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读书小说

读读书小说>锦秘产品属于什么档次 > 第三章 年轻有为 一(第1页)

第三章 年轻有为 一(第1页)

他看着前面的三岔路,如果说前面的人生他把精力都花在了工作上,那这后面的人生,他只有一个目标,那就是找出毁了白兰的凶手,将他们绳之于法。

以他对这几个漏网之鱼的了解,他们现在的藏匿只是躲避风头,决不会洗手不干,而从他掌握的资料来看,他们作案的选址并非随机,从线路上其实有迹可循,那些所有的路线和资料都早已刻在他的脑中,他会用余生,来找到他们,给白兰一个交代。

陆邕的车子启动,没走他一直行的路线,而是朝最右边的岔路开去,三楼靠右边的一个大窗户后面,一位稍有些啤酒肚的男人看着车子轰鸣着绝尘而去,终于微微舒了一口气。

半年后。

邕城再次登上热搜,这次是邕城博物馆被国家文物局授予“可移动文物纺织品修复资质”,这样的殊荣对一个博物馆来说,足够记入史册。

阳光透过博物馆巨大的玻璃穹顶,洒落在慕名前来看展的游客身上,一静一动,勾勒出一幅安静的动态画卷。穿过博物馆中厅,沿东楼梯下行到后院,通过一道特殊的安检门,便到了纺织品修复室。

推开门进去,这间挑高超过四米的大开间里灯光明亮,整洁宽敞,房间里开着温度和湿度都适合文物存放的恒温空调,但扑面而来的一股来自文物上的腐臭气霉烂味,还是让初进去的人难以适应。

房里放着各种仪器和几个大的“手术台”,台上是等待手术的上百年甚至上千年的“病患”。

里面两张台边各自站着一位穿着白色工作服的姑娘,全都聚精会神的埋头“手术”。

台下的筐里放着卷成圈的各色托裱的底绢和绉丝纱,墙上的工具架上有序摆放着毛笔,针线,剪刀,小网格等看起来有些怪异的“手术工具”。

阳光从玻璃窗外照进来,这些从丝织文物里含带出的古墓灰尘和微生物,在光束中隐约可见漂浮在空气中。

在这工作了两年多,早已习惯这个味道的张雅楠连口罩都不戴,小巧的身形挨着台边,清亮的眼睛一寸寸的仔细检查着眼前这幅已经经过前期去污处理,但依旧看起来颜色灰暗,多处线头脱落的“龙凤呈祥”纹样壮锦。

这张万历年间的壮锦面长约两米二,宽约六十六厘米,以棉纱线为经,蚕丝线彩染为纬,采用通经断纬的方法巧妙交织而成。

从断面上依稀可见龙形和凤形相互环绕成圆环,环与环间装饰雷文和鱼纹。即便这张“龙凤呈祥”腐烂得厉害,很多绣金的金线脱落,花边全散,纬线全都没有了,只剩下一团像玉米的须须一样凌乱、打结的乱麻,但依旧能看出这幅壮锦当年织成之时是何等的绚丽精美。

其实这张“龙凤呈祥”出土至今已接近十年,因当初出土时脆化严重,一碰就会脱落破碎,限于当时的人力和修复条件无法实施修复,它便在邕城博物馆的库房里默默躺了近十年。

如今因为设备条件和人才引进的更新,这才把它的修复提上日程,恰好博物馆明年要举办一场民族织物的展览,这幅精美壮锦便成为了整场展会的重中之重。

织物修复室里的头儿是位带着眼镜的小老太太,年过六十又被返聘回来的梅姐,她把修复壮锦的重担,交给了科室里虽年轻但修复技术和历史知识都扎实过硬的张雅楠。

修复室里不是没有比张雅楠资历老的,但在梅姐眼中,张雅楠就是她的接班人,安排这次的任务,就是为了让她的履历上加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张雅楠倒是没想这么多,看到这张污染黑皱,没有任何美感的壮锦,作为一名修复师,她当下只想着赶快把它清理干净,弄平缝好,让它早日焕发生机,展现真容。

这些年张雅楠修复过不少文物,但每次看到出土损坏的纺织品,她依旧还是忍不住这种急迫的修复心情。

用梅姐的话来说,一名优秀的修复师面对破损的文物就应该有这样的冲动和愿望,而她,注定就是吃这碗饭的人。

其实在接到修复“龙凤呈祥”的任务之前,张雅楠就已经对壮锦这门少数民族传承至今的手工技艺格外关注。

据史书记载和考古资料证明,广西自古就是产麻基地,麻织业发达,少数民族锦的特点就是棉丝、麻丝合织,棉麻为经线,丝作纬线,织出来的锦结实厚重,色彩绚丽。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