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技术叫罗拉喂入技术。
那两个梳子在珍妮机中叫罗拉。
但梳着梳着,两个梳子突然卡住了。
“发生什么了吗?”李彦问道。
“间隙不对,这里还是松动的。”陈凌愣了一下,指着固定梳子的地方。
“梳子做的还不够精细,而且入口的梳子和出口的梳子是差不多快的,你看梳理出来的纱。”李彦抓住纱,递给陈凌。
“的确,有一些比较粗糙。”陈凌似乎反应过来,“这两把梳子的作用不仅仅是梳理,还有牵引拉伸?”
“没错!入口的梳子一定要比出口的慢,这样对纱线有拉伸,能让纱线更加精细。”
“臣明白了!”陈凌兴奋地说道,“陛下圣明!”
其他人都非常惊讶,好家伙!陛下这是要转行了?
“现在就改。”李彦也激动起来。
这个世界的生产力并不算低,已经到了宋朝那个程度,纺织技术可以做到很精细。
不仅仅纺织业,种植业和农业都有一定的高度了。
之所以第一个选纺织业,是因为衣食住行这种刚需里面,衣这个商业模式,可以规模化、易储存运输,且周期短,回报快。
例如粮食,需要地里长出来,这个周期是比较长的,而且运输途中不宜储存,有保质期。
住就更不必说,在这个时代,至少眼下这种生产力,想要搞地产,还不太现实。
行也是。
所以,蒸汽机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标志,但珍妮纺纱机却拉开了工业革命的序幕。
纺织业的发展,带动的不仅仅是服装业的崛起,而是一套产业链的兴起。
当然,对于现在的李彦来说,靠纺纱机赚钱太慢了。
他的目的还不是靠纺纱机赚钱,而是靠它搞外交。
把纱巾和丝绸规模化、批量化、产业化,不仅仅可以带动产业链的形成,还可以把价格打下来。
“陛下,您先回宫歇息,奴婢在这里看着。”王元吉说道,“等好了,奴婢给您拿过去。”
“不必了,朕就在这里坐一会儿。”
李彦坐下来,放松下来。
周围的人都很好奇,皇帝陛下以前不是只喜欢皇后的吗,怎么现在对纺织感兴趣了?
过了一会儿,王元吉过来:“陛下,杨大夫在外面求见。”
“让他进来,不,朕出去找他。”
想到这里人多,李彦站起来走出去,禁卫军紧随其后。