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读书小说

读读书小说>近代中国的大惨案 > 第316章 漏网整整15年1984年义县马圈子胡同1024袭警案(第2页)

第316章 漏网整整15年1984年义县马圈子胡同1024袭警案(第2页)

面对这起15年前的积案和两条重要线索,公安局领导首先想到了犯罪心理测试技术。义县刑警队近几年依靠公安大学心理测试中心的支持,通过运用这一高科技手段已经成功地破获多起疑难案件,因此刑警们对它的威力十分笃信。

经辽宁省公安厅和公安部刑侦局同意,此案的测试任务被正式委托到公安大学心理测试中心,这里是专门从事由公安部审定的系列心理测试系统的研究开发和技术应用部门。该中心的武伯欣主任考虑到案件的难度,决定和丁同春副主任一同前往义县主持测试。

类似这样长达15年之久的积案,武伯欣早在1996年8月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就碰到过一起,那次测试认定之后,审讯只进行了20分钟,犯罪嫌疑人就声泪俱下地交代了15年前的犯罪过程。这一成功案例充分说明,在作案过程中形成的犯罪心理痕迹会长久地留存在作案人的记忆之中,难以消失。

但这种情况是不是具有普遍性?

义县的案件客观上无疑又提供了一次科学验证的机会。

武伯欣在了解案情后,又直接到现场对当时的作案过程进行了犯罪心理动态分析描绘,并从中确定应属于作案人所独有的犯罪心理痕迹。这是一个很关键的技术阶段,目的是为编写测试题做好必需的准备。

武伯欣根据案情分析和案发现场情况判定:跟踪受害人的路线、作案人的穿着、行凶过程等会在作案人的记忆中留下深刻的“痕迹”。预估如果在下一步的犯罪心理测试中,被测试人对依据这些“痕迹”编写的目标题全部呈相关反应,就可认定其为犯罪嫌疑人。

首次接触杜某等是在1999年3月20日。

这六名嫌疑人在毫无所知的情况下,受到了警方的传唤。

当晚,在义县刑警队武伯欣和丁同春正式接触犯罪嫌疑人。按照犯罪心理测试技术的工作程序,每测试一个嫌疑人之前都要先进行测前访谈,然后开始测试。

杜某被带到刑警队时,一脸的满不在乎,对随他同来的妻子说:“你先回去吧,没事儿,我很快就会回去的。”

然而,事实正好相反。在对杜某进行测前访谈时,问他:“你还能想起来1984年10月24日晚上都干什么了吗?”

杜某仰面望天,呈认真回忆状:“哦……我在家看电视呢……记得是足球比赛。有我爸我妈证明。”

好嘛!15年前的一天晚上的事记得如此清晰,且不忘说出证明人来。武伯欣和丁同春相视一笑。

果然,在下一步的测试中,心理测试系统的图谱清楚地显示出了他的犯罪心理痕迹,所有涉案目标题均为显着相关!

杜某被认定为作案成员之一,这就注定他是回不成家了。

张某因中午喝过酒,不具备测试条件。另外四名嫌疑人经测试均被排除,认定与此案无关,说明第二条线索不实。

第二天晚间用同一套题再测张某,三遍之后也被认定为作案成员之一。同时,认定此案为两人结伙作案。

武伯欣几年来运用心理测试系统已经实案测试过500余起疑难大案要案,准确率达98%以上,因而对测试的结论非常有把握。

他告诉办案人员:重点审讯杜某!

董振学被害案就这样被打开了缺口。

随后的审讯还较顺利,张某、杜某在顽抗了一段时间后,相继交代了作案过程,两人的交代材料相互印证,与现场勘查情况十分吻合。办案人员在犯罪心理测试专家的协助下,经过锲而不舍的努力,终使15年前的那起面目模糊的积案一点儿一点儿地清晰起来。

1982年,逃脱了拘留处罚的杜某对派出所所长董振学怀恨在心,时时想着要出出这口恶气。

1983年,杜某与同在酒厂上班的张某结拜磕头兄弟时,就琢磨着利用一下张某。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二人称兄道弟一年后,杜某告诉张某“有人跟我过不去,想教育教育他!”张某拍着胸脯,满口答应帮忙。

1984年10月24日下午,杜某在马圈子胡同口遇见董振学骑车外出,估计是有人请董吃饭,遂临时起意决定利用这个机会动手。杜、张二人身藏砍刀,骑车在董振学回家的必经之路上来回转悠。

大约晚上7点钟,杜某在义县大佛寺附近发现董振学,二人一直跟踪到马圈子胡同内,张某在前用车将董振学别到墙边之后,张、杜二人从前后两个方向砍杀董振学。

得手后,张某见被砍的人身上有枪才意识到杜某的仇人原来是警察。杜某抄起手枪,扔掉包枪的红绸布,问张某要不要,张某畏惧地摆摆手,杜某将手枪插入腰间,随后二人逃离现场。

关于遗留在现场的那顶单军帽,据张某交代,事后杜某问过他,自己干事时戴没戴帽子,又四处找过,但没找到。

令人遗憾的是,作案人使用的杀人凶器早已被扔进义县大凌河,这些年来河水改道,现已无法查找;那支杜某抢走的手枪被他拆卸后乘火车分散扔在数百公里长的铁路线上,具体方位早已记不清,虽经办案人员沿线多方查找,均无结果。

当然,最为遗憾的应是15年前的“漏查”。不过,此案能在15年后快速突破,再次证实了犯罪心理测试技术的科学性——-罪犯虽然躲过了15年,但到底还是没能逃脱法律的制裁。

2000年7月10日,辽宁省北宁市人民法院对杜某、张某袭警一案作出判决,杜、张二犯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

喜欢中国近代轰动案件请大家收藏:(www。cwzww。com)中国近代轰动案件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