萧楚曦的手上,淡然道:“父皇虽未即刻首肯,但亦未全然否定。这也给了我时间去更加周详地准备,这,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萧楚曦闻言,抬首望向岑思卿,眼中疑惑与释然交织,似乎是在询问他接下来有何计划。

岑思卿见状,温言宽慰道:“接下来几日,我打算深入吏部与户部,向其官员讨教科举与官员荐举之制,力求洞悉其中利弊。如此,正好我也可借机搜寻那份名册上提及的三人的更多线索。说不定,可以助萧家更快寻得这三人。”

“可是,改革科举和用人制度,即便只是微露风声,亦足以惊动西陵家。”萧楚曦忧虑之色难掩,轻声叮咛道,“户部与吏部,皆密布西陵家之耳目,殿下此行务必小心谨慎。”

“你且放心,我一定会谨慎行事的。”岑思卿微微一笑,缓缓道出心中筹谋:“况且,我此举,便是为了要引起西陵家的注意。”

“殿下为何要如此?”萧楚曦面露不解,轻声询问。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