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往后每年四月之后,蝗虫刚刚出现,就被百姓们给抓住了。
这时候的蝗虫比较嫩,晒干了以后磨成粉,加入面粉里面,做成窝窝头,味道确实不错。
所以,贞观三年、贞观四年、贞观五年都是风调雨顺,而蝗灾也没出现,也都被百姓们抓住吃了。
等到了贞观六年,其实大唐百姓们对于蝗虫已经不再是像以前那样害怕了。
要相信,人在饥饿的时候,对食物的渴望。
特别是一直吃素,几乎很少吃肉的情况下,对于蝗虫这点儿肉味儿的渴望。
蛋白质的味道和淀粉的味道,还是有着很大区别的。
蝗虫再小,那也是肉啊。
至于中毒什么的,就算是知道了,那也会选择吃蝗虫。
相比较饿死还是中毒发病死,百姓们肯定是会选择中毒发病死,而不是做一个饿死鬼。
况且,陈平安也没有说出来。
他在帖子上看到过,可是相比较让百姓们吃蝗虫,还是面对蝗灾束手无策,选择祭拜神明,甚至是怀疑当权者。
陈平安还是选择了让百姓们吃蝗虫,吃的又不是很多,就算是中毒,应该也不会太强吧?
除此之外,那就是鸡鸭养殖的兴起。
这樊楼多了。
酱香鸡、酱鸭、烤鸭、卤味的出现,大唐食客们也选择了这种价格比羊肉价格稍微低一点儿的肉。
至于猪肉,到现在依然还是普通大众们的首选。
酱香鸡什么的,一个要二十文。
这几乎是一个农工一个月的工钱了。
吃不起。
吃不起啊!
好在,大唐的有钱人消费还算是可以,不说一天一只鸭,这一个月也要吃好几只。
鸡鸭的养殖多了,而农户们也学会了家养,让鸡鸭去后山等地自己找吃的。
蝗虫也就更少了。
再加上,还有裴明礼、何潘仁等富商,带头建立养殖场,然后孵化鸡蛋、鸭蛋、鹅蛋,再去卖小鸡儿。
养着这些小鸡儿,等长大了,还能生蛋,再把鸡蛋、鸭蛋拿去卖了,又能得一笔钱,也能赚回买小鸡儿的本钱了。
这些大批量弄来的鸡崽子成了冬天里的一道风景,成群结队的在田地里开始刨开土地翻出一个个虫卵当做零食给吃了。
不过,陈平安现在发愁的不是这些东西,治灾十策已经施行了四年,从贞观二年的旱灾、蝗灾开始,到如今,越来越成熟,越来越全面。
大唐朝廷已经有了应对旱灾和蝗灾的经验,也就不太需要担心。
更关键的是,许敬宗治水已经五年了。
成效显著。
如今马上就要调回京师,担任公布侍郎,进入朝堂。
李世民还想要让这位惯会趋炎附势的臣子,继续发光发热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