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读书小说

读读书小说>瓦房店在哪 > 村路(第1页)

村路(第1页)

我最大心愿就是修通这条路!”

这是2014年夏季,我第一次入户走访时,站在炎炎烈日下,老孙急切地对我说的。身旁的坡地里稀疏的茶带间套种的苞谷,顽强地长成了一片林。不远处有一座老旧的土房子,是老孙的家,房子年久失修破败不堪。走进房屋,老孙知道我们走了七八里山路,递给我们一瓶啤酒解渴,见我们婉拒,又赶紧催促老伴烧开水。

老孙说:“这里是东木镇三官堂村一组,小地名枣树垭,距离村委会有十几里。由于不通公路,生活用品都是从邻村买的。我用3年时间,挖了一条通焕古镇刘家河村的便道,可以过三轮车。”

我不禁对这个瘦小的老汉肃然起敬,提出要看看他修的路。出门向东,果然看见一条宽两米左右的便道,路面比较平整,车辙的痕迹一直蜿蜒盘旋到了邻村路上。

“我们这里种子、化肥都是从刘家河买的,人家可以用摩托车和三轮车送。而我们村就不行,每年茶叶都是刘家河村的商贩来收购的,价钱被压得很低,钱都让商贩赚了。”老孙无奈地说。

在接下来的交谈中我了解到,老孙今年六十多岁了,和老伴一起带着一个孙子生活。儿子在外务工。制约他们发展的主要是交通不便。要是有一条通村路,沟通三官堂村和刘家河村,到县城可以节省20公里。家里出产的农产品就能换成钱了!

村里人都说老孙是个倔老汉,他拖着病体,披星戴月,半夜三更修路,坚持要把路修到村里!一组人户本来就少,青壮年劳力大都外出务工去了,只有老孙孤独地坚持着,他是坚持着全村人的梦想啊!

是啊,三官堂村距离县城50公里,是全县比较偏远的山村,交通落后一直是影响村子发展的短板。解决村路问题,也就是实现脱贫致富梦想的一个切入点。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我和驻村工作队一起,把这条路写进规划里,落实到行动中。

我们走访了全部贫困户,熟悉了每一家的基本情况,了解各家各户不同的致贫原因和困难。喝过了农家水,吃过了农家饭,渐渐互相熟悉起来。我们逐渐明白了“第一书记”是一种使命、一种担当、一种奉献。驻村干部与群众是鱼和水的关系,上不能辜负组织重托,下不能辜负群众期盼。

后来,我又多次到老孙家走访,老孙都要问起通村路的问题,问路什么时候能开始动工,说他好继续出力。可他的身体老毛病常犯,又怕心有余而力不足。说完了还让我看他自制的一辆三轮车,木制的车厢,用耕地机做牵引,只是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开到村里去。

我安慰他说已经和村“两委会”商议决定修路了,目前正在规划路线,筹措资金。老孙露出了满意的笑容。谁料,2015年春节期间,老孙因积劳成疾去世了,儿子把他安葬在他修的便道旁边。没能看到村路修通,竟成为老孙的遗憾。

秋季里,随着挖掘机的轰鸣声,一条五米宽的通村路开工了。公路平坦舒缓地延伸到枣树垭,通向刘家河村。每一个经过老孙墓前的人,都会叹惋不已。老孙虽然没有墓碑,但口碑已经开始流传。

就在这一年里,村里的安置点修建起来了,三幢大楼拔地而起;村里制定了村规民约,开展了乡风文明活动;村里制定了产业发展帮扶奖励措施,帮助贫困户发展产业,老孙的儿子回到家中栽种下了20亩丰产密植茶园……这是老孙所不知道的。

我讲述老孙和一条村路的故事,是想告诉和我一样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的第一书记们:战斗的号角已经吹响,群众需要我们,与其在温室里成长,不如在广阔的天地里大显身手!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