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始于印度,于汉时传入华夏。
不知道是佛教的适应力强,还是华夏的包容性强。
就这样在华夏扎根了。
张俊作为后来人,彼时的佛教也和此时的佛教有极大的差别。
但从小就喜欢在寺庙里玩耍的他,也了解一些佛家之语,上了大学也看了很多儒释道的课外书。
今天遇到一个传教人士,张俊自然不肯放过。
而且对方身上隐隐有股光明正大的气息,应该是正道人士。
“树动还是心动?”牟子陷入沉思,这不是好答的问题。
“大师见谅,小子唐突了,我介绍一下,这位是内人糜贞。我观大师似乎身上有点伤势?”
“见过糜夫人,使君慧眼,小伤不碍事。”
“大师一身佛法高深,我比较好奇是什么人能伤得了您。”
“使君可曾听闻,徐州学佛教?”
“你是说笮融?”
“然也。他以佛者自居,蛊惑人心,我本欲望探查虚实,却惨遭毒手,这才一路南逃至此。”
张俊暗暗记下记下这号人物了。
牟子明显心思已经不在这里了,“使君,小僧想了一下方才的问题,我觉得是心动了。”
“愿闻其详。”
“那小僧献丑了。佛曰:所看即所想,所想非所看。正所谓见佛成佛,见魔成魔。你所看到的世界,不过是你内心的投射。
张俊闻言若有所思,他想起了自已曾经看过的一本书,书中提到:“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或许,这就是佛教所传达的智慧吧。
两人一问一答之间,已经走入了交州广信城。
这里难得有些一派祥和的景象,大街之上熙熙攘攘。
张俊约了牟子直接来到一处馆子,继续探讨佛法。
“没想到交州还能有如此安宁的景象。”张俊感慨道,“儒家讲经世济民,道家讲无为而治,大师想要宣扬佛教,又以何为宗呢?”
“因果报应!”
“种善因,得善果,以自律觉悟,导人心向善,消除贪嗔痴。”
牟子严肃的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