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第二次采访,杨澜的感受是,她准备了一桶水,最后只用了一滴,但是你这些知识储备,能使你在现场把握住问题的走向。杨澜至今还记得她问基辛格的最后一个问题:“这是一个全球化的时代,有很多共赢和合作的机会,但也出现了宗教的、种族的、文化的强烈冲突,你认为我们这个世界到底会往哪儿去?和平在多长时间内是有可能的?”基辛格听完就站起身说,你问了一个非常好的问题,随即阐述了他对和平的理解:和平不是一个绝对的和平,而是不同的势力在冲突和较量中所达到的一个短暂的平衡状态。
这个采访做完,很多外交专家认为很有深度。虽然杨澜看了那么多资料,可能用上的也就一两个问题,但事先准备是绝对有用的。所以她一直认为要做功课。她认为,自己不是一个特别聪明的人,但还算是一个勤奋的人。她往往会通过做功课来弥补自己的不足。
杨澜总结过去,认为自己最大的心得是,这一辈子你可以不成功,但是不能不准备成功。她说自己想表达的是,每个人都在努力,这种努力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动态过程。也许你在某种场合和时期达到了一种平衡,而平衡是短暂的,可能瞬间即逝,并不断被打破。所以努力是无止‘境的。
其实人生所遇到的机遇就像一辆火车,按点发车,不去等待任何人—不管你来与不来。每个机会的实现,都有赖于大量的准备工作和复杂的操作过程。但有些人却错误地认为机遇是一辆出租车,随时随地,招手即停,结果错过了很多机遇。因此,抓住机遇比什么都重要,但是机遇并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够降临到你的头上的,你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才行。
所以,身在职场的人们需要了解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并对此加以修正和弥补,才能够在竞争中做到“胸有成竹”,从而战胜对手,实现自己的远大理想,避免整日徘徊在瓶颈边缘。
姜华是个身材矮小的80后大学毕业生,他清楚自身条件在就业竞争中的劣势,也曾尝过在就业竞争中失败的苦果。所以,他加倍地付出劳动,刻苦学习,积累了不少的专业知识和劳动技能。恰好深圳有一家日本独资企业招聘业务人才,姜华在一连串的笔试、面试、技能测试等过程中表现出色,受到日本企业的好评,因此被录用。
人生远大理想的实现从来都与懒汉懦夫无缘,要用一滴水,需备一桶水,平时做好准备,努力学习,勤奋劳动,坚持不懈,积蓄力量,时刻做好冲刺的准备,一旦时机成熟,飞黄腾达自然不在话下。
在这个竞争激烈的时代,机遇对每个人来说是多么的可贵。你错过了一次机会,就等于错过了一次成功的可能,错过了成功,却有可能陷入瓶颈。因此,可以不成功,但不能不准备。为了关键时刻用上一滴水,平时就要准备好一桶水才行。
该“充电”时要“充电”
如今社会经济的发展是日新月异,各种工作所需的知识层次也日益升高。如果你知识底子薄,不愿意艰苦地再去深造,而且还死守陈规,等待你的就只能是职业瓶颈。
有这样一项统计很是耐人寻味:在南京现存的各个行业中,最近短短5年的时间里,居然一下子消失了3000多个工种,新知识的发展,新技术的进步,淘汰了原有的工作方式。这让那些被淘汰工种的从业者从此无法在社会上打拼和立足。对于其他靠着饭碗吃饭的就业者而言,这种现实也对其现有的岗位产生了很大的冲击力。因此,在奔腾的时代大潮前,技能如果滞后了,你还怎样适应变化呢?这便是被人力资源专家称为“知识”或“能力”的瓶颈。
其实知识本身并没有力量,只有将知识转化为高效的工作技能,才能产生力量。同时由于知识的更新越来越快,知识的折旧和贬值也越来.越快,因此,我们必须与知识的折旧与贬值赛跑—进一步再学习,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及时“充电”。
人力资源专家王鲁捷教授认为,个人能力包括能质和能级两个方面。能质是指个人能力所存在的质差,意味着你最适合做什么;能级则是指你在某一岗位上的具体表现。应对能力瓶颈,一方面要弥补“短缺”,使你的个人能力与岗位要求相匹配;另一方面,技能也要与社会需求相适应,提高的应是时代需要的,而不是老化的、过时的技能。
进一步再学习,已成为当今职场的一种时尚。在做到真正地认识自我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薄弱环节而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能力,只有做到这样,才会持续保持前进的方法、动力。
越来越多的职场中人选择“充电”来提高自己的竞争力。为适应现代竞争激烈的社会潮流,无论求职者还是在职者,都在积极为自身“充电”。近年来,广东已有上千名私企老板自费到中央党校学习,学政治,学管理,了解经济形势。去中央党校“充电”的人中,既有上财富榜的亿万富豪李兴浩;也有行业领军人物林欣、卢志基等;还有不少后起之秀。这些学员所掌控的企业四分之一属广东百强私营企业。连成功的大富豪们都有一种知识的瓶颈感,就更不用说普通的员工了。
不管是老板还是员工,人们都深刻认识到要与时俱进,必须认清形势,提高自身素质。有的私企老板去党校还学上了瘾,如志高空调的李兴浩,据他所说,他第一次去党校学习是上世纪的90年代末,当时同去学习的人还凤毛麟角;可是最近他再次造访,发现那里的“学子”已经摩肩接踵。
“充电”是防止知识、能力“折旧”的最有效的办法。现在,人们不只是忙于专业技术培训和技能培训,而且已经开始盛行对口才、人际沟通、心理状态等体现综合素质的“软充电”。
赵莹莹研究生毕业后,被聘入一家规模较大的贸易公司,经过两年多的拼搏就做上了项目部助理。她一向积极的工作态度和良好的工作业绩,赢得了领导的信任,一年后又被提升为了总经理助理。在提升后,她感到工作压力明显增大,按理说她研究生毕业学历已经不低,可是真正工作起来有时还真感到有些力不从心。所以她一直不忘学习,积极总结工作经验,积极进取,不断地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工作内容也开始扩大范围,从项目管理拓展到了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市场开发等方面。她清楚,越高的职位必然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只有不断提高综合素质,才有可能获得晋升。所以在工作中她非常注意积累经验,并利用业余时间系统学习了人力资源相关课程。后来,果然功夫不负有心人,公司的人事主管退休离职,赵莹莹不费吹灰之力就补上了这个“缺”。3年之后,她顺利晋升为人力资源总监。
曾在一家IT公司上班的周全,大学刚毕业就来到现在这家公司工作,现在已经工作四年了,可是作为老员工的他,在这次公司进行人才调整中不但没能被提拔,反而被冷落在一边无人问津了。虽然他的技术并没有过时,但是,失败的致命原因就是他的技术过于单一。这一点周全自己也意识到了,他也明白,自己的确是应该去“充电”了,自己的技术需要更加完善才行,只有这样才能很快适应公司的调整。本来IT行业的知识更新就非常快,如果自己追不上,一定会被淘汰的。现今社会的人们,面对近于残酷的就业竞争压力,大部分职场中人早已经意识到了参加培训、给自己不断充电的重要性。
当今时代是信息爆炸的时代,知识的保鲜期越来越短,文凭的时效性也越来越短,面对不断变换的市场,对于每个人的知识要求也变得越来越苛刻。要想适应当今社会的生存法则,要想自己关键时刻不掉链子,就要学会积极“充电”、不断“充电”,这样才能提高在职场中的竞争力,才能避免在竞争中陷入瓶颈。
书到用时方恨少
在生物医药公司做了两年研究员的小斌,本是处在职业上升阶段,可他最近却懊恼地发现,如果没有硕士以上学历,基层研究员这个身份可能跟定他10年甚至更久。看到公司里40多岁的老研究员们,日复一日地做着一样的实验项目,他就好像看到了自己的将来。他寻思着,趁年轻,到国外念个MBA,回来就可以轻松占据公司的中高层管理职位了。
在现代社会里,拥有了知识就拥有了财富,这几乎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所以知识就是财富。知识会深入你的思想,帮你做出正确的选择,让你能够发挥更大的人生价值,创造更多的财富。没有知识,只怕你连惊涛骇浪还没见着,就覆没在一片小小的浪花中了。
但是我们常常会看到这样的人,他总是抱怨,自己有多么多么高的文凭可就是找不到好工作。其实,文凭只能是用来证明你学过了或是用来证明你完成什么学业了,文凭并不等于知识,也不能证明你多有能力。还有些上班族借口工作忙,平时不好好学习、不积极进取。等到老板真的要他拿出个可行的方案时,他就东拼西凑、拉拉杂杂地弄了一个自己也不知为何物的东西送了上来。这样的课题“方案”怎能称之为方案,瞎子乱弹琴而已。还有些人总喜欢为自己找个借口而“明日复明日”。“从明天开始吧,今天松弛一下。”这是他们常挂在嘴边的话。今天设想千条路,明天还是旧路行。计划多、决心多,落实却没多少,事情总是推到明天做,明天又吃后悔药,恶性循环。最后到了关键时刻临阵磨枪,这时才想起来“书到用时方恨少”。
身在职场,如果总这样下去,久而久之必然会得不到老板的信赖,进而引发职业的瓶颈。所以知识是很重要的,不管你身在何种位置,知识始终是你最好的砝码,有了这知识的砝码,你才有信心和勇气去拼搏,也有了竞争的本钱和晋升的优势。
有很多人在上大学的时候或许体会不到知识的重要,也不知道具体要学习哪些方面的知识,因此四年下来学的课程虽然很多,可是真正掌握的却没有多少。等到毕业,一个个都面临着找工作的压力,面临人生的又一大转折点,出现了很多问题。工作应该选择什么行业,是做本专业的还是转行呢?由于本专业知识学得不精,在找工作的时候当问到专业知识时又答不上来,这个时候才知道原来自己四年下来什么知识也没学到,后悔已晚了。如果转行不做本专业,那将面对更多的挑战,重新了解一个新的行业并非易事。随着时间的流逝,有的人一直在求职大军中疲于奔命,或者选择考研进修;有的人几经周折慢慢有了工作,与专业对口的不对口的都有,但是走上工作岗位时又是一片茫然,这时方才知晓“书到用时方恨少”,只好拼命加班、拼命力,以此来争取老板的认可,否则稍一疏忽,便有可能混丢了“饭碗”。
王兆军是一名普通的打工者,他学的是软件开发专业。当初毕业的时候没有找到本专业的工作,因为软件开发要涉及到很多编程,而小王最烦的就是编程,上学时候就没有学好,找工作也不想找这方面的工作。可是几经奔波,想找其他专业的工作却也并不容易。后来到了现在他工作的这家软件开发公司做开发文员。当初来这家公司面试的时候就有很多问题都没有答上,当时很尴尬,多亏老板给了他机会,他才能来上班。
开发文员其实也就是打杂的,很少涉及到编程方面的知识。那时正好有好多资料要处理,所以小王那段时间每天都在网上找处理方法,之后就使用各种软件进行格式转换。可是郁闷的是,有一天电脑出问题了,由于小王不懂重装系统方面的操作,在恢复之后把所有的磁盘都整合成一个盘了,就这样,一个多月辛辛苦苦找的资料说没就没了。小王心里这个难受劲就别提了,他后悔平时没有好好学习专业知识,到工作岗位上之后处处捉襟见肘。没办法,工作还得继续,那些资料也找不回来了,只能重新开始,小王只好天天加班。
为了防止类似的事情再次发生,也为了日后在职场中能够站稳脚跟,避免引发职业的瓶颈,小王决定向软件测试方面发展。于是他平时利用业余时间勤学苦练,参加培训,不断进修,一年后,老板将小王调到测试部,开始了他新的职业历程。
现在的社会背景下没有知识是不行的,一个人知识的短缺,绝对会导致他职业瓶颈的爆发,这是毋庸置疑的。一个人知识的多少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万不可等到“书到用时方恨少”,到那时,“恨”已经毫无意义了。因此,在当今这个多元化的社会中,我们要虚心努力学习,用知识武装头脑,提高自身的工作能力和素质,这样才不至于陷入瓶颈。
向成功者学习
很久以前,有一个贫穷的犹太人,见一个富人生活得非常舒适、非常惬意。于是他告诉自己说:“走着瞧!总有一天,我会比你更富有,比你过得更好!”
于是,他对富人说:“我愿意在您家里为您工作3年,我不要一分钱,但是您要让我吃饱饭,给我地方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