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读书小说

读读书小说>彼岸花 > 第十七章(第1页)

第十七章(第1页)

中午吃饭时间,周法广急匆匆地把厂房设计图送了过来。他一进院子就喊:

“玉贤,快给我下碗面,我还要赶回去上下午班!”

李蓉生夫妇很受感动。他们这位姐夫真把建厂当成自己的事了,拼命抢时间。昨天回去顾不得休息,连夜绘制厂房图纸,从平面示意图到结构施工图,一个步骤也不省,熬了大半宿眼睛都红了,早上照样赶去单位上班,这又利用中午工休赶紧送过来。张玉贤赶快进厨房去烧水下面,李蓉生闻声放下饭碗就去泡茶。

利用玉贤做饭的工夫,周法广把一卷图纸展开摊在桌子上,告诉李蓉生哪张是房屋整体效果图,哪张是平面示意图,哪张是房屋架构图,地基图是哪张,地面该怎么处理,一一详解给李蓉生听。虽然这些知识是初次接触,好在几年大学也没白上,领悟起来也并不困难。就像说到屋面结构,周法广指着屋梁说:

“屋架采用人字梁结构,底部两根直径25厘米粗的钢筋作为拉梁,两个斜面与立柱则采用规格为45×45的角钢,做成两个背靠背的直角三角形,它们与底部的拉梁构成一个完整的人字梁屋架。这种结构既省材料,稳定性又好。斜面上每隔一米设有防滑块,便于固定屋面。屋面采用陕西省石棉制品总厂的大波型石棉瓦,这种瓦强度高、施工简便,用上二三十年都没问题。”李蓉生听他这样讲解的时候,就在大脑的库存里调动起相关的知识,积极地参与解读。由此他就明白搞设计的人是怎样思考问题的,他们不但要考虑施工对象的要求和标准,理解它们各部功能之间的协同关系,还要兼具省料省时等时效原则,当个设计人员还真不简单哩!

周法广正讲得眉飞色舞的时候,张玉贤端一碗臊子面进屋来:“法广哥,先吃饭。连颠带跑的,早把你饿坏了吧!”

周法广接过面碗,用筷子一挑面,底下卧着的鸡蛋露出来,笑着说道:“臊子面就对咧,还卧鸡蛋做啥呢!”

“看你说的,把你饿坏了,玉凤姐找我要人,我俩可赔不起!”

周法广笑了笑,看来也是饿极了,一口就咬去了半个鸡蛋。他一边吃饭还一边给李蓉生指点取巧的方法:“做人字梁屋架,去找你玉凤姐的妹夫。他在西都常压锅炉厂钣金车间当主任,焊的屋架又结实又漂亮。报你姐的名儿,说不定还给你个成本价!”

他想了想又说:

“屋架上托石棉瓦的小檩条,还得四十多根。长吉县木材公司离咱最近,他的销售科科长我熟,到时候你就找他。”

吃完饭他一边抹嘴一边又说:

“陕西省石棉制品总厂销售科科长老袁,是我老朋友。他手里有一种次品瓦,其实使用效果不亚于正品,就是有的缺个角,或者表面多了一块疤,一点也不影响使用,价钱可差老大啦,省一半哩!到时候我给你写个条儿,你去找他!要知道,就是办个小工厂,没有三四万也过不了场,能省的地方尽量省!”

周法广就这么个人,总把别人的事当作自己的来做,能想到的他都替你想到了,这让李蓉生的心里热乎乎地直感动。他想找一种方式报答这位义兄,他真诚地提议说:

“广哥,你看你人脉这么广,我想背靠你这棵大树乘凉哩!”

“啥意思?”周法广的目光翻过镜架,打量着李蓉生,不解地问。

“你来入伙儿吧,咱弟兄俩一块儿干!”

“瞎说!哥就是帮帮你。再说,哥就是个动动嘴还行的人,真正要说冒险的事,哥还真不如你!”

“那,我给你开工资!”

“胡闹!哥有工作,你姐也有单位,月月都有工资,够用着哩。以后不要再提这一栏儿,再提哥就不给你跑咧!”

在周法广的剖析下,李蓉生弄懂了整套建厂图纸的原理结构及要点。周法广提议去找找合适的建厂地址。李蓉生问:“选多大一块地合适?”

“咱的厂房设计是考虑了老蒋小轴生产流水线的需要,兼顾后期能力发展的预期来制定的。厂房面积有二百五十到三百平方米之间就可以了,厂区则以一千多平方米为好。”周法广想了想,说,“也就是一亩到一亩半地的样子。”

李蓉生领着看了两个地方,周法广认为都不理想。他说:“咱搞的机械行业,说到底大多数时候都是与钢铁打交道,汽车进出方便是一定要考虑的。”

当他们来到繁忙的雁鸣大道,看着车流南来北往的时候,周法广一锤定音地说:

“我看最好的厂址,就应该选在这雁鸣大道的两侧,无论是东还是西,我看都好!”

具体选在哪儿,周法广交给李蓉生自己去定,他就赶回单位上班去了。

这雁鸣大道自古以来就是一条充满传奇色彩的人文大道。走出大南门外,通过它你就踏上了终南捷径,可以直上太乙天都与太上老君论道;若想寻觅老君当年得道的仙方,也可以通过时光隧道去楼观台听他说法;或者你更喜欢游览名山大川,那么去辋川与大诗人王维以诗会友也是不错的选择;顺便去杜陵塬上兜风,抑或到兴教寺里听和尚诵经,都是非常惬意的事。这条大道两侧古今胜迹荟萃,旅游景点星罗棋布,数不胜数的关中瑰宝就像巨大的磁场,吸引着四面八方的文人雅士前来观赏寻趣。

这雁鸣大道自古以来又是一条经济发展的高速通道。秦岭南北的连接,西北五省的通衢,风送云涌而来的商贾,奔流澎湃的车流,推动着这条经济大道的蓬勃发展,催生出日新月异的变化。李蓉生清楚地记得,当年上大学走过这条路时的情景。那时道路两旁不是绿油油的麦苗,就是黄澄澄的油菜花,放眼四野莫不如是。那时的路面起伏弯曲,双车会面时须小心避让才能通过。后来车辆快速增多,行人出现拥堵,公路局在此设点统计,路面开始拓宽。可是四年前两车道才拓宽为四车道,现在就又不够用了,眼下又要拓宽为八车道了。原来弯曲的公路现在神奇地被抻直了;原来上塬爬坡的路面,被高低扯平变得平坦宽大了。看着那些高大的设备———挖掘机和推土机、压路机和铺路机———简直就像一个个法力无边的天兵天将一般,山河道路全由它们按照心愿来安排。李蓉生感到很震撼。每每看到这些,他不由就想起自己当年当队长时,带领社员们平整梯田时寸土难移的情景,心里真是感慨万千。这也不过十来年的光景,国家改天换地的能力提高了何止百倍呀。国家的高速发展又让他深感惭愧,身处这样辉煌壮丽的时代,每个人都应该出一份力,否则那真是有愧于这个时代,更是有愧于这个国家呀!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