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文武艺,货卖帝王家。”一个人具备广闻博识、满腹经纶固然重要。不过,你这些才华总要找到得以施展的地方。只要你认准了能够提拔你、赏识你的贵人,你就要向他们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使他们对你委以重任。
3。背靠大树好乘凉
俗话说:“大树底下好乘凉”,如果把实力强大的企业比作一棵大树,那么“大树’’丛中也是最容易出现贵人的地方。
20世纪90年代是科技巨富辈出的年代,甲骨文公司的董事长劳伦斯·埃利森就是其中的一位。1996年他的个人资产达70亿美元,被美国《财富》杂志评为美国第5巨富。2001年3月股市大跌,他的个人财富仍有421亿美元,是仅次于比尔·盖茨的第二巨富。
埃利森和他的公司取得大发展,很大一个原因是倚靠了IBM这棵摇钱树。
埃利森1944年出生于美国,他是一个私生子,小时候他一直生活在母亲的姑妈家。因为缺乏读书天赋,他先后进了两所大学,都没拿到文凭。在伊利诺斯大学他因考试不及格而被校方除名,在芝加哥大学他未修满学分而拿不到学土学位。
尽管如此,埃利森却并没枉读大学。在芝加哥大学主修物理学时,他不但掌握了计算机编程技术,学会了操作IBMl401电脑主机,他还成了学校的兼职程序员。这些有用的知识和实践,为他日后“打江山”奠定了基础。
1966年夏天,埃利森去了一家研制数据库设备的小公司——精密仪器公司。在这个小公司里,埃利森被任命为系统开发部副总裁,这是他有生以来首次进入公司高层。
当时精密仪器公司研制的P1180数据设备很不理想,公司做出重大改进的决定,准备把它弄成图像式,这实际上是要改变它的程序。老板让埃利森组建项目小组,一向牛皮哄哄的埃利森这回却“谦虚”地说,他算不上一流的程序专家,恐怕难以完成此大事。无奈之下,公司决定对外招标,项目预算初步定在230万美元。埃利森见公司中计,心中大喜。
为把握住这次难得的个人赚钱机会,埃利森马上打电话给以前的同事迈因纳及另一位关系好的程序员奥茨,建议三人把这个项目包下来。1977年6月,埃利森牵头的“软件开发实验室有限公司”(即SDL)成立。此前通过埃利森的推荐,迈因纳已拿到了精密仪器公司的项目合同。埃利森表面上代表公司监督合同执行,暗中操纵SDL公司。
在SDL公司中,表面上迈因纳是总裁,奥茨为副总裁。埃利森没出面,但他的股份却占60%,其余两人各占20%。当他们完成这个项目后,赚到了第一桶金230万美元。不久SDL公司正式对外挂牌营业,埃利森也露出了他的董事长真面目。
在这个项目中,埃利森说他两头兼顾了,并没有坑害精密仪器公司。下一步怎么走?埃利森和迈因纳、奥茨商量,他们觉得小公司要发展只有背靠“大树”才行。
当时在计算机行业的“大树”,IBM是首屈一指的。这个计算机行业的龙头老大,占领了大型计算机的大部分市场,很多软件公司都是围绕IBM的各种型号计算机来开发软件的。SDL也想背靠IBM这个龙头老大来求发展。
如何才能攀上这棵大树呢?埃利森他们发现了一篇发表在《数据库系统学报》上的论文《R系统:数据库管理的关系式方法》,该论文的作者就是IBM的R系统小组的科学家。R系统小组当时没有对这项成果保密,而以论文的形式公布出来。
埃利森等人如获至宝,他们认为既然你公开了论文及成果,利用你的成果也就不算剽窃!三人一致同意把目标锁定在研究开发基于R系统的关系数据库系统,采用R系统小组的研究成果SQL语言系统来编制软件,这样就可以与IBM发展关系。
埃利森他们借助别人多年的研究成果,只花了几个月的时间就把第一版的数据库系统软件推出来了,该软件取名叫Oracle,一上市就大受IBM用户的欢迎。由于Oracle产品在市场名气很大,为了扩大公司的知名度,后来埃利森干脆将“软件开发实验室有限公司”改名为Oracle公司,这就是后来硅谷有名的甲骨文公司。
在甲骨文公司效益最好的时期,埃利森、迈因纳等人日进斗金,早已成为超级富豪。从1997年至2000年,埃利森连续4年被《时代周刊》评为全球50位数字精英之一。回过头来看,他们倚靠IBM这棵大树上谋求大发展的决策是多少英明!
人生悟语:
世界上很少有“天上掉馅饼”的事情。想多结识几个贵人,就要自己创造机会去寻找。一旦找到了可以结交的贵人,让他们成为你的帮手,你自然会体察到“背靠大树好乘凉”的益处。
4。进取,赢得贵人帮助的条件
贵人帮助他人会考虑帮助有没有结果,而帮助一个没有进取心的人,犹如堤内漏水堤外补,不仅无济于事,反而白费了自己的精力财力。所以进取是赢得贵人相助的基本条件。
于品海三十出头,就曾跻身亿万富豪之列。他出身贫寒,靠白手起家成为商界新贵。白手起家往往要有机会,才能一跃而起,那么是谁给了于品海这个机会呢?这个人就是《明报》创始人金庸先生。是金庸确定于品海为《明报》未来掌门人,才成就了于品海的大事业。
《明报》是新派武侠小说大师金庸与其中学同学沈宝新于1959年创办的。当时金庸出资8万港元,沈宝新出资2万港元。时至今日,《明报》已是市值约10亿港元、盈利约1亿港元的大型报业集团。除《明报》外,该集团还有娱乐性的《明报周刊》、学术性的《明报月刊》。
1989年5月20日,在《明报》创刊30周年茶会上,金庸突然宣布辞去社长一职,只留任《明报》集团董事局主席一职,并表示要彻底淡出江湖。
此消息一传出,立即,引来10多个财团上门洽谈收购金庸所持股份一事。先后有收购专家梁伯韬与出版奇人郑经翰合组的收购拍档;有英国报业大亨麦士维;有香港财阀李嘉诚;有香港首席洋行怡和;还有澳籍传媒大王、《南华早报》大股东梅铎以及日本德间书局老板和他的顾问于品海。
于品海何许人?他乃一介寒士,1959年出生于香港一山东籍的海员家庭,靠勤工俭学才中学毕业。1977年,于品海前往加拿大沙省大学政治系求学,学成后回港,不久进入金庸旧属黄扬烈创办的《财经日报》做国际电讯和翻译,月薪为2000港元。由于薪金太少,他于一年后离职到富丽华酒店做职员。
1985年,于品海以20万港元为资本,说服朋友韦家祥、麦永强等人投资80万港元,创办智才顾问管理公司。同年8月,于品海做成智才的第一单业务,与日商合作,发展并管理桂林的漓苑酒店。智才只出资100万港元,就获得这家拥有200多个房间的酒店管理权,到后来直接成为它的控股公司。倾其所有做成的这单业务,智才获益不菲。
后来的几单生意,智才都是为日本财团来华投资提供服务。两年后,智才上市,市值已达6亿港元。短期内能达到这样的业绩,充分显示出于品海的经营才能。智才后来于1991年收购了南海纺织,实现第一次大飞跃。智才在这次交易中,不但没有付出,还套现9.75亿港元。
于品海对事业十分执著,虽未能协助日本出版商谈妥《明报》收购事宜,但他却在这个过程中给“金大侠”留下了很好的印象。据某周刊称,于品海花了多年时间,与金庸联络感情。他经常陪金庸看戏,吃大闸蟹,不时大谈他的办报理念,令金庸十分开心。
1991年12月,于品海收购南海纺织不久,就与金庸进行商谈,他这次是代表自己要收购《明报》,而非为日本财团效力。于品海向外公布了他“技术性收购”,当时金庸持《明报》60%股权,沈宝新持15%,其余为公众散股。按协议于品海从金、沈二人手中购入50%股份,需要现金4.53亿港元,他掏空家当也没这么多。
怎么办?金庸惜才,帮他出主意。两人合组了“明智公司”,智才为第一股东,占60%股权;金庸注资1.8亿港元现款,换另40%股权。另外,于品海说服金庸购入智才所持的南海发展(前身为南海纺织)50%的股权,又出资1.6亿港元。两项相加,金庸共出资3.4亿港元,顶了于品海购入《明报》50%股份的大部分账项。他只需另付1.13亿港元给金庸,就可把五成《明报》股权的款项还清。
他们完成第一次“技术性收购”后,第二次协议时又商定,金庸尚持有的25%《明报》股权自1994年12月1日起,分5次全部让给于品海。
此后于品海出任《明报》集团副主席,到了1994年3月31日,《明报》集团宣布:自即日起查良镛(即金庸)与沈宝新退休,分别辞去董事局主席、副主席职务,由于品海担任董事局主席,金庸任名誉主席。这一年,于品海才35岁。
4月于品海正式上任,并当选为香港报业公会主席。《明报》股价飙升,由每股4元涨到10港元以上,于品海所控的《明报》及南海发展,市值达40亿港元,于品海个人账面财富也由5亿多港元逾至13亿港元。
金庸在与于品海交接董事局主席一职时,曾发表讲话,称:“过去大约10年中,我热衷于寻求一个聪明能干、热心新闻事业、诚恳努力的年轻人,可以将《明报》交托给他。如果不是我运气好,不会遇到于品海先生这样似乎‘度身订做’的,比我想象所要求更加精彩的人才。……他是在加拿大读政治经济系的,对传播事业至少热衷了10年,至于企业策划,那是天才。”
人不是生来就有进取心的,进取心是在后天培养而成的,拥有进取心就是具备了一种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