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臣以为,这位明太祖朱元璋或许也会想要和陛下交流一二。”陈平安安慰道。
“明太祖朱元璋最喜欢读的就是唐史,其中对陛下的文治武功和丰功伟绩也颇为赞同。”
李世民一听。
又想到了。
对啊。
那朱元璋乃是后世人。
所以,他肯定是读过唐史的。
那么。
他喜欢读唐史,而现在,朕也喜欢读明史。
这也算是一种交流了吧?
李世民想了想,又拿起了明史来细细啃读。
朱元璋的御下手段,也是让他佩服。
如徐达、常遇春、汤和等名将,犹如刘基、李善长、胡惟庸等谋士,都甘愿为之驱使。
特别是朱元璋的出身,以草莽成英雄!
……
寒意渐起。
北风也开始呼啸起来。
国子监的学室这边已经开始生起了炉子。
这般待遇也算是非常高了。
其他的学院都没有这么高的待遇,火炉子也不是每一个学室都能配备。
火炉子要不了几个钱。
关键是这天天烧着石炭,一天下来,花费可就多了,一个冬天下来,石炭的费用不是一般的学子能够承担的。
好在,如今的学院的教学楼用的都是钢筋混凝土,墙比较厚。
再加上,又用的比较厚的玻璃大窗户,保暖效果非常不错,比普通的学子在家中还要暖和一些。
大部分的学子,为了读过这个冬天,大部分时间都选择在学室里面度过。
“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
“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唯于理有未穷,故其知有不尽也,是以《大学》始教,必使学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以求至乎其极。”
“至于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贯通焉,则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
“此谓物格,此谓知之至也。”
这是大学的内容。
孔颖达教这些学生们背诵。
背诵了之后,再教导他们如何理解这一章的内容。
教会了内容,还要学会如何去用,又该如何辩理。
儒学到了现在,其实已经是慢慢地吸收着各种文化为己用。
所谓的辩,本来是辩士。
先秦时期的诸子百家就有这样的人。
最有名的就是公孙龙的白马非马之辩。
儒学到了现在也有辩之一学。
这就相当于是儒学里面的一个玩儿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