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是想过待功成名就后,对褚家人赶尽杀绝,杜绝野草再生。
可眼下他认为太后还有利可图,杀了她反而没有好处,况且昨夜声势如此浩大,不是他的作风。
张英奕又问:“殿下离开时,主殿殿门是否落锁?可有在寺中看到其他可疑之人?”
谢承昶闻言微怔,但还是如实地摇头坦言:“都没有。张尚书的意思是,昨夜有人将太后关在了殿中?”
难道是有人想嫁祸他?可那人又是从何得知他昨晚会来礼佛寺?
“传圣上口谕!”
赵辛疾马前来,匆忙下马后跑入了礼佛寺,在一群人中找到了敬王殿下,而后大步上前对其躬身行礼说道,“殿下,皇上召您即刻进宫面圣!”
谢承昶愕然,刑部这才刚找上他,父皇怎么这么快就得到消息了?
叶隐平静地伫立在不远处,漠视着礼佛寺中发生的一切,默默在心中开始下一步的谋划。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观阅!
第105章尖刺
谢承昶满心疑惑地紧随着赵辛入宫,垂首在勤政殿外候着,直到听到殿内传召声,这才入殿请安:“儿臣向父皇请安!”
秋末冬初时,他向父皇自请回封地琨州,离开前并未亲眼见到父皇,算起来他们已有三月未见了。
可不过短短三月,他见父皇两鬓全白,面容枯槁,握笔的手止不住的颤抖,额头的虚汗擦不完似的往外冒,与上一次相见比较显然是苍老了许多。
谢元叡沉眉质问:“昨夜你见过太后了?”
他方才听魏顺说谢承昶是昨日傍晚抵达的庆都,刚在旧宅落脚就被太后叫了过去,待了有一段时间才离开,两人定是有所交谈。
谢承昶不知道皇上的消息是从何得来的,但他既然被问起,回避反而显得嫌疑更大,于是说道:“回父皇,太后是看着儿臣长大的,许久不见,儿臣对太后甚是想念,本就打算找机会向太后请安。恰巧太后懿旨传来,儿臣便去了礼佛寺,与太后说了些贴己话,没多久便离开了。”
他的言语中并未提及太后交给他的盒子,只说了能让旁人知道的。
谢元叡眯眼紧盯着谢承昶,目光中满是审视,准备找到对方一丝一点,就立马发落。直至确认谢承昶的神色坦然,不像是说谎的模样,谢元叡才开口问:“你在琨州待了三个月,近况如何?”
谢承昶并不意外自己会听到如此跳脱地询问,因为他父皇真正关心的只有自己的颜面和手中的权利,而关注太后重伤的原因,不过只是觉得皇权被人侵犯,感到气愤罢了。
他在心中冷笑,合手低头汇报:“回父皇,有您明心慧眼地督促朝廷铲除奸佞后,大齐江山日渐稳固。琨州是父皇赐给儿臣的一块福地,自然是太平无忧。”
谢元叡闻言,漠然地轻呵一声,将面前案上的奏疏直接丢到了谢承昶面前,想要个解释,“你不是说琨州会协助闾州度过难关吗,那闾州的奏疏怎么一直往朕手里送?”
他派出盯紧谢承昶的督粮道在这三月里只在抵达琨州后,给庆都递过一份折子,往后两月再无音讯。后来他又派了几人潜入琨州,传回的消息称敬王的确在调动人手清理粮道,可他不明白为何齐西灾区的情况迟迟不见成效。
谢承昶一直垂着眼帘,看着是一副恭敬模样,却是在回避高座的审视目光。
“父皇,这三月来儿臣近乎调动了琨州粮仓的大半粮食驰援闾州曲州等地,也在尽力配合朝中的征调令,还修整了琨州内的粮田与城外粮道。”他说着,叹息了一声,言语无奈地说道,“奈何灾民们被饿极了,根本讲不得道理,疯狂抢夺粮食不说,还不愿意配合政策放壮丁离开。”
谈至末尾,谢承昶又长叹了一声,右手故意揉了揉自己的左肩。
谢元叡忖量着他,问:“你的肩膀是怎么回事?”
谢承昶当即放下右手,略显为难地解释道:“儿臣想为朝廷分忧,便主动前往灾区分发粮食,过程中不慎被百姓撞了一下,无碍的!”
他深知父皇的脾气,所以故意在前言提到灾民刁蛮,时下父皇定会觉得这些百姓在无视皇权,便不会追究他的责任了。
谢元叡目光低下,看向了散落一地的闾州知州上递的奏疏,甚是不满地斥责:“闾州这是想做什么?欺君吗!”
“父皇息怒!”谢承昶旋即劝慰,温声道,“儿臣想这些百姓只是饿了太久,担心朝不保夕吧!既为大齐王爷,儿臣定会想办法缓解百姓焦虑,配合朝廷尽快平息这场大祸。而且父皇指派给儿臣的督粮道大人对此甚有经验,前段日子还请命外出巡查,想亲自理清齐西一带粮道的真实情况,等有了结果,很快就能推进下一步了。”
他知道父皇疑心颇重,绝不可能只派了一个督粮道盯着他,所以顺口将此事圆了过去。
“做得不错。在琨州待了一段时间,敬王倒是成长了不少。”谢元叡夸赞了两句,而后定神再言,“既知太后素来宠爱你,若想起什么有用的线索,立即告知刑部衙门,也好早日找出谋害太后的歹人。”
谢承昶合手躬身回应:“儿臣明白!”
谢元叡大病未愈,本就兴致不高,摆了摆手便让谢承昶退下了。
就在谢承昶离开勤政殿后不久,叶隐缓步走了进来,镇定地站在谢元叡面前。
赵辛传圣谕带走敬王之后,北镇抚司的林千户突然来寻他,说皇上命他即刻进宫,叶隐不用多想就知道谢元叡想问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