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读书小说

读读书小说>最后的握手 朗诵 > 序 二(第1页)

序 二(第1页)

吕人俊

散文,它是文学样式中快捷的轻骑兵。

散文创作,这是人类感情表达的一条生活流泉。

扎根浙南山区,从事教育事业的徐世槐,长期以来,他把读书、教书看作是人生与之不可分割的事业。

在故乡教书育人的岗位上,由于敬业,他先后赢得的荣誉众多,但做人低调的他,从不张扬,这也许是他的个性使然。

每天八小时以外的时间,他写点感受最深的,而又最值得一写的人和事的文章。从此,业余写作已成为他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种乐趣和享受。

长期以来,他积累了许多文章。当他反复地、满意地面对业经筛选、删改好的每篇稿子后,一部散文书稿,便在他那多情的眼帘里形成,其书名《绿色长廊》,已于1997年正式出版,这是徐世槐人生中的第一部散文集。时隔12年,该书再版一次。

此后,不甘寂寞的徐世槐,从他那些感人的行动中,曾经吐露过发自他心灵的寄语:“用口与笔给后辈留下知识。”新近,世槐老弟特地送上第二部已编排就绪的散文集稿样,其用意有二:其一,让我为书作序;其二,以第一位读者身份挑刺儿。在一时难以推辞的盛情面前,我终于接过《最后的握手》的书稿。回味浓、创意新,我为他再出成果而感到高兴,也为他祝贺。

书稿读后,让我感悟到作者尝试着散文创作的新理念,已逾越“形散神不散”的陈式旧套的制约,诸如第一辑里的《丰碑》《麻雀学校演红剧》;第二辑里的《重出江湖的百丈漈》《龙麒源观水》;第三辑里的《两盆蜡梅》《淡如水、浓于水》;第四辑里的《白莲花开》《你,让我高歌》……

以上所列举的部分散文作品,不论作者怎样剪裁落笔切入,或者是不同一般地选准最佳角度而落墨,让人读了似觉清新;让人吟诵着犹感沉醉于淡淡诗意之中,很值得人们品读和欣赏。

我们认为,余秋雨领衔的文化散文,是20世纪散文史上很值得关注的文体革命。继文化散文热潮之后,2008年,以周闻道、周伦佑为首的散文家与文艺批评家发表了《散文,在场主义宣言》一文,提出“在场主义散文”,强调的就是散文作者主体的在场与作品客体的去蔽,“在场主义散文,就是无遮蔽的散文,就是敞亮的散文,就是本真的散文”。

著名文艺评论家范培松进一步论述:“最重要的在场,是文化人性的在场、散文与文化人性同在,散文与文化自我同在。”本书选取的78篇散文,大都从第一人称出发,写“我在场”所做所见所闻所感,敞开自己的心扉,无遮藏地抒情怀,写气节,谈思想,介入了“文化人性”。

这本集子作者有意无意地进行“在场主义”的尝试。“在场主义散文”如果加强人性的批判,就会显得更加有活力,这不仅是本书作者,也是所有散文写作者今后所努力的方向。

是为序。

2014年10月19日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