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读书小说

读读书小说>这样教孩子跳绳 > 第三章 沟通关注孩子的每一个生活细节(第1页)

第三章 沟通关注孩子的每一个生活细节(第1页)

家长和孩子的沟通,实际是两个生命的碰撞。应该说,碰撞所产生的内容是无限丰富的,它所达到的高度也是没有止境的。每一位家长在和孩子沟通上,不能满足于初见成效,而应该学习教育的艺术,不断提高沟通的层次,使亲子关系达到更高的境界。

019孩子需要一个很好的倾听者

——耐心地听孩子说话

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曾说:“上天赐予人两只耳朵,两只眼睛,却只有一张嘴,就是要人多听多看,少说废话。”而有句谚语更是说得好:“聪明的人借助经验说话,更聪明的人根据经验不说话。”懂得倾听,比一味指责、夸夸其谈地教育孩子,更有效果,更能让父母真正走进孩子的内心。

而在现在的家庭教育中,父母一言堂,不给孩子说话的机会;或者孩子说话时,父母根本不用心听的现象十分普遍,因为在很多父母眼中,孩子那些事儿都是不值一提的,只是“小孩儿家的玩意儿”。这样一来,父母根本无法理解孩子,不知道孩子为什么如此介意那些“小玩意儿”。当亲子进行沟通时,父母说的话题就不可能是孩子感兴趣的话题,在这种情况下,沟通就陷入了困境。

一位母亲在生了孩子后,为了全身心地投入工作,把不到两岁的儿子送进幼儿园全托,每周只接一次。孩子从幼儿园回来,总是对妈妈说:“妈妈,咱们谈谈话。”有一次,孩子竟然哭着向妈妈请求:“妈妈,我知道你很忙,没时间陪我在家。可你能不能把我转到每天都能回家的幼儿园?”孩子的请求虽不过分,但由于父母常常出差,没有时间照顾他,所以没能满足孩子的请求。

每个周末回家,孩子总是饶有兴致地给妈妈讲幼儿园里发生的事,可遗憾的是,每次孩子和妈妈讲话时,妈妈总是一副很忙碌的样子,眼睛左顾右盼,手里还不停地翻动着书报,心不在焉,完全不像一个倾听者的样子。没想到,妈妈的忙碌”给孩子的语言表达带来了障碍。由于他是个思维能力很强的孩子,为了尽量不耽误妈妈的工作,在有限的时间里把话说完,他就讲得很快,慢慢地变得讲起话来结结巴巴了。

在父母通常的观念里,认为沟通的元素主要是“说”,父母所呈现的态度是“我说,你听”。其实,“说”只是沟通中较不重要的一环,真正重要的沟通元素是“听”。

倾听是沟通的前提。只有倾听孩子的倾诉,知道孩子在想什么,才能针对性地给予关心和帮助,也会使以后的亲子沟通变得更容易。孩子诉说高兴的事,父母应表示共鸣;孩子诉说难过的事,父母应让他尽情地宣泄,并表示同情;当孩子诉说父母不感兴趣的话题时,父母应表现足够的耐心,并使用“嗯”、“噢”、“是吗”等词语,表示在认真地倾听,鼓励孩子继续说下去。这样,不仅使孩子更乐意倾诉,还可以提高他的语言表达能力。像个案中的孩子在诉说时,没有感受到妈妈对自己的关注和鼓励.而是一种冷漠和压力,从而使孩子的情感和语言表达受阻。

倾听可以充分起到心理暗示的作用。父母认真倾听孩子说话.是在表示对孩子的尊敬、关心。如果孩子感到他能够自由地对任何事物提出自己的意见,而他的认识又没有受到轻视,尽管有可能是错误的,这将有助于培养孩子自尊自信,勇往直前的品格,使他以后在工作上、社会中能够勇敢地正视和处理各种事情。

孩子都渴望得到他人,特别是生活中重要人物,如:父母、老师等的爱护与肯定。他们有强烈的向成人表达内心情感的渴求。此时孩子所需要的是有人倾听他们的诉说,理解他们内心的感受,而父母采取的最好方式就是倾听,而且是反应式的倾听,即给予及时的安抚和理解。因此,父母要从小了解孩子的内心需要,就要倾听孩子说话,加强孩子对父母的信赖和安全感。如果父母只顾自己的感情需要,而不顾及孩子的心理需要,孩子就感到很孤独。

其实,很多家庭问题都是“沟通”的问题,而“沟通”的焦点又是“倾听”的问题。所以,抓住了倾听,就抓住了家庭教育的关键。做好了这点,孩子一定会急切地渴望与父母沟通,渴望让父母分享他们内心的喜怒哀乐,并乐于接受父母的引导。

父母在倾听孩子说话的时候,一定要肯花时问、有耐性,做个有修养的听众,用心去听孩子的心声,用心走进孩子的世界。倾听是爱的细雨,滋润孩子的心田;倾听是呵护的沃土,孕育孩子健康光明的人格;倾听是无声的音乐,帮助孩子在人生舞台上跳起华彩的舞步。

那么,父母如何做到与孩子交流时多听少说呢?

第一,为孩子提供表达自我感受的机会。沟通以倾听开始,倾听以尊重孩子为前提。倾听时,父母应停下手中的工作,为孩子提供表达感受的时间和空间,做一个全神贯注的倾听者。如果父母平时工作较忙,则应与孩子约定一个特定的时间,如某个晚上或周末。在这个时间段,父母所做的唯一事情就是倾听孩子的话语,与孩子做诚挚的交流,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尊重,这样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

第二,运用眼神、表情进行回应。在倾听的过程中,父母可以用眼神、表情等,来表示自己在认真倾听。眼神与表情,这些肢体语言虽然不发声,有时候却比发出声的话语更有意义。孩子说到某个观点,父母觉得赞许的时候,可以点头、微笑;而孩子说某个观点,有点偏激或者错误时,父母可以皱皱眉头、摇摇头或者不给回应;当孩子运用幽默、风趣的语言时,父母也可以微笑以示回应,等等。

第三,适当重复一些孩子说过的话。适时重复一些孩子说过的话,可以让孩子们觉得父母在认真倾听,而且也有利于父母记住孩子的生活状况,更加了解孩子。在倾听孩子的过程中,父母应该有意识地记住孩子的倾诉内容,这样才能在最后重复孩子说过的一些话,以表示自己在认真倾听。同时,父母在重复孩子的话语时,不应该改变孩子说这句话的初衷,避免引起孩子的反感。

第四,倾听时尽量看着孩子的眼睛。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通过观察眼神,父母可以知道孩子的倾诉是否真诚,而孩子也可以知道父母的倾听是否专注。因此,在倾听孩子的过程中,父母应该尽量看着孩子的眼睛,并根据孩子的眼神,来更全面准确地理解孩子话语的含义,同时也向孩子展示自己真诚的倾听态度。

第五,不要挑孩子倾诉中的毛病。父母在倾听时,不要挑孩子话语的毛病,更不要打断孩子的倾诉,当即提出自己的批判性意见,更不要与孩子进行争论。要尽量避免使用否定孩子的语言或评论式的语言,如“不可能”、“我不同意”、“我可不这样想”等。

020语言伤害是软暴力

——别用过激的语言伤害孩子

孩子在犯错的时候,大多父母舍不得动手打孩子,一般来说这是好事,但是,当他们在心情不好的时候会对孩子使用语言暴力,殊不知这种惩罚方式比打孩子影响还大,语言暴力会让孩子产生心理恐惧,时间长了会对孩子心灵造成莫大伤害。

小强的母亲对小强有着很高的期望,一心希望小强可以在班上成为尖子生,其他方面也要超过别人,于是把所有精力全放在了小强的身上。

妈妈辅导小强的时候,如果小强难以领会,就对母亲说:“还是不明白。”妈妈就会非常生气,常常会大骂:“我讲了这么多次了,你还听不懂啊!你是不是猪脑子啊?怎么这么笨啊?”小强自然不高兴,只是眨巴着眼睛不敢说话,越来越紧张,根本没有心思再做题了。

在生活上,即使小强经常帮母亲做家务,也很难讨到她的欢心。当他一不小心把刷碗水洒到地上时,妈妈会大声斥责他。

结果,小强越来越没有信心了,整天也不开心。

在生活中,父母天天想着“怎样教育出好孩子”,却很少想到“怎样做一个称职的父母”。他们对孩子寄予过高的期望,在学习上百般要求,生活上的小事也不放过。当孩子通过自身努力仍然达不到家长心目中的要求时,家长们便会说一些冷言冷语,以为可以刺激孩子的心灵,可以让孩子向前发展。

然而家长们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这样一来,孩子不仅没有向好的方向发展,反而越来越笨。要相信“世上没有愚蠢的孩子”,采用的教育方法尽可能地符合孩子的天分以及个性,让孩子拥有多向思维,从而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

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智商高的人,但是他们的能力却未必有多强。在严格要求孩子的同时,切不可说一些对孩子成长不利的话,如果那样的话,只会打击到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其潜在能力的发展也将受到很大的阻碍。家长对孩子施加语言暴力将会给孩子的健康成长带来哪些影响呢?

首先,为人父母,动不动就要挟孩子,逼迫孩子,有时候一些话说出来,人可能觉得没有什么,不轻不沉,但是孩子心里会是什么滋味,做父母的从来没有去体谅过。家长有没有想过孩子听到这些话,会有什么反应。自己在说完这些话后,有去细致观察过孩子的表情吗?想过孩子的心里感受吗?

有时候语言的力量是巨大的,一句话完全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充当权威的家长怎能不出言谨慎,特别是在面对充满理想与激情的孩子时更加要注意!孩子听完后,会从心理上产生一种强烈的恐惧感,久而久之,孩子的心灵会受到严重的创伤。

其次,父母教育孩子,合情合理,但是肆无忌惮地用语言欺负自己的孩子,完全不合情理。而毫无权力、毫无反抗能力、毫无地位的孩子们,就只能乖乖地听着、忍着,敢怒不敢言,对父母的语言暴力伤害无可奈何!这些暴力语言,不仅摧残着孩子心灵,折磨着孩子思想,更会扭曲着孩子灵魂,给孩子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带来的痛苦和灾难将会让家长后悔莫及。作为父母,不要只图自己一时心里痛快,不要只图发泄,不要只顾自己的心情就口不择言,请不要忘了我们的孩子还小,不要忘了孩子的心里承受力有限,我们每句不适当的语言都会让孩子吃不消,背负沉重的心里负担。

最后,如果孩子真的做得很不好,一些父母会生气,父母也不要总是说三道四,特别是母亲,别抓住孩子的小辫子没完没了。孩子听了会特烦,有的孩子心理承受能力弱会受不了。严重的甚至会离家出走,不是因为父母打了他一顿,而是整天语言暴力迫使他们不得不躲避,不得不逃。实际上,有些孩子不是怕父母打骂,而是怕父母没有休止的说说说。这些话深深伤害了孩子的心,父母如果把话说到孩子的心坎上,一句就顶一万句。如果不注意分寸,不注意孩子的心里承受能力,每一句都可能让孩子背上沉重的心里包袱。

实际上,有时好话说多了,也会成为语言暴力。比如说,家长怕孩子出错过分的提醒,过分的加油,过分的规范。话说多了,说得孩子无所适从了,不知怎么做了。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家长对孩子施加语言暴力的做法是错误的,所以家长要引以为戒,不要犯相同的错误。

第一,不要以为“严格”要求一定会对孩子起作用。对孩子“严格”要求并不等于对孩子态度生硬,甚至进行责骂、训斥。这样的家长根本没有真正地理解“严格”的含义,这种教育方法是失败的。如果真的为了孩子好,最好采取一些激励的办法或是赞赏的口吻去教育孩子。

第二,家长要知道,没有一个人是十全十美的,孩子更不例外。孩子一不小心做错题,这很正常。可能是由于注意力不集中,或是其他什么原因。这个时候,父母千万不要训斥孩子,与其说一些口气生硬的话语,还不如说“我知道你已经尽力了,可能由于一时粗心,下次你一定会做对的!”这样一来,孩子就会知道,父母知道他正在努力地做功课,孩子也会因此更加小心,尽量不让自己出错。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