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读书小说

读读书小说>内科常见疾病诊疗指南 > 第九节 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第1页)

第九节 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第1页)

概述】

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hemolyticuremicsyndromeHUS)由Gasser于1955年首先报道。其临床特点是微血管性溶血性贫血,急性肾功能不全和血小板减少。HUS在成人及小儿均可发病,但主要多见于小儿,是小儿尤其是婴儿期急性肾衰的常见原因之一。成人HUS患者多为青壮年,尤其以产后或妊娠妇女多见,预后较差,多遗留慢性肾衰,需肾脏替代治疗。HUS虽较罕见,但由于近年来对该病认识水平不断提高,误诊、漏诊减少,病死率明显降低。

【诊断要点】

1.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

(1)前驱症状:78.2%病例有前驱症状,多为胃肠炎表现,伴中度发热,个别呈急腹症,亦可出现严重血便。以呼吸道感染为前驱症状者占10%~15%。小儿可达1/3病例。前驱症状持续1~2周,继之进入急性期。

(2)急性期表现

1)微血管溶血性贫血。表现为短期内血红蛋白迅速下降,多降至70~90g/L,最严重可达30g/L。且贫血程度与肾衰严重程度不一致。血非结合胆红素升高,血清结合珠蛋白减低。血浆乳酸脱氢酶及其同工酶—丙酮酸脱氢酶均升高。末梢血涂片可见形态多样的破碎红细胞,超过2%。末梢血网织红细胞增高达6%~19%,最高可达80%。Coombs试验阴性。

2)血小板减少。表现为出血,可出现鼻、牙龈出血;皮肤紫癜、呕血、便血、眼底出血、咯血、甚至脑出血。血白细胞可升至(20~30)×109/L,与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不良相关,纤维蛋白原及凝血因子基本正常。FDP升高,90%病例血小板减少,可抵达10×109/L,随病情好转渐升高。骨髓检查巨核细胞正常,但数目增多。

3)急性肾衰竭。常为本病的突出表现。轻者呈非少尿型,重者可呈少尿型,少尿期可持续数日至数周,重者无尿致血容量升高,血压升高及高钾血症。尿检查有蛋白、红、白细胞及管型,蛋白尿多达1~2g/d,少数达10g/d。血BUN、Cr增高。

大量红细胞破坏,可出现高尿酸血症。

4)其他。中枢神经系统受累:1/3患者出现头痛、精神症状、昏迷、去大脑僵直、偏瘫或癫痫发作,重症可致死。肺部受累可有肺内微血管多数血栓,导致胸闷、憋气、咯血、肺功能不全等,侵犯心脏可导致心肌坏死,引起心力衰竭、心律失常、重者可致死。

(3)慢性期:有10%~40%患者可发展为慢性型,主要表现为肾功能损害。轻型患者可于数周至数月内恢复正常;重型患者可发展到尿毒症。此外,还有神经系统后遗症:如智力降低,行为异常,偏瘫等。

2.病理改变

(1)光镜:急性期病变典型,肾脏呈微血管病变,表现为广泛的纤维蛋白的沉积形成纤维素性血栓。内皮细胞肿胀和基底膜分开。毛细血管腔闭塞。并可出现系膜增殖,严重者系膜溶解、小动脉受累,肾皮质坏死。晚期肾小球硬化,玻璃样变,肾小球荒废,肾小管萎缩及间质纤维化。

(2)免疫荧光:早期于毛细血管壁和系膜区可见纤维蛋白,其后偶可见IgM、C3、C4、C1q等沉积。

(3)电镜:内皮与基底膜间充以细微纤维、红细胞碎片和血小板,沿内皮细胞侧可见新形成的薄层基底膜。

凡在前驱症状后出现严重溶血性贫血、血小板减少、急性肾衰竭者应高度怀疑本病。末梢血网织红细胞增高、血浆结合珠蛋白减少,末梢破碎红细胞计数超过2%,血浆乳酸脱氢酶及其同工酶———丙酮酸脱氢酶升高,血肌酐正常,B超双肾增大等均有助于HUS的诊断,应该指出HUS是一种综合征,只要具备上述三种临床表现即可作出诊断,病理不是诊断的必备条件。

【治疗原则】

1.积极抗感染,纠正水、电解质紊乱,补充热量和营养,加强支持疗法,合理对症治疗。

2.早期充分透析,可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3.必要时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或血浆置换。

【治疗方案】

无特效治疗,目前治疗方法如下:1.一般治疗。包括抗感染、加强营养支持等。

2.急性肾衰竭的处理。提倡尽早开始透析治疗。凡少尿、无尿超过2日,血尿素氮及肌酐迅速升高、血钾高于6mmol/L、严重代谢性酸中毒、水潴留引起或脑水肿先兆。以及难治性高血压者均应尽早透析治疗。透析首选腹膜透析,能避免全身肝素化,且血流动力学稳定,特别适于老人、小儿。

3.输注血浆。新鲜冰冻血浆可补充血浆中缺乏的抑制血小板聚集的因子,使病情缓解稳定。首次30~40ml/kg以后每日15~20ml/kg,避免输血小板以免血栓加重。严重贫血者,输血有助于改善症状。

4.血浆置换。借以去除血浆中的vWF、TPA-Ⅰ及合成PGI2的抑制物。每次置换2~4L,开始时每日1次,3~4d后改为隔日1次或每周2次。若配合输注新鲜冰冻血浆,每日1次,连续3~10次,效果更好。但也有人认为血浆疗法可减轻短期肾脏损害,长期疗效不肯定。

5.抗凝剂及血小板解聚药。疗效不肯定,有人认为应用肝素及双嘧达莫可减少纤维蛋白降解产物,血小板计数恢复正常,肾脏病变减轻,也有人认为无效。

6.PGI2。HUS早期,未出现少尿或无尿时,输注PGI2可能有效,初始剂量2.5ng/(kg·min)渐加至5ng/(kg·min),但对病晚期应用效果不佳。

7.维生素E。可清除自由基,抑制过氧化反应,抑制血小板聚集,应用维生素E可改善HUS病情,有报道应用大剂量维生素E1000mg/(m2·d)治疗16例重症HUS患儿,全部有效。

8.肾上腺皮质激素。疗效不肯定,且有加重高凝的作用,不主张应用。

9.肾移植术。部分已进入慢性肾衰的HUS患者,可考虑肾移植,但移植肾可再患本病。

10.中医治疗

(1)病因病机:溶血性尿毒综合征依据其临床表现,相当于中医的“水肿”、“瘫闭”、“关格”、“血证”和“虚劳”等病证范畴,其病因为气虚、淤血交织为患,水肿为气虚不能运化水湿。

淤血阻滞三焦水道的共同病理产物,是加重病情的新的致病因素。“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这是中医理论在发病学上内外因互相作用的观点。气虚是本病发病的病理基础。气虚不断加重,病情也逐渐恶化。淤血是气虚血运不畅和血溢脉外的病理产物,又是导致血虚、进一步加重气虚的病因。

(2)辨证治疗:本病以面色苍白,尿血,尿少或尿闭,水肿为主症,根据病机应当补气养血,化瘀利水为基本治则。以黄芪、人参、白术、益母草、白茅根、丹参、三七粉、鸡血藤、当归、川芎为主方。脾肾阳虚加附子、干姜;肺肾阴亏加麦冬、女贞子、旱莲草;湿热中阻加枇杷叶、竹茹、黄连;兼发热者加大黄、丹皮等。

【注意事项】

该病起病较急,病情进展较快,部分患者血小板降低明显,血液净化治疗时应注意抗凝药物的选择和使用。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