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读书小说

读读书小说>致工匠郑志明的信怎么写 > 28 因为热爱所以执着(第1页)

28 因为热爱所以执着(第1页)

发现工作中的快乐

我在跟周围的许多职场人士聊天时,发现了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

很多人平时生活得很开心,周末跟家人朋友到郊区的度假村散心,到新开的餐厅去尝尝鲜,偶尔约朋友去户外运动,心态上也是非常积极的。唯独一提到工作,要么就是心不在焉,要么就是愁眉不展,总之他们的快乐跟工作是分开的。有一位朋友说得很直接:“工作就是为了赚钱,没有钱拿什么去消费和娱乐呢?”

与此同时,我也发现,抱着这种想法的人,在工作上大都没有什么可观的成就,基本情况就是,多少年如一日,在相同的岗位上从事着同样的事情,没有一丝一毫的变动。有一段时间我在想:如果有高薪的诱惑,他们是否会变得积极一点?事实证明,高薪的激励效用是很短暂的,从3000元的工资上涨到5000元,可能就只在刚涨工资的那个月颇为兴奋,觉得干劲儿十足,三五个月后,就觉得是自己应得的了,又会回到最初的那种状态。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结识了一位自由撰稿人,他从事这份工作有十年了,每天都会写四五千字。我粗略地算了算,就以每月十万字来??

说,十年的时间,也是积累了近千万字的作品了。我问他:“每天都要写东西,不会感觉到烦吗?”他说:“不烦,还挺有意思的。我从来没把写字当成谋生的手段,完全就是出于兴趣爱好,写东西让我觉得很快乐,能找到自己的存在感。如果只是为了赚点稿费,那我肯定走不到现在。”

我想,这就是问题所在了。那些把快乐和工作分开的人,其实是没有发现工作的乐趣,没有抱着一种享受工作的心情去做事,因为是被动的、机械的、麻木的,所以才会感到厌烦。当你心里对某件事物产生了抵触和排斥的情绪时,那就不可能竭尽全力地去做,更不会要求精益求精。那些总能发现工作乐趣的人,他们在做事时是带着激情的,有一种自发的使命感,即使辛苦或遇到挫折,也不会有怨言。久而久之,两者的差距就拉开了。

提到雅虎,大家都不陌生,可提到它问世的经历,却不是每个人都知道。

当年,杨致远从美国斯坦福大学毕业后,留校与大卫·费罗一起进行项目研究,开始了两个人的博士课程。原本,他们的研究方向是自动控制软件,可不久后他们意识到,这个方向早就被几个公司垄断了,发展的空间很有限。

机遇,永远属于有心的人。正当他们为研究方向犯愁的时候,世界上第一个Web浏览器诞生了,杨致远很快就被它迷住了。他和费罗制作了各自的主页,并乐此不疲地天天泡在网上,研究工作也被搁置到了一旁。他们开始收集各自喜欢的站点,并相互交换。起初是每天交换,接着是几个小时一交换,再接着随时都在交换,收集的站点资料越来越多。他们不胜其烦,最后决定开发一个数据库系统来管理资料。

其实,这是一个很简单的创意,只是当时没有人想到去做。

杨致远和费罗把网络资料整理成方便的表格,将其命名为“杰里万维网向导”,“杰里”是杨致远的英文名。他们共享的这一资源,站点名单越来越长,随即他们就将站点进行了分类。很快,每一类站点也多了,他们又在每一类下进行了细分??然后,Yahoo的雏形就诞生了!核心就是按层次将站点分类,直到现在这一点也没有改变。到了1994年底,Yahoo一跃成为业界的领袖。

杨致远和费罗为了这份事业,几乎没有时间休息,可他们从未觉得辛苦,因为这时网络的发展已经给他们带来了潜在的商机。杨致远委托自己在哈佛商学院的同学做了一份详细的计划书,并带着这份计划书寻找风险投资者,那段时间他每天只睡4个小时。

多年后回忆起自己的创业经历时,杨致远说:“这项工作很艰苦,但充满了乐趣。有时我有一种从悬崖上跳下的感觉??不知结局怎样。我们想用网络做一切,也许什么也做不成,但我们不在乎,我们不会失去任何东西。人生最大的快乐不是金钱,最让人感觉良好的是你每天都在改变着世界。”

面对这些精英们的成功,许多人都是心生羡慕,却又望尘莫及。

其实,把每一位成功者的经历剖析开,你都会发现,他们的幸运并非从天而降,也一样是靠辛苦和努力铸成了现在的成就。唯一不同的大概就是,他们始终如一地保持着热忱和激情,无论工作处于顺境还是逆境,都能从中挖掘出有意义的东西,并体会到发自内心的快乐和满足。

想在工作中寻找人生的快乐,需要有正确的工作观,更需要具备积极的态度。不要总想着工作只是谋生的手段,你当努力去挖掘它的意义、它潜藏的快乐,全身心地投入其中。只有这样做,你才能够以饱满的热情去完成它,让自己的状态达到一个崭新的境界,从而实现自我价值,体会成功的喜悦。

找回对工作的热情

每天清晨的上班高峰期,街头尽是行色匆匆的人们,拥挤的地铁里人们或是闭目养神,或是低头看着手机,脸上没有任何的表情。很多人已经习惯了这种城市像车轮一样周而复始地旋转着的生活,加快步伐跟随着城市的快节奏,生怕晚一步就会落下。

忙碌、茫然、疲惫,都能够作为现代上班族的代言词。那些追随梦想、充满激情地为事业奋斗的景象,在现实中已经越来越难瞥见踪影。我曾问过许多在北上广等大城市打拼的年轻人:“你对现在的生活满意吗?你觉得自己忙得有意义吗?”我看到的是一张张带着苦笑的脸,听到的是一句感叹的话:“凑合吧。”

我知道,这一句感叹的背后,隐藏了太多的深意。

许多年轻人刚踏入社会时对工作满怀激情,很有干劲儿,可同样的工作做久了以后,就觉得枯燥无味,慢慢产生了厌倦的心理,就变成得过且过,我认识的一个女孩小罗就是这样。

几年前,小罗从重点大学毕业,靠着出色的外语能力和人力资源专业的背景,顺利进入一家大企业做行政助理。在周围的同学朋友看来,这份工作对小罗来说再合适不过了,一来专业对口,二来待遇丰厚、前途光明,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

刚入职时,小罗看什么都觉得新鲜,每天工作也很努力,晚上回家后还忙着学习和总结。工作了一年之后,她发现工作每天总是一成不变,按部就班,所有的事情都跟计划没什么两样,一点儿新鲜感都没有,更别提挑战了。大概是做得顺手了,也摸清了上司的秉性,所以做事时她也学会了偷懒、耍滑、懈怠。

又熬了半年多,她发现自己对这份工作彻底没兴趣了。每天早上睁开眼,她都不想起床,为上班烦恼不已。想起要挤公交、换乘地铁,就觉得头疼。即使走进了公司大门,坐到了工位上,脑子也是昏昏沉沉,还没干活就心烦意乱。

她有了辞职的想法,并跟朋友诉说了眼下的处境。朋友问她:“你想换一份什么样的工作?”小罗一脸茫然,说:“没想到,走一步看一步吧。”朋友说:“别身在福中不知福了。你现在做的,就是最适合你的了。你觉得没意思,那是你心里杂草太多。很多工作,比你现在做的事要枯燥百倍。”

小罗并不太相信朋友的话,觉得不是自己的问题,换做其他人,也可能会有类似的想法。当她向我咨询该“何去何从”时,我给她讲了自己听过、见过的从事其他职业的人:A君,学校食堂厨师。永远在做鸡腿和排骨,烧了十年。

B君,自由作家。临近交稿时,还在孕育灵感,有时一天都顾不上吃饭。

C君,外科医生。刚睡着,就被叫醒去做一个4小时的手术。

这不是特殊情况,类似的事每周至少会出现一次。

D君,高速路收费员。每天面对着一个小窗口,把一张张卡片送出去。如此无趣的事,要持续好几年。

小罗听完,似乎找回了平衡,感叹道:“我想,是我太浮躁了,期望过于理想化,总想着有份完美的工作,拿着不菲的收入,有大量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想旅游的时候随时都能启程,还没有人对自己指手画脚。其实,这么一比较来看,我的工作还是不错的。”

我不知道生活里还有多少个“小罗”,内心浮躁不踏实,却总在借用工作无趣,给自己解脱。想想看,你的忙碌是为了什么?是为了生活变得更好,是为了体现你的人生价值。如果每天浑浑噩噩,提不起兴致,那如何能崭露头角?更何况,人的兴趣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很多人最开始并不喜欢从事的工作,却依然能保持一颗沉稳的心,坚持“爱我所做”的信念,在投入的基础上萌生了兴趣和热爱。

当小罗打消了辞职的念头后,我告诉她,长期在一个单位工作想追求陌生新鲜的环境肯定是不现实的,但频繁地换工作对个人发展也没有好处,一定要自己想办法去克服这种焦躁的心理,在熟悉的环境下为自己制造“新鲜感”。

我给她举了一个网站编辑陆小姐的例子。陆小姐在一家网络公司做编辑已经六年了,现任部门的主管。每天在网站上介绍公司的产品,写各种文案,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许多人都觉得这份工作太枯燥了,做了一年半载就走了,有点耐性的也不过做上两三年。

当别人抱怨工作枯燥时,陆小姐说:“环境是靠人营造的,面对一成不变的工作事务,懂得为自己营造新鲜的环境,能够有效地保持工作积极性。”走进她的办公室,我看到里面摆放着一些植物,还有部分装饰品。她表示,自己隔三差五就会重新布置一下办公室,看起来焕然一新的环境,会让自己觉得很高兴。仔细想想,如果换一家单位,依然还是做这一行,也不过如此吧!

的确,生活不会时刻如你我所愿,能够有一部分满足你的想象,就已经不错了。当你产生消极懈怠的情绪,对工作和未来感到迷茫的时候,别急着把问题推向外部的环境和人,先问问自己的心,是不是它不够安分、不够淡定、不够清醒?是不是自己太急功近利、太心浮气躁、太好高骛远?

找到症结之后,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尝试着从心态到行动上做出改变,告别茫然,告别浑噩,你会重新发现工作的美妙,也会感受到它给你带来的变化,这是生活的乐趣,也是实现成功的最佳途径。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