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读书小说

读读书小说>重楼解毒酊对湿疹有作用 > 02(第4页)

02(第4页)

司马宁哈哈大笑:“你们是真住山的人吗?你们这是大教授、大秘书、大作家,你们要的是设备齐全、条件舒适的疗养胜地,哪是有个地方就能打发的呢?‘小公鸡’人家背一床破被子有个山洞就住下了,你们能行吗?”

吴唯点头道:“司马老师说得对,咱们要的是悠闲自在有格调的山居生活,会有的,会有机会的。”

司马宁朗声笑道:“好!吴大秘有想法了,大家等着吧。”

高亦健心里也在想司马宁说的话——我们是真住山的人吗?自己也是,真做好住山的准备了吗?似乎也是叶公好龙吧?

临近冬时,高亦健终于找到窑洞房主见了面。房主是个中年乡村汉子,在城郊打工,见了高亦健先笑了:“那个破窑洞你这文化人哪住得了?没水没电,方圆几里都没个人家。”

高亦健给汉子点上烟,说道:“不怕,我只是偶尔在山上住几天。你要多少租金,咱们签个合约。”

汉子一看这个文化人诚心要租,就说:“你们城里人耍得新鲜,签啥约呀,随你给点钱就去住吧。”说着就掏出一串钥匙,是山里面窑洞的钥匙。

高亦健当即写下合约,租期五年,付三千块钱。汉子签了约,喜笑颜开地说:“那个窑洞就归你了,别说五年,十年都随你住。”临了还热心地叮咛:“梁底下溪水又干净又甜,只不过稍微远点,晚上睡觉山门要顶上杠子,那两棵核桃树一年收几十斤哩……”

来到窑洞,打开门,里外看过之后,先感到了一种空寂和宁静,偌大个山梁空无一人。寂静和冷清是意料之中的,既然是山里的住宅,又怎么会是热热闹闹的呢?窑洞里还算干净,没有什么杂物,打扫一下支一床一桌便好。门前狭长的小院子有几棵树木,阳光很充沛。接下来,离职,住山,就要开始了。

看过窑洞,高亦健从窑背上的山道向臭椿坪走去,今天要看一下,从榆树梁走到三公的住处究竟要多长时间,今后这段路要常走啦。

高亦健12点多走进院子,三公有点儿吃惊:“咋这个时间上山?看你又累又饿的样子,先给你搞碗面垫垫?”

高亦健笑着说:“我从榆树梁走过来的,山里人说的里大,说是八里路,怕有十来里。”

三公说:“你真把那个窑洞租下啦?没水没电能住吗?”

“其实水源也不远,山梁下就是河沟。其他都挺好,先拾掇拾掇,年后啥都办好了才住。”说着从衣兜里掏出一包方便面,“我先对付一下,过会儿跟您吃下午饭。”高亦健知道三公是上午下午两顿饭。

三公急忙接过方便面去烧水,说:“要得要得,先垫下肚子,今天我们两个煮块腊肉吃。”只见他麻利地用电热壶烧上水,然后抄起竹竿到屋檐下挑下一块黑乎乎的东西。高亦健接到手里吃了一惊:看起来完全像一块石头,看形状是个大肘子,不知有几年了,已经完全没有了肉质的弹性。

“这腊肉得有几年了,像出土文物。”

高亦健吃方便面的时候,三公在院子里点燃稻草,把腊肉燎了一遍,又抓一把谷糠搓洗,抡起砍刀剁了几下扔进锅里,等灶火烧起来后说道:“这还是几年前自家养的猪,以后再吃不上这么好的肉啦!俗话说,三年腊肉神仙有,这个味道不是一般人能吃上的。”

高亦健坐在灶火前填柴拉风箱,随着渐渐弥漫起来的腊肉香,思绪也满是腊肉的味道了。

高亦健喜欢吃腊肉,也见过熏制腊肉的过程,因为母亲就是一个熏制腊肉的高手。以往回到家乡那个小县城过年时,常会遇到母亲和大林他妈,还有王妈,联合起来熏腊肉。那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腊月里已经积攒好了松柏树枝,母亲往往还积攒了香椿树皮和甘蔗渣,这是其他人所不知道的秘方。母亲说这是熏腊肉最好的香料,这些材料会使肉的香味更浓郁,更有层次。熏一次腊肉是个不小的工程,烟熏的原料要一点一点采撷积攒。县城周边并没有森林,母亲和大林妈、王妈相约到城郊的山包上去捡,一点一点收集落下的黄叶和小树枝,像燕子垒窝一样一点一点拿回来,要跑很多次才能攒够。腊月中旬选一个好日子,在家属院后墙靠山的地方搭架子。搭架子不容易,架子上方还要盖成窝棚。窝棚与架子的间隔有讲究,要能很好地捂住烟,还不会被烧着,才能使柴草烟充分地与腌肉“拥抱”。在高亦健看来,真正难做的是熏烟之前的腌制。有时,高亦健过年回去得早,就能看到母亲腌肉的全过程。

进腊月后,母亲就常去嘉陵江老桥边的老市场,那个市场不大,却能买到山民的原产物品,大都是山民从家里背来的山货。有几家卖猪肉的,大清早就开着拖拉机来了。要想买到便宜又质优的好肉,时间要掐算好,太早的话肉不好且不能久存,必须是进入腊月以后,腊肉腊肉嘛。晚了呢,到了年跟前肉会贵起来。算好的这一天要赶早,母亲往往会去打问好几家,直到遇上价钱适合肉又好的,才一次性买下一大块,那往往是二三十斤。肉买回来是不能洗的,晾一两天后,母亲在一个早晨开始炒盐,盐炒得滚烫,再把碾碎的花椒、大料、小香、桂皮等加进去炒香,然后撒在切成一条条的肉上开始揉搓。那是个很吃力的过程,反复地揉,使劲地搓,直到肉发红,盐分均匀地从瘦肉的缝隙吃进去,然后码在一个大盆子里,再压上一块石头,腌制一个礼拜。这期间还要翻动数次,确保盐分分布均匀。肉被腌出血水了,再把那血水晾干。母亲会去大林家和王妈家,看看他们的肉是否腌好了,然后在第二天黎明时分开始搭棚。搭棚这活儿常常是大林去帮忙做,然后一家一家按各自的地方一条条把肉挂好,一切都安顿好往往已是早饭的时光。点火后,几个老妇人一边聊着家常一边守候,不断地加燃料,保持浓烟不断。

到深夜各自把肉收回家,翌日黎明时分再如此这般地重复一遍,连续熏五六天后收回家挂在通风的地方。这时肉的外层像裹了一层薄薄的外衣,灰蒙蒙的,松柏油脂的香味不时飘来。两三个月之后,就可以享用美味的腊肉了……

三公这块陈年腊肉煮了有两三个小时,高亦健切的黄芪片都摆满一个大笸箩了,三公也把秘制的药丸抟好了,抽了抽鼻子说:“腊肉好啦。”然后拍拍手进了灶房。

一会儿的工夫,三公端出一盘折耳根和一盘荠荠菜。腊肉切成大片,肉皮在煮之前烧过,煮出来后呈现出软糯起泡弹性十足的“虎皮”,肥肉晶莹透亮,像玛瑙、像古玉,一丝一丝瘦肉如紫檀的木纹,呈现一种古典的深红色。高亦健不由得想起司马宁石馆里的“肉石”,这一盘腊肉仿佛就是把那块“肉石”切开了。

三公打开一个黑釉晶亮的陶罐,一股浓郁的酒香立刻弥漫开来。三公倒了一碗要倒第二碗时,高亦健拦住,指指桌上放的车钥匙,三公只好盖好酒罐子:“可惜了哇,赛过茅台的好酒你喝不成,看来只有住山上后才能开怀喽!”

“快了,明年开春我就要和您做邻居了,那时就可以喝您的自酿茅台喽!”

想到高亦健年后就要住山,三公还是有点不踏实:“住山的事要想仔细了,你可不要因为迷上中医把好好的日子丢了,也不要被你说的那个什么《空谷幽兰》里讲的世界把魂勾走啊!”不能否认,早些年在读《空谷幽兰》时,高亦健对书中描绘的隐修世界充满向往,在找到三公后,住山的念头愈加强烈。高亦健笑道:“张大夫放心,我没想出家,也出不了,只是想在山上有个地方住方便一些,多接近一些住山者,把我构思的几部小说写好。更重要的是做您的邻居,跟您好好学中医。”

三公呷一口酒说道:“榆树梁好地方!就是隔得远了点儿,你这个邻居可是要有点腿上功夫才行哩。”

“不远,一点儿也不远。城里的邻居只隔一道走廊,门对着门,却从不来往甚至不认识;山里的邻居隔十里二十里,却好像近在咫尺。”

三公两碗酒下去,脸微红,既高兴又不放心:“你还年轻哪,还有正经事情要做,你是个笔杆子,又是大报记者,工作咋办,不上班啦?”

“就是想做点正经事才住山哩,我正在办离职的事情。三公不用担心我失业,我是靠写文章吃饭的,在哪里都能干。再说我也不小了,离退休也没几年啦,想按自己的想法过几年。我是真的喜欢中医,想跟您学中医,好好写几部中医小说,您不要嫌弃我啊!”

三公郑重地点点头。

后来,高亦健在三公这里遇见张平阳几次,知道了张平阳媳妇治病的情况。张平阳平时在城中村打工,每隔十来天来一次三公这里,按着三公的指点去采药,有时当天回,有时住一晚上,离开时给媳妇带药回去。这样子山上山下跑了有半年,媳妇的病情好转多了,血管癌没有再恶化,只是那割掉的乳房再也长不起来了。

高亦健看得出来,其实三公真的很需要个帮手或学徒,虽说三公定的三、五、七、九看病,但平时病人来了照样得接诊。求医的病人有从城里找来的,有从其他山谷来的住山者,有时赶上几个病人同时来,三公就很忙。高亦健能帮的就是按方配个药,不抓药的时候就坐在一旁,细细观察三公望闻问切的过程,有时在院子里切药或是翻一翻大笸箩里晒的药。

有一次,三公老家来了两个后生打问到臭椿坪来找三公拜师,三公没答应,冷冷地把他们轰走了。高亦健不解:“您身边需要个徒弟,这两个人看起来挺灵光的,为啥不收啊?”

三公摆摆手:“看他们那眼神,就知道不是学医的料,想学挣钱我可教不了。”

三公身边一直没个徒弟,他不让高亦健做更多的事情,有时还催着高亦健下山。有的病人需要在这儿住几天,也帮着做些切药、晒药的事情。院子时常摆着十几个大笸箩,高亦健扫一眼就能辨认出那些药材,随着季节不同而变化,有冬花、黄精、重楼、当归等。夏秋时就更多了,院子里摆满了名叫“七儿”的草叶或根茎,药香满院,臭椿坪的药香传得越来越远。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